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堂教学实践体会

时间:2022-06-07 13:55:02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zoޛ)j首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旨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5-0138-02

一、前言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包含土力学和地基基础两部分内容,以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赵明华主编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1]这本书为例,全书分为两大模块,土力学模块包括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土中应力计算、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土的抗剪强度、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和土坡稳定性。地基基础模块包括浅基础设计、桩基础设计、沉井基础及其他深基础、基坑工程、区域性地基及其他、地基处理。土力学主要解决三大问题:渗透问题(2.6.6节)、变形问题(3、4章)、强度问题(5、6章)。地基基础主要解决地基基础的设计计算、软弱土地基的处理方法(7~12章)。基本概念多,半理论半经验公式多,计算假定多,学生理解难度大,一节课听完,经常云里雾里,鉴于此,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共同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学习《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这门课。

二、教学实践内容

1.引入工程案例,培养学习兴趣。在进行新章节学习之前,引入几个典型的工程案例,以此说明学习土力学地基基础的重要性,如1998年洪水,九江大堤溃坝,进入土的渗透性的学习,知道了什么是管涌和流土;比萨斜塔等工程案例说明了土具有压缩性;上海“楼脆脆”事件,进入土压力章节的学习。这些都是与我们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学好本门课程,将来一定会有用武之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辅以图片、视频帮助理解概念。在讲到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时,有9相指标,利用三相比例关系草图,分别是质量与质量之间、质量与体积之间、体积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其中土的天然密度、含水量、土粒相对密实度三个指标是试验指标,通过试验得出来的,具体试验可通过视频或图片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认识环刀、比重瓶,烘箱、铝盒等试验用品,以及试验的操作方法。通过压缩试验切实明白侧限的概念,进而理解分层法计算沉降量及一维固结理论。

4.对比分析。在学习e-lgp曲线时,联系前面也学过半对数坐标,就是颗粒级配曲线,都得出了Cc这个指标,但是名称不同,颗粒级配曲线得到的是曲率系数,表征颗粒粒径的连续性,e-lgp曲线得到的是压缩指数,表征压缩性的大小。以下是联系比较近的知识点整理成表格的形式。

5.与生活实例相联系。在教学中讲解土力学较为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时,往往枯燥无味。如果能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与日常的生活常识联系起来,就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枯操的知识趣味化,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2]。弹性模量是在三轴仪中重复加荷和卸荷若干次,在周期荷载作用下,土样随着应变量的增加而逐渐硬化,得到土的弹性模量。这和传统习俗打年糕、打糍粑很相似。都是经过反复的捶打,使得弹塑性材料变成弹性材料。

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是黏土矿物,哪种吸水性最强,不好区分。在小朋友腹泻的时候,医院会开一种药:蒙脱石散,喝一口,嘴里渣渣的。就是利用蒙脱石颗粒小,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的原理。土具有结构性,扰动强度会降低,比如不小心陷入带有淤泥的池塘里,越动陷入越深,土被扰动后强度降低,最明智的做法是不要动,等待救援。无筋扩展基础没有配置钢筋,所用材料的抗拉、抗剪强度低,高度做得很大,埋深大,可以这样理解:你用剪刀剪一张纸很容易,而用剪刀剪一本书会很难。基础高度越大,书越厚,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越强。

6.抓住本质概念。确定基础底面积时要验算p≤fa,pkmax≤1.2fa基底压力的计算是一个难点,抓住基础底面作为受力对象。

7.利用身边的物品。矩形面积均布荷载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计算,将课本比作基础,四个角比作基础角点,地基中正对着四个角点下的应力可以直接查表,其他点必须划分到某个矩形角点下才可以计算。

三、结语

在网络发达、手机普及的今天,如何让学生的视线从手机转移到教师身上来,紧跟课堂节奏,除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外,更多的是如何用简单明白的话语将深奥的理论讲解清楚,这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急于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课堂教学实践体会,旨在提高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

参考文献:

[1]赵明华.土力学与基础工程[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2]赵春彦,朱景婷,郑国勇.课程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的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109-112.

推荐访问:教学实践 课堂 体会 地基基础 土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