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经济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时间:2022-05-24 18:0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国有经济的主导支柱作用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优势的重要表现。国有经济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手,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的主导支柱作用决定了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国有经济;支柱;结构调整;核心竞争力;节能降耗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1)07-0015-05

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所居位置已经从1978年的第10位上升到目前仅次于美国的第2位。但是,我国总体生产水平和质量仍然较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成为我们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地、各部门以及所有企业,都负有重任,但国有经济在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国有经济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主导支柱作用

任何时期的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重点、中心和平衡点,都会有一定的力量起主导、引导、主体和支柱性的决定性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繁重,要解决结构不合理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没有重点,没有一定的经济力量起引导、主导、支柱作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就不可能有实效。国有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导力量,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关系重点、关键、核心、全局的主导和支柱的能力与作用。

第一,国有经济掌握经济命脉,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部门和重要领域居控制地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是在关系经济命脉和长远发展的关键部门与重要领域进行转变。关键环节和重要部门的发展方式转变是最重要的转变,因为它影响大局,关系长远。国有经济掌握经济命脉,在关键部门转变发展方式,既是国民经济对它的要求,也是它带动其他部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条件,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二,国有经济有能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起主导支柱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光靠号召动员不行,光有决心也不行,必须在有充分认识、具有转变决心的前提下,有足够的实力和物质条件,有力量采取切实的措施。国有经济有这样的实力和物质技术力量。目前,全国共有国有企业11.2万户,其中国有工业企业2.1万户。国有工业企业户数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户数的4.9%,而拥有的资产占全国的41.3%,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55.1%,利润占全国的61.4%。2009年,全国国有企业拥有资产总额达53.5万亿元,近十年平均每年增长3.6万亿元。其中122家国有中央企业拥有资产24.3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1万亿元,每年的增长额是1978年全国国有资产的1.2倍,是1978年全国社会总产值的27.9倍。2010年国有企业实现净利润10700亿元,上交税金1.4万亿元,相当于1978年全国国有净资产的6.7倍。国有企业总体规模大,实力比较雄厚。2007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有1446家,国有企业占全国企业集团的50.8%,资产占85.8%,营业收入占79.6%,利润占84.4%,从业人员占79.5%,研发费用占80.7%。国有大型企业每户资产达到143亿元,国有大型工业企业每户资产257亿元,由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户均资产达到1000亿元;像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公司拥有的资产和营业额几乎都超过2000亿元,其中每一家企业的年产值都超过1965年的全国工业总产值。宝钢、鞍钢等十大国有钢铁公司产量超过2亿吨,是全国钢材供应的主要基地。五大国有发电公司和四个电力辅业集团为全国提供的电力超过50%。我国国有大型企业设备先进,管理严格、科学,集中了大量技术人员、高级工程师、技术工人和优秀领导者。其科研投资大,创新能力强,是我国技术创新的核心主导力量和战略基地。以大型国有企业为骨干和基地,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能够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和动力。

第三,国有经济具有优越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国有企业是独立核算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要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生产经营必须讲成本和利润。但是,它的资产属于国家所有,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其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利润,而是为全国人民和劳动者的共同利益与根本利益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它是接受全国人民的委托,代表全国人民和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为他们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服务,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国有企业也追求利润,但它不为私有资本所决定的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规律所支配,利润只是它生产经营的一个结果和表现,实现的利润也全部归国家所有。企业积累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新形成的生产资料仍为国有。国有企业的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和全局利益。从全局出发,从关键需要出发,从长远出发,为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出于公共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即使微利亏损也必须进行投资、生产和经营。这是国有企业的本质,也是其优越性的表现。正因为如此,它能抓住根本、关键和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及长远发展的项目进行投资、经营和发展。这就决定了它不仅有能力主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必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起主体、主导和根本性的作用。

二、国有企业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系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和主攻方向。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两大突出问题:投资与消费失衡、产业结构失衡。投资与消费不平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科学发展的关键。近些年来,我国消费率偏低,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赶不上生产的增长,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增长赶不上供给能力的增长,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严重影响到生产力的发展。2008年,我国生产规模占全球的712%,而消费只占全球的4.3%。我国投资由1978年的38.2%上升为2007年的42.1%,而最终消费率却由62.1%下降为49%。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生产的产品只好转向出口,通过扩大外需实现平衡。扩大外需增加了外汇储备,但相当部分外汇储备又用于购买外国国债,实质上是给别人增加消费,而不是增加自己的消费能力,还会由于美元贬值而遭受重大损失。像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国内消费不足,而依靠扩大出口来扩大生产,是不合理的,也难以持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首先解决增加供给而不注重扩大消费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投资与消费失衡、内需不足的问题呢?原因很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非公有制经济中工人工资水平偏低。劳动者收入低是内

