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生态文化打造生态宝岛构建和谐海南

时间:2022-05-28 13:40: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以“生态——和谐共赢”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于2007年1月8日至9日在海南省三亚市隆重召开。论坛宗旨为“传承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经济,构建共赢平台,实现和谐发展”。本届论坛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中国青年报社、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华儿女报刊社、绿色中国杂志社、中国城博会、海南省生态文化研究会、三亚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本届论坛全面展示了海南生态省建设的成就,展示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新进展,交流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和生态经济发展成果,取得了与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江泽林。

把生态建设摆到战略高度

绿色中国:江书记,您好!中国生态文化论坛自举办以来,取得了国内外同仁的广泛关注,美丽的海南像一扇窗口让人们了解到中国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心。请您谈谈近几年海南省在生态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

江泽林:海南在开展建设生态省的7年时间里,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同步提升。全省造林428.6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98年的50.9%提高到2006年的55.5%。建成自然保护区6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所占比例提高了3.4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全省地表水89.5%的监测河段、90%的监测湖库,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近海海域水质以一、二类海水为主,全省环境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全省生产总值7年来增长了106%,今年将突破1000亿元,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享受到了高品位的人居环境,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绿色中国:海南的生态省建设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您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江泽林:是因为我们从战略高度重视生态省建设,积极探索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七年前海南省人大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审议通过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划、计划以及专项工作都必须以纲要为重要依据,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决策都要符合生态省建设的要求。这样,海南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保证生态省建设不因换届和领导班子变动而受影响。

7年来,海南先后制定或修订了《海南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标准》、《海南关于消除白色污染的决定》、《关于建立无氟省级区域的决定》等50项与生态省有关的法规,初步形成了生态省建设的法规体系,确保了生态省建设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此外,完善生态省建设落实机制也是重要一环。我们建立了由省主要领导任召集人的生态省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了由多部门组成的省生态办。

在农业方面,我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在工业方面,我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发展原则,把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效地统一起来;在旅游方面,我省按照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实施大旅游带动大开放、大开放带动大发展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在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了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

努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

绿色中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农村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海南省在建设新农村和生态省方面做了哪些有益探索呢?

江泽林:文明生态村建设作为生态省建设的细胞工程意义重大。从2000年底开始,我省开展了以“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把农村文明生态村创建作为建设生态省的有效载体来抓。在创建中,我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在发挥农民创建主体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城乡共建、工农共建、军民共建、各党政机关“包点”共建等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真正形成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举全省之力共同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局面,构筑了文明生态村强大的民心基础、社会基础和工作基础。

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大大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有力推动了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农村的文明程度,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缩小了农村与城镇的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文明生态村的建设找到了一条把生态省建设落实到农村的发展新路,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大创新。

下大决心打造生态文化

绿色中国:海南省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那么生态文化建设在建设生态省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和意义呢?

江泽林:在生态省建设中,我们把发展生态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生态意识和法制意识教育,注重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法律法规知识,注重培育和引导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倡导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价值观念,营造促进生态省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全社会树立建设生态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信念。

7年来,一大批以宣传环保、保护自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宗旨的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相继成立,组织开展了多次高水平论坛、博览会、研讨会等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生态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公众生态环境意识明显提升,生态省建设内容更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创新。

绿色中国: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海南省的主要做法是什么?

江泽林:首先,海南省积极建立公民生态意识与生态法制教育体系,加强生态知识和法制意识教育。以青少年、党政干部、企业经营者为主要对象,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环境知识和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把生态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省大专院校和中小学全面开设生态环境与生态法制地方教育课程,在大专院校开设生态环保专业或专业课程,组织青少年开展以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夏令营、冬令营等生态体验活动和植绿护绿、保护母亲河等环境公益活动,培养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与意识的一代新人。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开设生态环境与生态法律、法规知识等生态省知识教育课程,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任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使党政决策者和行政管理者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制定规划政策和进行决策时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法制知识教育,制定政策,促使企业自觉按照循环经济模式组织生产,实行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公民生态意识教育体系。

其次, 开展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法律、法规知识普及活动。各级政府结合本地条件投资建设了一批生态科普和法制教育基地,并有效利用其他文化场馆设施,组织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科普展览和法制普及等活动,免费向公众开放;鼓励、支持各类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和法制宣传活动,实施保护生态环境的示范项目;鼓励企业建设具有集生态科普、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景区,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态意识、法制意识和参与生态省建设的能力。

最后,营造促进生态省建设的社会氛围。在公共场所设立公益广告牌、宣传栏、展览等形式大力宣传生态省建设,鼓励企业结合产品广告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媒体通过定期宣传专栏和即时报道,宣传生态省建设成效,表彰先进事迹,曝光破坏典型。鼓励各类社会团体或组织建立生态省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网站,编印生态文化普及读物,结合“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土地日”、“世界水日”等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传播活动。创建了一批文明生态学校、文明生态企业、文明生态家庭等示范单位,促进形成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行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了有利于生态省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另外,海南省还逐步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开展城镇生活垃圾的定点分类堆放示范活动,倡导节水、节能、消费绿色食品、选用环保产品等绿色消费行为,组织义务植树造林、环保义务劳动、志愿者行动和为生态省建设献计献策等活动,拓展公众参与生态省建设的途径。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案件举报系统,开展建设项目环保听证等,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态省建设公众参与机制,使公众成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力量。

推荐访问:生态 海南 宝岛 构建和谐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