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为本,多途径建设健康课堂

时间:2022-05-28 18:2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zoޛ)j馟iըky计划组织的课外课堂。

“教学课堂”主要涉及到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课堂教学中师生教与学的理念、教与学的内容、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和课堂的管理、教与学的评价等多方面问题,同时也涉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等问题。

“课外课堂”主要涉及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等问题。

2.本课题所说的“健康课堂”,既包括身体健康,又包括心理健康;既包括教师教学过程组织的科学性,又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生态环境;既是学科知识的学习,又是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研究内容

1.探索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又具有我校特色的、常规的课堂教的方式和学习方式。

2.健康课堂的资源开发与应用策略研究。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重视研究团队建设,为课题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

我校积极参与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建设健康课堂的研究与实验”的研究工作。数学特级教师、校长程敬荣同志担任我校课题组负责人,领导全校各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我们的研究团队有特级教师4名、高级教师12名和中级职称教师若干名,其中包括我校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校办主任、各学科室主任、各年级主管教学的年级副主任等。参研教师都有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也有丰富的课题研究能力,4位特级教师都有独立承担国家课题研究的经验,所有参研教师都有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

(二)重视课堂教学研究,有序、高效、科学、落实

1.教学工作联席会议

2.备课组集体备课

3.有效教学流程

4.学生评教制度

5.教学常规督查制度

6.校本资料编写、运用

7.高考备考研讨会

8.大型考试年级、班级质量分析会制度

(三)重视课外课堂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德育水平

1.诗歌朗诵会

2.演讲赛

3.辩论会

4.周末真话、周末影院

5.绿色网吧

6.八十华里远足

7.各类体育活动

8.文艺汇演

9.学生志愿活动

三、取得的成效

(一)健康课堂理念的形成

建校至今,从早期“勤奋、严谨、团结、进取”的校训,“敬业、奉献、求实、争先”的四中精神,“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省级、国家级示范高中”办学目标,到新时期“追求卓越,崇尚一流”的新四中精神,到“四个一流”的办学目标,不管经历怎样的变迁,“追求卓越,建设卓越四中”一直是学校发展不变的主线,也是一代代四中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并必将是让四中引领潮流的制胜法寶。

西方有句谚语说:谁在凯旋中战胜自己,谁就赢得了两次胜利。学校长期高位运行,只有战胜自己,不断超越,赢得的才不是两次,而是持续的胜利和辉煌。

为此,学校秉承“成就最好的自己,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牢固树立“追求卓越 崇尚一流”的四中精神,坚定确立“学生至上,教师至上,规则至上,质量至上”的工作标准,“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平心修学,用心出彩”的工作理念,始终坚持“要求最高,作风最实,教学最活,效果最好”,倡导“高效率学习,高水平工作,高境界做人,高品位生活”,形成“和谐儒雅、高尚高贵、大气大志、至善至美”的校园文化,努力实现创建“全市一流、全省一流、全国一流、世界一流”中国名校的办学目标。

(二)教师:“讲台上的教育家”

相信教师,依靠教师,支持教师,发展教师,用看待教育家的眼光认同欣赏每位教师,为每位教师成长为教育家提供最优平台,创造机会让老师深造、培训,研修,交流,努力打造教育家集群,铸就学校竞争力之魂。

经过不懈努力,学校打造出一个师德高尚、专业精良、无私奉献、成就卓越的教师团队:现有专任教师中,在岗正高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11人,湖北名师4人,襄阳隆中名师16人,隆中名校长1人,高级教师240余人,100多名教师先后获国家、省级表彰和奖励,100余名教师成长为襄阳市各学科教协会的主要负责人、襄阳市骨干教师和教学标兵。青年教师在学科优质课、说课竞赛中,获得全国、全省一等奖人数名列湖北省示范高中最前列。

襄阳四中优秀教师团队先后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李自斌老师,织就“荆楚教育第一博”的李先军老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梅春燕老师、全国三八红旗手李晋华老师、襄阳百杰·师德楷模李光成老师,高考最牛班主任范娜老师、襄阳十大教育人物、被誉为“铁人”的周俊老师、理科特奥“四剑客”李涛、马波、余建勇老师等等等等。

(三)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什么是最好的自己?健康的身体、阳光的性格、高尚的品德、高贵的灵魂、健全的人格、儒雅的气质,良好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

襄阳四中通过环境营造、榜样示范让学生于无声处成就最好的自己!