需不足的根本原因。分配方式是由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决定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就分配论分配,就消费论消费,是解决不了扩大内需问题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同时鼓励、支持和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遵纪守法,合理提高工人工资水平,才能扩大消费、扩大内需。这是扩大内需、解决投资与消费失衡的根本。有人担心,非公有制企业提高工人工资会造成成本上升,把企业压垮,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国工资成本一般只占产品成本的10%左右,高者不过20%,而非公有制经济的利润率远远超过100%。从利润中拿出一点,就能解决工人长期的低工资问题,将消费拉上去。消费是生产的源泉。提高工人工资,可以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和消费能力,反过来又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内需不足,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生产就难以扩大。提高工资与发展生产并不矛盾。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提高工人工资,不会增加工资成本,单位产品成本中工资比重反而会下降,这是技术进步的表现,也是技术进步的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必须转变生产方式,转变分配方式。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支柱、主导和控制作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投资与消费失衡、内需不足的问题。

产业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一、二、三产业失衡,第二产业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严重,闲置生产力多,落后生产力多。我国产能过剩的行业占1/3~1/2。已建成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不到70%。许多工业生产能力过剩,而急需的产品却供不应求。如,我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的38%,炼铁中有1亿吨、炼钢能力中有5000万吨是落后的,而几类高级合金钢产能却短缺,不能满足需要。产能过剩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盲目投资造成的。解决这个问题要靠多方面的努力,关键要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按照生产力优化组合和供求平衡的原则,该淘汰的淘汰,该兼并重组的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使大中小企业分工合作、科学发展,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近年来,河北以邯钢、石家庄钢铁厂为首的国有企业,兼并重组了河北上百家小钢铁厂,使河北钢铁走上了有序发展的路子。宝钢发挥国有大型企业资金雄厚、产品先进、管理先进的优势,向内地许多钢铁企业注资,帮助这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企业之间进行产品分工、技术攻关分工,提高了钢铁工业的集中度和技术水平。改变一、三产业落后于第二产业的失衡状态,也必须走依靠国有经济的路子。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的基础地位,主要依靠广大农民的辛勤劳动,但没有工业的支援、城市的支援、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支援是不行的。国有企业一直是支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主导支柱力量。这些年来,通过建设、扩大农村电网,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速公路,提供耕作排灌机械、运输工具、能源、新型农药化肥和科学技术,极大地支持了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全国各行业动员起来,全国城市动员起来,支持农业现代化,才能取得更大成效。改变第三产业落后于第二产业的状况,也必须走这个路子。第三产业中的国有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起主导带动作用,一个大企业会带动一大片,一个新兴行业会促进一系列行业的发展,这是零打碎敲所不能代替的。

三、国有企业与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高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与根本。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对我国15个主要工业行业的整体现代化水平与国外作了对比,结论是:汽车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只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的36.25%,化学工业为36.8%,机床工具工业为7.65%,钢铁工业为54.03%,水泥工业为11.63%,船舶工业为24.3%,纺织工业为53.06%,造纸工业为22.01%。近几年,我国技术进步加快,但关键技术仍与国际先进水平有明显差距。我国研究开发投入不足,不到发达国家投入的一半。主要产业关键技术创新率低,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设备至今基本还依赖进口。当代产业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竞争。科学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决定生产力水平。科技创新达到最高峰,生产力水平和质量才能达到最高峰。

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借鉴外国经验,扩大引进规模,吸收当代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是改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落后状态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技术引进、对外技术合作、兴办“三资”企业,都提高了我国的科技水平。但是,单纯引进或依靠“三资”企业都不能改变技术落后的状态。“三资”企业主要是依靠资本来控制核心技术,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赚钱,而不会轻易转移核心技术。指望外资企业为我国进行技术创新,等于缘木求鱼。私有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必须高度重视、鼓励和发挥这些企业的优势,使之不断创造优秀的技术成果。但必须看到,追求利润是私营企业的第一要求,利润是技术投资的动力,否则企业宁肯维持落后的生产方式。而且许多私营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缺乏设立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创新能力,从而限制了技术进步的步伐。

