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印度宗教文献与瑜伽哲学

时间:2022-03-20 09:48:37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近现代,印度哲学依然对印度社会乃至世界思想产生深刻影响。印度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宗教性,而瑜伽是其哲学行动指南。探究古印度宗教哲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印度政治、历史、哲学及其艺术文化,同时通过哲学著作的指导,还可以帮助现代人更加科学地实践瑜伽行为,认知世界,尊重客观规律,履行职责,以无私无畏奉献社会,实现圆满人生。

关键词:古印度;宗教;瑜伽;哲学;奥义书;薄伽梵歌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261-02

从古至今,印度文明一直因其丰富而玄奥的特点,在文学、哲学、自然科学乃至艺术领域都对亚洲诸国有着深远影响,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浓厚的宗教性。关于中国与古印度宗教,最具代表性的是唐代僧人玄奘赴印度取经求法的事迹。那次西行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将著名的印度佛教典籍——《瑜伽师地论》带入中国。此后“瑜伽”一词开始普遍出现于中国的宗教文献。

瑜伽(Yoga)是印度哲学六大正统体系之一,常见的解释有:联结、驾驭和束缚,简言之,就是把人的意识与身体结合起来,加以引导、运用,并最终达到神我合一的状态。很多瑜伽修行者把这种解释又称之为“宇宙能量与自我的相应”。

目前被瑜伽修习者认为最权威的瑜伽著作共有三部:《奥义书》、《薄伽梵歌》和《瑜伽经》。其中,《瑜伽经》是由印度哲学实践家帕坦伽利对瑜伽哲学所进行的系统的归纳与梳理,其中包括了185条简明扼要的箴言,是瑜伽理论的总结。成书时间晚于前二部著作,也并非印度吠陀时代的著作。本文主要对印度吠陀时代的两部瑜伽著作《奥义书》与《薄伽梵歌》,进行初步探寻。

一、吠陀文献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吠陀(veda),梵文,意为“知识”、“启示”,是婆罗门教和现代印度教最重要最根本的经典,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也是奠定印度宗教、哲学及文学的基础。关于“吠陀”有狭广二义。狭义的吠陀即指四部最古老的吠陀本集,即:《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达婆吠陀》,通称“四吠陀”或“吠陀本集”。广义的吠陀除吠陀本集外,还主要包括有: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以及后期吠陀时代的其他经书论著。广义的吠陀也被称为“吠陀文献”。

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被称为印度吠陀时代或印度吠陀圣典时代。这一时期的古印度初民,极度崇拜神祗,热衷于祭祀,他们通过大量神话、诗歌及神的赞歌来表达对神的敬畏、赞美和祈求,四部吠陀就是为了适应当时祭祀仪式的实用需要而编订成集的。吠陀文献则全面反映了这一时期人类思维的发展演变、各种哲学思潮的萌芽与传承,以及巫术与原始宗教的古老形象。

随着婆罗门教的发展,在吠陀时代后期,出现了各种记录和阐述婆罗门祭祀理论的梵书。“梵”在早期吠陀文献中常常用于指称吠陀颂诗,念诵吠陀颂诗的人叫做婆罗门,解释吠陀颂诗的著作便称为“梵书”。在这些梵书中,婆罗门为各种祭祀仪式制定规则,并极力将祭祀仪式繁琐化、神秘化。至此,婆罗门的祭祀理论达到了鼎盛,婆罗门的人权与神权亦达到了高度融合。

然而由于婆罗门的独断专制,引起社会阶层的极端差异,很多不满婆罗门统治的阶层开始远离城市寻求新的人生之路。于是各种思潮涌现,出现了森林书和奥义书。奥义书,被称为“吠檀多”,即“吠陀的终结”。但它们的主题思想多是展现对于祭祀和人生的另一种哲思。由于森林书主要是为了探讨祭祀的神秘意义。因此有学者认为:森林书标志着梵书的“祭祀之路”已开始转向奥义书的“知识之路”。

二、奥义书及奥义知识中的“瑜伽”

