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个性表达

时间:2022-06-08 13:30: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蓬皮杜国家艺术中心以其特有的建筑形态成为了后现代建筑设计和艺术博物馆的代表,在无数的关注与争议下展示着它的个性与美好。

关键词:蓬皮杜;结构外露;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192-01

1930年,法国巴黎,一个叫做Beaubourg的贫民窟面临清理,18000平米的贫民住房瞬间夷为平地。40多年后,这里成就了一个传奇,巴黎人喜欢到这里的广场晒太阳,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纷纷到这里,欣赏它,理解它,融入它。

这座享誉世界的建筑物,就是“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英国的罗杰斯与意大利人皮亚诺这两位擅长以外露结构表现其“高技派”风格的才华出众的当代著名建筑师设计并最终完成了它。他们没有仿效巴黎的古老建筑,而是打破常规,将涂有各种鲜艳色彩的管道,类似机械框架的装置。暴露在建筑的外部,与周围传统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1976年,经过4年的建设,“蓬皮杜艺术中心”正式落成。这个方案的设计只占用了可用面积的一半,另一半地皮全部当做前院来使用。看似浪费却因此这里经常聚集许多街头艺人。整个建筑的主体结构全部运用钢铁材料衔接而成,类似机械框架的装置,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嵌在钢筋从林中。这是世界最大的文化中心之一,建筑面积近100000平方米,主体建筑是一座68米长.48米宽、每层楼地板面积达7500平方米的6层钢结构建筑。整个建筑物由28根圆形钢管柱支撑,没有一根内柱。馆内的设计看似纷繁复杂,却功能齐全,分工合理,乱中有序。以颜色来区分管道的功能,这也是这个建筑最有突破性、最大胆的设计特色之一:灰色的排气管,空调系统漆成蓝色,水管则为绿色,电路系统漆成黄色,电梯与安全系统(防水)则以红色表现,它们交织成一幅五颜六色的未完成的交响曲。

把内部设施搬到外面,空出大量的空间,设计师也许正想通过这样的设计,去实现蓬皮杜的理想:打破传统,敞开大门。不仅不同形式的艺术品可以在这里和平共处,参观者也能自由自在的享受现代艺术。人们会渐渐发觉,蓬皮杜不是安静肃穆的传统文化殿堂:必须屏声息气走路,咳嗽一声要向旁边看上一眼;它就像我们熟悉的那种怡然自得、愉快喧哗的集市:走过宽敞的走廊,就像在街头散步;通透的玻璃,送来充足的阳光;稀奇古怪的现代艺术品和四周满布的室内植物,把它装点得生气十足,里边还有餐馆咖啡厅,如果不是晚上十点闭馆,在里边呆上几天都不会感到无聊。

从纯艺术的角度看,建筑不论其为理性或感性的表现,由于其力学的要求,计划的限制,总无法脱离其几何的基本构成。将现代艺术中的自由形搬到建筑上来实在是现代建筑屈服于纯视觉的一大特征,为建筑史上所罕见。因此,把现代建筑的自由形断定为现代绘画的影响应不为过,其形式理论可为绘画形式理论所涵盖。现代艺术影响于建筑另一因素且具有同样反和谐倾向的是色彩,从古至今,人们对建筑色彩的要求是对比和谐。“中心”管道色彩的运用正是现代艺术中反和谐的表现。有理性的因素而非视觉的习惯性,作用于每一个参观者,着重给人以感官的刺激和视觉的冲击力。与其他后现代建筑一样,展示建筑差异是“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区别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

其次,现代主义建筑一般拒绝过分装饰,认为装饰是建筑非本质东西,在建筑风格上倾向于形式简单外观朴素,功能自足。与此相反,后现代主义建筑学家则热衷于装饰,其对外表装饰的关注更胜于实际的功能。“篷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也鲜明的突出了这一特点。

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现当代艺术藏品不论数量还是其重要性位居欧洲首位。它像一颗结构复杂功能强劲的心脏,有节律地运动收缩,源源不断地将新鲜的血液挤压输送到的其它关联器官,引导、滋养着以巴黎为中心辐射全欧洲的文化艺术躯干。几十年的运营,蓬皮杜艺术中心至今累计接待游客1900亿人次,它的实践对现代美术馆的新的职能做出了前瞻性的探索和开拓,并始终以荟萃各种流派、扶持先锋艺术和面向大众为已责,成功地实现了已故总统的期望,名符其实地成为欧洲当代文化艺术界的领航坐标,也为未来更多更优秀的建筑设计开发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參考文献:

[1]宋颖,王群.高技派的回顾与反思[J].华中建筑,2003(03).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黄杏玲,王宇,颜萍.消费文化中的建筑艺术[J].建筑学报,2003(04).

推荐访问:表达 艺术 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