基于慕课视阈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3-26 10:19:27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很好的实现传统教学与网络化教学的优势互补,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新趋势。利用慕课平台课程资源优势,探索混合式教学在《烹饪营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从混合式教学构建的授课学生特征、学习资源、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活动、考核评价体系等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慕课;烹饪营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一、研究背景

(一)混合式教学的背景

《教育部科技司2016年工作要点》中提到,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接入互联网、普及网络教学环境;普及信息化教学常态应用;加快推广普及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教学模式[1]。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进,传统课堂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2,3]。

在众多的信息化资源中,慕课资源尤其引人注目。慕课,是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英文缩写: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在慕课模式下,课堂教学、学习进程、师生互动过程、成绩评估等都可以被完整地、系统地在网络上实现。混合式教学就是把传统学习的优势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4]。随着MOOCs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兴起,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演变为复杂的线上教学系统与线下课堂教学系统的结合。

本文试图从高职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烹饪营养》课程入手,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该课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实践与探索,希望能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烹饪营养》课程介绍

《烹饪营养》是一门涉及很广泛的学科,与人体医学、生物化学、烹饪工艺学、饮食文化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烹饪营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利用理论指导烹饪实践,提高烹饪操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在先前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难题:第一,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多,课时安排不足,导致互动环节缺失,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差。第二,不同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期望差异较大,课程无法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MOOCs和混合式教学的出现无疑为本门课程题的破解带来了一线曙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课程教师尝试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到《烹饪营养》课程,从混合式教学构建的授课学生特征、学习资源、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活动、考核评价体系等七个方面进行探索。

二、混合式教学在《烹饪营养》课程中的探索

(一)授课学生特征分析

混合式教学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有必要对授课学生的特征进行分析。调查发现,68%的学生在校平均每天上网3个小时以上,82%的学生学习中遇到难题会通过网络检索答案,66%的学生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学习成果,94%的学生愿意接受混合式教学。这表明,学生已具备了混合式学习的基本条件:有主动学习的渴望,且具备应用网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乐意尝试新事物,愿意交流和分享。

(二)学习资源的选取

笔者经认真比较MOOCs平台上营养类课程的内容设置、评价体系、授课视频质量、作业难易程度,以及选课人数和学习评价,最终选择了华文慕课平台上的《身边的营养学》作为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线上课程。

(三)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确立

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契合,是学生能否自主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调查了解到,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服务;二是为后续《营养配餐》、《宴席设计》课程打基础,以期毕业后能胜任烹饪操作岗位;三是为拓展就业途径,争取毕业后能胜任营养师岗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需要个性化教学与之匹配。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层次需求。本课程授课内容编排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课程教学。每一个任务都安排了相应知识和能力对接,知识、能力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强化运用营养知识指导烹饪实践的能力。

(四)学习内容分析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较好完成所设计的任务,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任务一“解读营养标签”主要三个知识点:1、营养标签的组成及作用;2、营养学基础—能量與七大营养素;3、人群营养。“营养学基础—能量与七大营养素”的内容正好通过《身边的营养学》课程来开展混合式教学,其他两个知识点教师将搜集的教学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给学生。

(五)学习环境的创设

学习环境的创设是课程改革中的关键性环节。本课程通过线上学习指导与动员;开设课程微信公众号;提前组建学习小组;筛选课堂测试和讨论平台等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形成团结互助、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六)学习活动的设计

混合式教学设计主要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三环节的设计,线上和线下的活动设计。各教学环节相辅相成才能确保教学效果最优化。

(1)课前。教师公布课前线上学习章节,通过QQ、微信等交流渠道及时为学生答疑,通过各团队负责人及时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状况,提前做好课前准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2)课堂。教师对线上知识进行回顾,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重难点,进一步为学生答疑解惑。为达到教学知识目标,教师对线上知识进行有益的补充,着重讲授该知识点在烹饪上的运用。适当安排课堂测试,检测学生线上自学情况;结合烹饪实践,设计案例谈论、小组合作探究、总结汇报等环节,深化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通过布置小组合作探究任务,给予学生可选余地,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课后。课后时间主要用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自行查找资料、完成课堂上老师布置的任务,准备下一次课的学习成果汇报。

(七)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

考核评价体系,是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源,评价体系的建立要兼顾课程设计的方方面面,做到全面、客观、公正。教师在设计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时主要考虑了三个方面:

(1)考核内容多样化。考核充分考虑学生线上线下的表现,综合学生线上评分、课堂表现、课堂学习成果汇报情况等几方面的因素,权衡各项考核指标的比重等。

(2)评价主体多维化。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合作学习变得尤为重要。每个人本身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存在差异,多维评价才能更显公平。本课程设计了合作学习活动的四方(教师、团队代表、团队负责人和学生自己)评价体系,并列出了具体评价依据及权重。

(3)考核分值动态化。为了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在每一次学习活动后,教师都及时记录、统计学生得分,并定期将单次成绩和总成绩在学生中公布。

三、总结与反思

(一)教学效果总结

在混合式教学结束后,通过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效果调查得知,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效果最显而易见的是使得学生知识面扩大了很多,有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实际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加了,课程学习变得更有趣,课程设计的任务环節很能锻炼人,通过完成任务,学生感受到了互助学习、竞争学习的氛围,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授课教师认为:经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之后,学生课堂上的专注度有了明显的改观,学习积极性、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团队合作意识都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明显得到了改善,与传统教学的班级相比,其整体分数提高了19.5%。混合式教学的考核体系也更能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的水平。

(二)反思

《烹饪营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

(1)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提升。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对懂得信息化教学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会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和软件。教师要对课程教学内容重新编排;对教学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对课堂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前、课堂、课后、线上、线下各环节都对接好,才能保证良好教学效果。

(2)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混合式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学生需要凭借自身的努力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因此,混合式教学要求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而不仅仅是通过他人的督促来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教育部科技司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EB/OL].

[2]熊琪.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行为改变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N校为例[J].教育教学论,2016,27:182-183.

[3]朱国飞,周剑丽,田兴国.《发酵工程原理》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探索[J].广州化工,2016, 44(12):206-235.

[4]何克抗.从 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4:21-31.

作者简介:周超,女,硕士,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食品营养与安全。

推荐访问:教学实践 探索 慕课视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