(1)高考特优生。将每年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录取情况制成光荣榜,包含学生姓名、录取学校,还有初中毕业学校等,对在校生产生激励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年考取北大清华这两所名校的20多个学生均可照一张大幅单人照,配以北大清华背景照片,让学生的录取学校、专业、初中毕业学校、成长亮点均一一呈现,更为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写上自己最欣赏的一句名言,制成精美展板后在校园香樟大道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很有激励作用。

(2)班级高考目标。每到高三,年级组织各班照班级学生合影,课任教师团队合影,班主任照片,统计每名同学的高考目标学校和座右铭,加上每名教师以及班主任寄语,做成一张精美的图画张贴在学校至善楼下的圆柱上,学生上下课均可看见自己公之于众的目标和誓言,老师、家长等也可以随时关注到学生的奋斗目标,产生很好的效果。

(3)群星璀璨。每次大考结束,年级均会将优秀的学生清华北大之星的照片加以展示,进行鼓励。同时,在文化墙上展示优秀学子的学习经验,他们的优秀试卷也要加以展览。展出的“明星”除成绩特优之外,班级管理之星,志愿服务之星,社会活动之星,文明礼貌之星,勤俭自强之星等等,群星璀璨。

(4)杰出校友。1954年建校至今,六万余名四中人,一批批“状元学子”走出“状元之校”,走向广阔的人生舞台,成就了中科院院士熊有伦、经济学家郭道扬、作家梅洁、海军少将程家荣、新浪网COO(首席运营官)兼联席总裁杜红、体操冠军黄秋爽、国际宇航联“青年领袖”李睿等一大批杰出的各行业“状元”人才。

(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展现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领学生做一个有志人

(1)坚持开设学生业余党校,用伟大旗帜吸引人

学校党委始终将学生业余党校的教学工作放在学校党建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形成党委重视、机构健全;科学管理、严格考核;正面灌输,实践体验等显著的特色。学生踊跃参加业余党校学习,学员通过学习增强了对党的感情,增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很多学员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学校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对于条件成熟的优秀学员,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激励一片。十年来,培训学员5000多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00多名,先后发展了300名中共预备党员,形成业余党校强烈的辐射功能。学校发展的预备党员均考入全国重点大学。跟踪调查显示,这些学生升入大学后均成为学生骨干。我校学生党建工作受到广泛好评,工作经验在全国学生党建工作会议上交流推广。

(2)大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以民族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为核心,紧扣时代脉搏,结合当前的重大事件,坚持不懈地开展主题课外读书活动。学校为学生配发主题读书教材,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歌咏比赛、主题班会等活动,促进学生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每年均有数十位学生获得省级奖励,学校代表队还多次代表襄阳市参加湖北省比赛,均获得优异成绩。

附1:襄阳四中近五年读书活动主题一览表

年份主题年份主题

2011爱湖北、爱家乡2014年中国梦,四中颂2012我与祖国共奋进——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2015年我的梦,中国梦2013健康成长,书香校园2016年核心价值观

(3)开设“名家讲坛”,让学生感受卓越、追求卓越

让学生领略大家风范,感受卓越、追求卓越是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特色。为此,学校开设“名家讲坛”,将各个領域的杰出人物请进校园。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以一场《踏平坎坷,立志成才》的演讲感动了四中6000名师生。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大地测量学术泰斗宁津生教授从汶川地震入题,向四中学子讲述了测绘科学的原理及其发展。?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樊明武院士从核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讲起,着重介绍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近期刚刚发生的日本福岛核事故的进程、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近年来,还有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华中师范大学王坤庆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罗宾教授、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吴建平教授、联合国武器核查专家庞爱民、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熊有伦院士、解放军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孙明甫将军、航天英雄聂海胜、我国第一枚奥运金牌获得者许海峰、“希望工程”形象大使解海龙等杰出人物来到襄阳四中,或以精彩的报告感动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或与学生互动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大家风采,激励学生见贤思齐、追求卓越。

2.传承民族文化,引领学生做一个有心人

(1)开设道德讲堂,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推进我校师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打造优质教育,培育“四有”新人、“道德十佳少年”,服务全区人民为宗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教育,倡导“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奉献社会,提升师生的道德水平,努力实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以及“学校道德讲堂”建设覆盖的目标,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全面提升学生道德素质。

我校道德讲堂第三讲于2012年11月2日下午在我校道德讲堂开讲,由襄阳市名师、襄阳四中教务处主任、高级历史教师李自斌主讲我校德育教育校本课程《弟子规》,四中电视台对整堂课进行了录像和直播。

