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有效性研究

时间:2022-06-06 09:4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阐述了在网络环境下,随着网络教育的不断发展,网络德育作为现代化德育途径引起学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现,网络在给学校德育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为此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特点,积极构建校园网络体系,加强校园网的建设。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载体加强对学生思想引导和教育,开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网络环境 软件设计 网络德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中指出:“未成

年人正处于思想道德形成期,在信息网络时代应重视网络内容对未成人的影响,加强健康向上的网络内容建设,从而为未成年人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信息空间,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因此,各级各类学校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利用互联网这种现代传播手段,把科学思想和正确观念以生动、快捷的途径传播开来,已经成为学校德育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时代课题。

一、网络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机遇和挑战

国家教育部决定实施“校校通”工程,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前争取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都能与互联网或中国教育卫网宽带网联通。

随着网络教育的不断发展,网络德育也应运而生,但相对滞后。不过,网络德育作为现代化德育途径正引起各类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注意。一方面,网络给学校德育提供了丰富资源,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拓展了新的时空;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方式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而中职生的思想观念、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等特点决定了在中职学校开展网络德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二、学校网络德育主要内容分析

1.学校德育目标应以培养道德文体为核心。今天的学校德育与网络共处一个时空,时刻面临着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学校围墙再也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当学生坐在电脑屏幕前,轻点鼠标,往来与网络空间时,最终决定其道德言行的,是他们自己的道德选择。虽然他们面对多元价值观,往往又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我们也不能剥夺学生选择的权力,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形成辩析判断的能力。因而,建立一种“教会选择”的教育观念是教育适应网络社会的首要措施。

2.必须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网络道德培养。校作为青少年最为集中的接受教育的场所,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学校应当把网络德育教育作为日常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及网络道德知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同时,必须提高教师的网络素养,增强对学生网上生活和网络道德发展的指导。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校德育途径。学校应构建校园德育网络体系,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并开辟学校德育的虚拟阵地,实现全国范围内学校之间,至少在地区范围内学校之间的

德育网络体系的贯通与一体化。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合理机会。

三、学校网络德育的主要措施建构

1.建设教师工作队伍,提高工作水平。全面推进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必须把研究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分期、分批、分层次地对教师进行在岗培训,培训内容有;

(1)电教设备使用培训(常规电教仪器的使用、维护)。

(2)电脑基础知识培训(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Windows2000的操作,word文字编辑系统、数据库等)。

(3)网络运用培训(上网操作,收发电子邮件,班绩网页制作,校园网内部使用)制作,校园网内部使用。

(4)课堂设计培训(开展怎么上好一堂课、怎样评课、怎样设计网络教学课等多项培训)。

(5)课件设计培训。

2.与以往的教育方式相比,网络教育的优势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学生选择的余地大,文动性得到发挥,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较少时空限制等。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必须釜底抽薪网络优势,整合教育资源,通过构筑网上教学基地,建设网上教育课堂,推动网上文化活动,建立起一个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的网上教育系统,以提高网上德育的实效性。

3.努力实现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

(1)给学生传授互联网的基本常识,以便于他们从网上获取与学习有关的资料,强调网上遨游要有节有度,不要影响课程的学习。

(2)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网上人际交往,更要注重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的人际交往。

(3)加强网络道德网络规范教育,使学生文明上网,争做网络道德模范。

(4)引导学生注重自学、自护、自辩、自制、自爱等自我教育。

(5)帮助学生提高辨别分析网络信息的能力,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头脑,分清网络内容的真、善、美与假、恶、丑。

4.高水平德育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学校德育部门应责无旁贷的将开发德育软件提到研究重心,纳入目标管理,使网络德育有可操作的运行载体,开发德育软件应注意以下基本原则:

(1)软件内容具有导向性。德育软件的内容编排,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要求,找准德育教育的立足点,通过网络这条新渠道,教育、引导青少年应具备高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2)软件要体现德育的整体性。德育软件的开发与实现运用,要将其放在整体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的方案中去思考,与其它德育途径、方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优势。开发德育软件,要使学生可以在德育软件的论坛上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利用网络的互动优势,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互动交流。

(4)软件设计要充满趣味。网络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三维动画及影视于一身,网络与德育的结合,将使德育摆脱形式主义的说教,将德育内容由表态走向动态。学生通过充满趣味的德育软件,可以自由地在网上畅游,真切地感受精心设计的德育内容,以增强德育的感染力。

四、学校网络德育应与研究实践结论

1.学校必须对网络德育工作高度重视,勇于创新,在总体规划、组织领导、经费投入、网络建设、网络监控和队伍培训等方面要开展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是网络德育的前题。

2.学校必须根据专业教学和学生特点的需要,构建网站内容,使之成为学生的网上俱乐部,成为网络教育工作的平台,这是网络德育的基础。

3.网络德育是难度较高的专业性工作,必须建立和培养一支熟悉网络、擅长德育工作、懂得学生心理、具有奉献精神的网络德育教师队伍,这是网络德育的关键。

4.必须根据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以此来吸引青少年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对他们产生导向作用,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熏陶,从而增强德育的实效性,这是网络教育的动力所在。

5.必须使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相结合,积极构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新格局。以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为出发点,以网络为依托,抓紧学生日常教育工作,不断完善网下教育。

参考文献:

[1]李黍,岑园桢.道德发展与道德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李伟明.网络时代的中小学德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3]谢影,荀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中国轻音乐出版社,2001.

[4]王吉庆,钟启泉.信息素养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河南驻马店广播电视大学

推荐访问:德育 有效性 环境 研究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