奥义书,原意为“坐在某人旁边”,蕴含“秘传”的意思。奥义书中经常强调这种奥义不能传给“非儿子或非弟子”,因此“奥义”既是书名,又表示“奥义”或“奥秘”。

奥义书的核心内容是探讨世界的终极原因和人的本质,其中“梵”与“自我”是两个基本概念。在奥义书中,“梵是世界的本原”这一观念得到了充分发展,并成为了奥义书的主导思想。一般公认属于吠陀文献的奥义书共有十三种。其中,《大森林奥义书》、《泰帝利耶奥义书》、《歌者奥义书》、《伽陀奥义书》、《白螺奥义书》、《弥勒奥义书》等均可发现瑜伽哲学的踪迹。

(一)自然与人的探索

在奥义书的创世说中,世界最初的唯一存在是自我,由自我创造出世界万物。这个“自我”就是梵。梵创造了一切,存在于一切之中,又超越一切。《大森林奥义书》将宇宙中的元素与人体感官相对应,不仅将宇宙中各种自然现象称为“天神”,也将人体的各种感官称为“天神”,这在一定程度上标明,奥义书将吠陀颂诗中的神祗崇拜,开始还原为自然与人的探索。宇宙即梵,梵即自我。奥义书认为,宇宙的自然现象与人体的各种生理和精神功能都具有相应关系。《泰帝利耶奥义书》认为自我构成有五个层次:食物、气息、思想、知识和欢喜。

(二)梵是最高真实

《歌者奥义书》认为:“这是自我。它不死,无畏,它是梵。这个梵,名为真实。”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真实的愿望受到不真实掩盖。它们本是真实的,却被不真实掩盖”,“正像埋藏的金库,人们不知道它的地点,一次次踩在上面走过,而毫不察觉。同样,一切众生天天走过这个梵界,而毫不察觉,因为他们受到不真实蒙蔽。”

因此,奥义书始终以揭示这个“真实”为己任,并以梵为最高真实,以认知“梵我同一”为人生最高目的。而实现这一“真实”的方式就是瑜伽。在《伽陀奥义书》中提到:“智者依靠自我瑜伽,沉思。”“智者将语言控制在思想中,将思想控制在智慧自我中,将智慧自我控制在伟大自我中,将伟大自我控制在平静自我中。”《伽陀奥义书》将那吉盖多从死神那里获得的奥义知识称为“完整的瑜伽法”,认为由此可以“摆脱污垢和死亡,达到梵。”

(三)数论和瑜伽是认知梵的方法

《白骡奥义书》中说道:“永恒中的永恒,知觉中的知觉,也是唯一的满足众人愿望者,他是原因,依靠数论瑜伽理解,知道这位神,便摆脱一切束缚。”“数论”是“计数”的意思,引申为包括计数在内的分析方法。在奥义书中,数论是通过分析人体的构成因素,以认知自我。同时,书中还描述了丰富的瑜伽修习方法及适宜修习瑜伽的场地,并认为瑜伽可以帮助修习者“轻松健康,摆脱贪欲,容光焕发,声音和悦,气息清净,排泄减少,这是瑜伽的最初表现。”而通过瑜伽控制身体和思想认知梵,就“犹如一面镜子沾染尘土,一旦擦拭干净,又光洁明亮,同样,有身者看清自我本质,也就达到目的,摆脱忧愁。”

(四)瑜伽“行法”的初现

《弥勒奥义书》中将“气息、思想和各种感官合一,摒弃一切事物”称为瑜伽。并将瑜伽作为与梵合一的方法加以描述,形成了最初的瑜伽“六支行法”,即“调息、制感、沉思、专注、思辨和入定。”这一理论在之后出现的《瑜伽经》中,被加以完善,终于确定了瑜伽的八支行法:“禁制、遵行、坐法、调息、制感、专注、冥想(禅)和入定(三摩地)。”这一理论至今被广大瑜伽修习者所奉行。

三、《薄伽梵歌》与四瑜伽

《薄伽梵歌》是古印度长篇叙事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一部宗教哲学诗,被认为是最有名的古印度瑜伽典籍。《摩诃婆罗多》创作时间约在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四世纪之间,以印度列国纷争时代的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这部史诗时代的圣典也被奉为“第五吠陀”。