随后,按照自我反省、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向“德”鞠躬、做善事八个环节,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社会是个大课堂,有礼走天下,无礼吃亏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中国人的基本修养。有助于个人发展,有助于人际和谐。有助于家庭幸福,有助于社会繁荣昌盛!几乎每月一期,每期一个主题,道德讲堂已然成为我校的常规德育活动。

(2)诵读经典,提升学生内在修为品质

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之升华,弘扬民族精神必须以学习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从2010年秋季开始,我校将诵读中国古代经典纳入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在继续开设《中学生读论语》校本课程基础上,又开设《弟子规》诵读课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巍巍古城墙下,优美护城河边,雄伟仲宣楼上,书声琅琅,古韵悠悠,2010年9月19日上午,我校高二千名余学子在仲宣楼齐声诵读、咏唱《诫子书》,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开展“身边寻古”活动;我们还坚持开展“春联展”、集体诵读《劝学》、《诫子书》,用实际行动体验、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

(3)书写优美汉字,引导学生认知文字魅力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其中,又以汉字为最。汉字是至今仍“活”着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它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书写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承载了华夏文化的悠久历史。

2013年6月,一条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消息传来,襄阳四中学生张诺娅闯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并最终获得全国第8名的好成绩。作为四中义教部的一名九年级学生,2014年,她进入我校高一就讀。

3岁时,张诺娅父母教她识字。进入襄阳四中义务教育部后,在老师的指导与引领下,她逐步地将四大名著的连环画看完,五年级她已经开始接触小说。在爸爸张京终眼中,女儿简直就是个书迷,什么书都爱看,小时候去寺庙,看到一些和佛教相关的书她也会拿回家仔细阅读,一些医疗、天文书籍她也经常翻读。她告诉记者,去北京参加比赛前她完全没有准备,对比赛成绩也没报多大希望,正式参加比赛后张诺娅才开始翻阅《现代汉语词典》准备起来,规定自己每天翻阅三四百页,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她来来回回看了两遍。

“我希望自己能做到身不动心已远。”张诺娅说,阅读能将她带进世界的各个地方各种领域,即使进入初三。她每天也至少要看两小时课外书。

(4)举办周末真话,引导学生切实践行孝文化

“我的周末,我的精彩”。周末真话”是襄樊四中“德育套餐”系列活动之一,也是襄樊四中学生工作的特色活动。她采用访谈式和探讨互动式相结合的方式,每期围绕一个学生所关心的话题,由特邀嘉宾(老师)与学生各自讲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师生互动,互相问答。话题有如何看待时下流行的“读经热”“国学热”“祭孔热”?“如何弘扬孝文化”“传承孝道、孝敬父母、知恩图报、回报社会”等。

(5)举办书信大赛,唤起亲情美好回忆

为深入贯彻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相关文件精神,运用中国传统的书信载体引导青少年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感受书信文化的特殊魅力,养成规范书信写作的良好习惯。自2004年以来,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校团委组织开展了多次校园书信文化活动。

在书信大赛活动中,我校涌现出了一批感情真挚、书写规范、热情洋溢的作品,先后多次获得襄阳市、湖北省书信大赛一等奖,我校团委也先后多次被评为“书信大赛先进组织单位”。

3.拓展学生素质,引领学生做一个有为人

(1)组织学生80华里远足,砥砺品格,磨砺意志

为锻造学生金的品质、铁的纪律、钢的意志。我校自2009年开始每年在高二年级举行80华里的远足活动。因为其贴近学生生活,教育意义深远而受到学生和社会的广泛赞誉,成为我校“德育套餐”的又一品牌。

早上6点40分,高二年级的学生自带干粮,在集会广场集合,简单而热烈的出发仪式后,远足队伍在特警的保护下,像一条长龙穿过全国最长的仿古街后,踏着当年三顾茅庐的古道一路西行。同学们精神振奋、秩序井然,口号声、歌声、笑声此起彼伏。11点多,队伍到达诸葛亮当年隐居躬耕的古隆中。既领略了自然风光,锤炼了吃苦精神,又学习了三国历史,追思了古代圣贤,收到育人的综合效果。

(2)举行十八岁成人仪式,感恩师长,承担人生责任

高中阶段,学生要完成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过渡。我校从2008年开始,坚持每年五月为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举办成人仪式。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成人的神圣感、使命感。每届成人仪式都有襄阳市政府、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出席。

