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时间:2022-06-06 17:00:04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名作概览】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作者是罗伯特·M.波西格。本书讲述了70年代的一个夏季,波西格和他的儿子,以及一对朋友骑摩托车从明尼苏达州到加州,走遍穷乡僻壤,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向自己的儿子倾吐,这个男人在游历中体悟到生命的意义,获得了自我拯救。作者通过奇思异想,提出了当今人类生活中许多共通的精神困惑,书中透露出他对生命真相、生存本质的看法。

【作者简介】

罗伯特·M.波西格,1928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子城。智商超群的他年仅15岁时就顺利从高中毕业,进入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化学,后又学习哲学,之后在该校攻读传播学硕士。他曾到伯纳雷斯印度大学学习东方哲学,并担任修辞学教授。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他因为西方倡导的二元对立与二分法带来的分裂而困扰不已,因而一直试图寻找支离破碎的文化整合之道,这些问题长久折磨着他并让他焦虑又烦躁。1961年,他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临床忧郁症,被多次送进医院。1963年起接受了多达28次的休克疗法,在此期间妻子与他离婚。

后来,波西格终于不再执着于自己的理论并且出院,转而开始潜心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1968年,他与长子克里斯一起骑着摩托车从双子城出发,在中西部旷野、洛矶山区和西海岸从事心灵探险。他希望从狭隘而受限的自我中解脱,于是才开始这场横跨美国大陆的万里长旅,一路经过复杂经验与反省思考,终于恢复了自我的完整。

波西格不朽的作品《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出版于1974年,问世之前曾经被100余家出版社拒绝。这本书讲述了父子两人骑摩托车穿越美国西部的故事,同时作为一部带有半自传性质的作品,这本书中还追忆了他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时光。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出版后迅速成为了畅销书。波西格表示书中的主角是要去解决那些如同发明摩托车等机器一般的古典主义价值观,与如同是在乡村路上欣赏美景一般的浪漫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出版后,波西格一直过着隐居避世的生活。上世纪70年代,波西格在自己位于缅因州的寓所内去世,享年88岁。

骑摩托车旅行

罗伯特·M.波西

左手都不用从车把上抬起来,我低头看了一眼表,现在是早上8点半。虽然车速高达60英里,但是迎面而来的风依旧潮热难忍。

我不禁想,一大早就已经这么闷热,到了下午可该如何是好啊!

我们现在的位置是中部大草原,路旁的沼泽飘来刺鼻的气味。这些沼泽满布四周,大大小小数以千计,正适合猎鸭。我们正由明州的双子城朝西北的达科他州前进。目前走的是双车道的旧公路,自从几年前有一条平行的四线干道通车后,这条路上的车辆就少多了。车子经过沼泽,空气突然变得清凉起来,而不一会儿过了沼泽,又恢复了原来的闷热。

能骑摩托车来走一遭的确是件乐事,虽然这里不是什么名山大川,也没有寻幽览胜之处,但这正是它迷人之处。从这里走过,紧绷的神经便都松弛下来了,颠簸的水泥路两边是草坡和水烛(正式学名为香蒲,为生于水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茎的前端会生出圆柱状的小花,形似蜡烛,故通称为水烛——译者注),并且长着水草的沼泽和更茂盛的水烛一直在前方绵延。有的时候四周又是一片开阔的水域,只要仔细瞧瞧就会远远看见在水烛边上栖息的野鸭,此外还有乌龟……你看,那有一只红翅膀的乌鸫(又名百舌,为一种生活于北美大草原的鸣禽——译者注)。

我拍了拍克里斯的膝盖,指给他看。

“什么事?”他大声嚷道。

“有一只乌鸫!”

他嘟囔了句什么,我没有听见,就大声喊回去:“你说什么?”

他一把掀开我头盔的后半部,喊道:“我已经看过好多只了,老爸。”

“喔!”我大声回应,然后点点头,的确,11岁大的孩子对红翅乌鸫是不會有什么感觉的。

要对这事儿有感觉,需要上点儿年纪,对我而言,这感觉里面掺杂着许多他不曾有过的回忆。很久以前,那些寒风瑟瑟的早晨,沼泽中的水草都已枯黄,水烛在冷风的吹拂中摇曳,我们穿着高筒靴站在沼泽里,等待日出,等待猎鸭时候的到来,而四周踩过的烂泥正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冬天的时候,沼泽结冰了,我踩在冰上,四周是枯萎的水烛,在我面前除了蒙蒙的天空,只剩下一片死寂和酷寒,这时候不会有乌鸫的踪迹。然而现在是七月,它们都回来了,处处显得生机勃勃,沼泽里面是一片唧唧的虫鸣和小鸟啁啾的欢闹之声,不知有多少生命正在我们周围呈现着盎然的生机,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骑摩托车旅游和其他的方式完全不同。坐在汽车里,你只是被局限在一个小空间之内,因为已经习惯了,你意识不到从车窗向外看风景和看电视的差别。你只是个被动的观众,景物只能呆板地从窗外飞驰而过。

骑摩托车可就不同了。它没有什么车窗玻璃在面前阻挡你的视野,你会感到自己和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你就处在景致之中,而不再是观众,你能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脚下飞驰而过的是实实在在的水泥公路,和你走过的土地没有两样。它结结实实地躺在那儿,虽然因为车速快而显得模糊,但是你可以随时停车,及时感受它的存在,让那份踏实感深深印在你的脑海中。

(节选自《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题目由编者加)

【名作赏析】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内容构成了一个奇特的书名。这是一本精彩的书,是对摩托车构造深邃的解读,是一次有意义的旅行,也是作者一次人格的回归和思想的升华。

首先,作者通过对朋友的观察,发现朋友对摩托车的修理并无任何兴趣,而自己对摩托车以及其他科技则有着深厚的感悟。然后,作者引出了人们对科学认知的两种情形——古典的认知与浪漫的认知。虽然作者反对简单的二分法,但在最初分析问题的时候,还是使用了二分法,方便读者的理解。

作者在研究过饱和溶液和结晶的过程中,认识到晶种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他整个理论的核心——良质。书中并没有给良质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义,相反,作者拒绝为良质下定义,“就是想要在古典和浪漫的世界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良质似乎就是关键所在”。如果我们非要界定什么是良质的话,姑且可以简单地认为是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存在的一种优秀的品质和优秀的内容。与良质相反的,作者提出了另一个概念,就是朴质,意即缺乏良质就是朴质。为了证明良质的存在,作者使用了良质的实在论方法,即把良质从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中抽离出来后,如果没有良质的世界运作不正常,那么就能证明良质的存在。

阅读一本哲学类的书籍,其实是对自己哲学思维的一次整理和再开发。哲学不是虚幻的形而上,哲学其实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我们都不由自主地使用着哲学的方法,有些可能是辩证法,有些可能是矛盾论,有的人唯物,有的人唯心,有的人是功利主义者,有的人是实用主义者。而作者就通过一次摩托车之旅,为我们呈现了一路洒脱通达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人们常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愿今后你的每一次旅行都能达成一次精神的洗礼。

推荐访问:摩托车 维修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