《薄伽梵歌》的全部内容是由黑天与阿周那的对话构成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在即将开战之前,般度族主将阿周那对战争产生了困惑与怀疑,他认为战争罪孽深重,不愿投身战斗。这时至尊神灵黑天化身前来开导他,帮助他解除心中的疑虑,让他重拾信心,投入战斗,直至完成职责。“薄伽梵”是对黑天的尊称,可译为“尊者”或“世尊”。黑天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因此,《薄伽梵歌》也可译为《神歌》。

在《薄伽梵歌》中,黑天将瑜伽的含义扩大,泛指行动方式,要求行动者约束自己,与至高存在合一。根据这一理论,《薄伽梵歌》将当时印度的瑜伽修习分为四大体系,即业瑜伽、智瑜伽、信瑜伽及王瑜伽。

(一)业瑜伽

梵文为Karmayoga,是《薄伽梵歌》提出的第一个瑜伽体系,又被称为行动瑜伽或有为瑜伽。它旨在强调: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履行个人的社会义务和职责,不抱有个人的欲望和利益,不计较行动的成败得失。在黑天看来,人生的最高目的是求得解脱,而只有尽心竭力履行自己的职责,摆脱行动和执着行动结果的束缚,才能获得解脱。

(二)智瑜伽

梵文为Jnanayoga。Jnana是“有智慧、有知识”的意思。主要以数论和奥义书中的哲学智慧指导自己的行为,以证悟“梵我合一”。在《薄伽梵歌》中,黑天多次提到“与梵同一”和“梵涅槃”都是指达到解脱的境界,也就是从事行动而不执着成果,自我灵魂摆脱原质的束缚,达到平静和至福。其实智瑜伽也可被理解为指导业瑜伽行为的瑜伽智慧。

(三)信瑜伽

梵文为Bhaktiyoga。Bhakti意为诚信、虔信。主要强调对黑天的虔诚信仰,并将一切行动作为对黑天的奉献。这里着重体现了印度瑜伽修行的宗教色彩。在《薄伽梵歌》中崇拜黑天不需要采取吠陀时代婆罗门教繁琐的祭祀仪式,只要表示虔诚的心意就行。而修习瑜伽和弃绝行动成果是最重要的崇拜方式。

(四)王瑜伽

梵文为Rajayoga。Raja是国王或高级的意思,所以王瑜伽又称为胜王瑜伽、玄秘瑜伽及罗遮瑜伽,被认为是所有瑜伽派系中最高级、最机密的瑜伽。王瑜伽是通过禁欲、忍耐、坚定、自制等手段控制感官与意识。在《薄伽梵歌》中:只有无欲望的瑜伽者,克制心神和自我,可以经常与梵结合。而修持瑜伽的人,控制心识、停止思想,持之以恒与梵相应,方可达到平静。这种平静以涅槃为无上终的。

上述四种瑜伽修持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结合的。所有修持的唯一目的就是: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这也是瑜伽修持的至高目标。

四、探索古印度哲学文献与瑜伽哲学的意义

在近代和现代,印度哲学的启示依然对印度社会乃至世界思想产生深刻影响。印度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宗教性,而瑜伽则是其哲学行动指南。探究古印度宗教文献不仅可以了解印度政治、历史、哲学、文学及其他艺术文化,同时根据这些哲学著作的指导,还可以帮助现代人更加科学地实践瑜伽行为。

摩诃迪瓦·德赛在《甘地谈薄伽梵歌》一书的序言中曾这样写道:“它(瑜伽)意味着将心灵的所有力量与神结合;它也意味着对人类的智力、大脑、情感、意志的规范;它还意味着内在宁静,从而使一个人能够均衡地审视生活的所有方面。”

实际上,瑜伽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已经大大超出了宗教修习的意义。瑜伽,在印度乃至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关注追求健康生活、升华自我道德、追求美好生活、脱离痛苦自在解脱的总称。

参考文献:

[1]黄宝生译.奥义书[M].商务印书馆.

[2]毗耶娑著.薄伽梵歌[M].黄宝生译.商务印书馆.

[3]欧东明著.<薄伽梵歌>的‘四瑜伽’学说[J].南亚研究季刊,2002(2).

推荐访问:浅谈 瑜伽 文献 宗教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