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初中学生网瘾心理问题的个案报告

时间:2022-03-15 09:51:50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中学生上网成瘾已经屡见不鲜,在如今网络信息高速发达的环境中,如果不能做到有节制的调节,不但会造成学习成绩下滑,同时也会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单纯的沟通对于这些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们而言往往效果并不显著。而认知疗法、厌恶疗法和代币疗法正是在家长与孩子沟通不好的情况下的几种补救措施,笔者就此进行了一例个案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人口学资料王某,男,15岁,汉族,初三学生。身高大约1.75米,体态正常。父母是个体户,在家开小店,经济收入中等。无躯体疾病,家族均无精神疾病史。

1.1.2个人成长史王某独子,母亲怀孕及生产期间一切正常。父母均为农民,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对他要求较高,期望也很大。从小教育他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出人头地。母亲性格比较强势,父亲脾气比较暴躁,对他要求很严格。

1.1.3精神状态来访者与人交往自然大方,口齿清晰。自知力完整意识清楚,说话声音很小,不自信、无幻觉、妄想。

1.1.4身体状态医院各项体检报告均正常,无躯体症状。

1.1.5社会功能上网时间过长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1.2网瘾状况

1.2.1主述开学一个多月来,因心情烦躁,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作业不会做,考试成绩差,喜欢呆在网吧。

1.2.2个人陈述初一时考入县城重点中学。初一初二住校,初三上半学期尊父母意见寄居于学校老师家中。在中午休息时间,在外用餐之后并未直接去学校学习,而是将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用于上网。从那时起开始接触游戏,并逐渐被吸引,直至沉迷其中。在寄居期间也会夜间私自外出前往网吧。从起初每天2小时的上网时间,逐渐延长至5小时。后被家中知道,开始出现矛盾,也有痛下决心不再去上网的念头,但仍抵不住网络游戏的诱惑,个人认为主要是由于学习差提不起兴趣,其次则是能够在网络游戏中找到刺激感和成就感,这才越发沉迷其中。

1.2.3母亲诉述王某以前听话懂事,自从上网结交了一些社会人士之后才逐渐变得孤僻倔强,在上网初期还有一定的自制力,之后则越发沉迷于网络,即使家人打骂也无济于事。他与家人沟通很少,在遭受训斥时也只是默默听着,不反驳也不狡辩,但也似乎没有听进去。

1.2.4咨询师了解及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的安全感比较低,自尊心较强,说话声音很小,担心说错话,渴望得到鼓励和表扬。

1.3诊断与评估

1.3.1心理状况的评估上网过多,影响到正常学习和生活,如不上网心里就烦躁不安、郁闷、发脾气等,可判断心理异常。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网络成瘾。

1.3.2心理测验结果(1)网络成瘾量表[1]:75;(2)SCL-90[2]:总分150,抑郁:2.1,敌对:2.0。人际关系因子(20)、学习压力(14) 和其他因子(10)上得分较高说明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其他因子内容给其造成的负面影响较为严重。网络成瘾诊断量表测查,总分达到75分,属中度网络成瘾。

1.4方法

1.4.1方案制定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减少上网时间;加强与父母的沟通能力;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和生活上来。长期目标与最终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应对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王某的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为沉迷于网络,没有进取心,与父母沟通不良。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不在父母身边长大,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与安全感,在学习上受到了挫折,无法与父母沟通。没有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对父母尤其是父亲存在一定的敌意。但是,王某目前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还只是一般的心理问题。通过认知疗法帮助其改变错误的认知,通过行为疗法、代币疗法、厌恶疗法帮助其消除网络成瘾现象。

1.4.2方案实施认知疗法:1、认知重建:改变其坚定而顽固的信念,如“游戏真棒”,上网真好玩,再没有比上网更刺激的事了。2、自我提醒:将上网的好处和坏处分别列在一张对称的纸上,按程度轻重排好顺序,每天做思想斗争10-15次,每次也可以将好处和坏处分别贴在显眼的地方,每天默念或大声对自己念上网的坏处;自我辨认:想象自己上网成瘾后的种种极端后果,如成绩下降,被大家看不起,被别人羞辱,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自我与现实的辩论,让内心的道德感,责任感与罪恶感,失败感斗争,从感情上战胜自己,痛下戒网瘾的决心。自我暗示:如果有了上网的念头时,反复自我暗示,如“不行,现在应该学习,等周末再说,我一定能行的,抵制诱惑,认真学习,度过充实的一天后,就进行鼓励,如,今天我又赢得了一次胜利,继续坚持,加油性刺激,加强自己的意志,使上网的欲望得到抑制”。2,厌恶疗法:想想自己上网成瘾后的种种极端后果,如成绩下降,被大家瞧不起。一想到上网就有头痛头昏疲劳的感觉,重复使用暗示语。

1.4.3代币疗法规定每天减少上网时间,如按规定就给予奖励。如周末规定上3小时,按规定时间停止玩游戏就奖励10分钟,超出就得在下次扣回20分钟。

2结果

通过认知疗法和代币法,使王某认识到了自己对父母存在的误解。能够和父母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沟通,咨询师帮助其发现网络成瘾背后的真正原因。从代币疗法中增强了自控能力纠正原来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慢慢开始减少了上网时间。帮助其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来访者自我评价:亲子矛盾得到缓解,与老师及同学的关系得到改善,不再像以前那样沉迷于网络了,情绪状态明显改变。他人反馈:同学认为其变得认真了,老师认为王某能够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了,母亲也说王某回家愿意与亲眷沟通了,说话声音也大了,并受到亲眷朋友的表扬。

心理测验结果:(1)网络成瘾量表:50;上网的次数明显减少了。每次上网都能主动按时下网,整个精神状态好了。

3讨论

在本案例中,咨询师与王某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全面地掌握了王某的情况,取得了王某及其父母的信任。因此在咨询中得到王某及其父母很好的配合。咨询师针对王某的成长经历、具体情况,在咨询过程中应用认知疗法和厌恶疗法及代币化法协助王某消除错误的认知,建立新的认知,应用代币疗法,厌恶疗法降低上网频率[3,4]。

咨询过程较完整、有条理。经过8次的心理咨询后,根据所定的咨询目标进行评估可知:本案例成功运用了认知疗法、厌恶疗法和代币疗法,使王某的亲子关系障碍以及网络成瘾行为得以缓解,社会适应能力、自信心提高很多,说话声音大了,心理承受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人格也进一步完善。两个月后王某考上本县重点高中。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2-113.

[2] 杨正英.刍议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J].大学教育科学,2010,2:101-104.

[3] 吴增强,张建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干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49-52.

[4] 曾伟.试论道德教育的行为规范养成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04-107.

推荐访问:个案 一例 心理问题 网瘾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