成人仪式上,家长、老师为学生佩戴成人徽章,学生们面向国旗庄严地宣誓。所有学生向家长、老师鞠躬,感谢父母、老师十八年来的谆谆教诲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代表感怀十八年成长历程,抒发十八岁的青春理想。家长代表殷切希望孩子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永远的健康快乐。

18岁成人仪式上,学生、家长、老师的互动,增进了彼此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弄懂了理解与宽容、感恩与责任。

(3)开展多彩夏令营,让学生走进生活,走向世界

从2009年起,每年六月底、七月初,我校“希望之星”夏令营都会如期举行。200多名学生到美丽的谷城薤山风景区参加了以“快乐、体验、自信、激情”为主题的野外拓展活动。飞跃断桥、齐心协力、风中劲草、冲关夺旗以及篝火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启发性、体验性活动使每一个夏令营营员获得了独特而深刻的感受,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合作意识、挑战精神和领导协调能力。

每到假期,学校除要求每一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外,还分别组织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希望之星”拓展夏令营——学生在活动中领会责任、团队和拼搏,挑战自我,追求卓越;澳大利亚夏令营——学生走出国门,领略异域风情,培养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科技夏令营——学生走进清华、北大和国家科技馆,探究科技的奥秘,培养科学精神;军事夏令营——学生走进军营,锻炼健康的体魄、培养坚强的性格、体验严格的纪律;新农村夏令营——学生走进新农村,见证在党的领导下,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巨大变化……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也纯洁了学生的情感、锻炼了学生意志和能力。

(4)举办文化艺术周,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与创造美

阳春三月,美丽的四中校园,樱花盛开。从2004年开始,襄阳四中每年都举办校园樱花节暨文化艺术周活动。

每届艺术节,学校都会聘请襄阳市著名艺术家和文学家为我校师生做摄影、书法、美术、文学欣赏系列讲座,学校还将举行朗诵、演讲、辩论、书画、摄影和校园美文创作比赛。提高了学生的美学修养,激发了同学们热爱生活的感情,也充分展示了他们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5)举办创新科技周,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的意识,我校从2005年起,在每年的5月都要举办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

科技活动周以“科技创造未来,建设和谐校园”为主题,开展了“院士报告会”、“科技电影展播”、“科普知识竞赛”、“科技大篷车进校园”、“科普知识展”、学生“三小作品(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评比等一系列活动。形式多樣,内容丰富,受到师生员工的一致好评。

校园科技周的开展,将科学思维和科学理念植根于学生的脑中,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提高了学生的科技素养。在2010年举办的全国机器人大赛湖北赛区比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第一名,2011年7月代表湖北省参加在青岛举办的全国比赛。2010全国中学生创意大赛中,我校获团体金奖和优秀组织奖,10名参赛学生全部获得一等奖。

(6)举办阳光体育周,让学生走进自然亲近阳光

多年来,我校一直把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魄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每年运动会、体育节、两操两课两活动、常规性的球类比赛、广播操比赛、仰卧起坐比赛、拔河比赛、趣味运动比赛等从未间断。我们根据学生兴趣,大胆改进运动会项目设置,增设50米往返跑、仰卧起坐、跳绳、投篮等项目,增强趣味性,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校园里始终洋溢着浓郁的体育运动氛围。教育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创造条件引导“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

(7)开设健康心理园,做阳光自信大气的新青年

15年前,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我校德育的一大特色。在原有的学校心理咨询室外,各年级开设的“心语阁”,每天都对学生敞开大门,不仅精心单独的心理辅导,还经常开展“心理沙龙”,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学生走出困惑。学校还组织系列心理讲座——《与高一女生谈自信、自尊》、《放飞自信》、《与高二女生的情感对话》、《高三女生“心理缺氧”的自救》、《改造我们的学习——与高二女生谈学习的困惑》、《咱们男生有力量》、《踢好临门一脚》等,针对每一个阶段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引导学生对自我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接纳。目前,全校47位教师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

四、研究工作的反思

我们始终认为学校教育体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更认为健康课堂包括有助学生全方位提升的教学课堂,更应包括课外课堂。襄阳四中在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困惑:

(1)缺乏理论指导。学校处于一线,面对的是具体的学生和老师,在课题研究实践中,基本上是摸着石头往前走,缺少方向性的理论指导。

(2)实践丰富,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上升到理论阶段,创建普适性的模式还不够。

(3)重视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忽视教师专业素质和身心健康现象还在不同层面上存在,有待进一步解决。

推荐访问:为本 课堂 途径 建设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