国有经济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的技术力量强、人才集中,几乎都建立了比较强的科研机构,是我国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核心与基地。目前,我国有研究与实验活动的大中型企业8954个,占全部企业的24.7%;有科研机构11847个,几乎都是国有企业。大量人才集中在国有企业中。全国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254.5万人,工程技术人员501.7万人。全国科研人员全时当量85.7万人/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49.7%;研究与试验经费2112.4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47.5%;申请发明专利36 074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23.8%;拥有发明专利数43 652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32.6%。“十一五”期间,我国围绕核高基、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电话、数控机床等16个涉及信息、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的三千余个项目和课题,都是由国有企业或以国有企业、国有研究机构为中心牵头完成的。如,新研制的飞腾1 000国产中央处理器芯片(CPU),沃phone等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移动通信从芯片、终端、系统、仪表、软件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建设,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重大科研成果,都属于当代重要的关键技术,投资巨大,研究具有很大难度,没有实力是不可能完成的。而其成果涉及行业多,应用面广,对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和科技进步有重大意义。

国有经济不仅可以把全国国有企业的优势

力量集中在一起,而且能够将产、学、研结合在一起,集中优势力量对重大课题进行攻关。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富有成效,能够完成单兵作战难以完成的重大复杂项目,高效率地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带动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十一五”期间科技部组织的电动汽车重大科研专项,全国一千多家单位、一千多位科技骨干参加,投入1008亿元,迅速取得混合动力车多个车型认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等成果。“核高基”专项全国有23个省市的300多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7万多位科研人员参与,预算总经费196亿元,取得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关键技术的突破并实现产业化,增强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成就突出。这些年来,我国几乎所有重大技术创新都是用这种方法实现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将科研成果与建立新兴产业联系起来,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这些必须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才能完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许多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业、精密数码机床制造业、重型机械制造业、汽车工业等,都是由国有企业发展起来的。1978年后新出现了一些新兴行业,如移动通信业、新能源新材料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卫星及应用业、轨道交通制造业等,也都是以国有企业为支柱发展起来的。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新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新型显示、高端软件、新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以及第四代核电装备等,不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而由市场自发地进行,难以迈开大步子,不可能抢占世界最高峰。

培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绝不是要忽视传统产业。目前,传统产业是我国产业的最大组成部分。许多传统产业并非“夕阳产业”,仍需继续发展,如纺织工业应继续发展下去。关键是传统产业的技术、产品和管理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我国不少传统产业消耗高,产品落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从产业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进,通过传统产业高科技化实现产业升级换代,是改变传统产业落后面貌的根本。改造传统产业并使之升级,要以国有企业为主导才能见效。过去国有企业为传统产业提供了大量先进装备、材料、能源及技术,武装传统产业。现在,转变发展方式,必须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生产提供更多的先进设备、原材料和先进技术来武装改造传统产业,它才能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四、国有企业是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典范和主导

投资大、消耗高、污染严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我国工业单位产品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平均比工业发达国家高10%~20%,有的高近一半。使用同样多的原材料、能源,生产出的产品只有发达国家的1/5~1/3。污染严重,尤其大气、江河湖海污染严重。滥采滥挖普遍,优质资源遭到破坏。虽然我们下大功夫进行了治理,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污染仍在继续,消耗高、污染严重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降低消耗,治理并防止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分重要而迫切。

国有经济是节能降耗、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污染的典范。单位产品消耗量由设备、技术和管理水平决定。只有设备先进、技术先进、管理严密科学,消耗才能不断下降,以更少的材料和能耗生产出更多的优质产品。国有企业由于设备先进,管理严格,所以产品普遍质量高、品种多、消耗低、成本低。在同一行业中,国有企业单位产品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一般比其他企业低20%左右,有的低1/3以上。国有企业十分重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防治污染。它尽力采用最先进的设备。凡破坏环境、造成污染的项目,决不上马。发展中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一旦发现造成污染破坏,必极力治理,将它降至最大限度。这些年来,我国防治污染的成果主要是由国有企业取得的,如中石油、中石化、东北和内地的重型机械、几大国有钢铁企业、有色金属及冶炼企业起到了重大作用。

国有企业对于带动全国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具有主体支柱作用。节能降耗、防治污染的关键是要以先进的设备技术取代落后的设备技术;改变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业;发展新型产品,淘汰落后产品。能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最先进设备和技术的,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能为全社会提供优质能源、优质原材料的,主要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能为全社会提供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带动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也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对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导向、支柱性的决定性作用。

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支柱作用,需坚决贯彻中央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提高认识。国有企业的主导支柱作用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优势的重要表现。我们要珍视它、支持它、壮大它、发扬它。全社会要支持,各级政府更要支持。忽视甚至削弱它,就会增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度,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难以克服,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就会陷入空谈。

推荐访问:国有经济 经济发展 作用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