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急症底细,防范有的放矢

时间:2022-04-14 09:55:57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随着疾病谱的转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们生命和健康的首要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等急重症疾病在急诊门诊有很高的发病率。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各种内外科疾病患者也会合并心脏疾患,并诱发或加重心脏疾病,触发心脏病急性发作。心脏急重症主要包含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急症、急性主动脉夹层、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等,由于发生的时间和方式不可预测,后果极其严重,应尽早识别和正确干预。

近年来,我国对心脏急重症的诊疗进展格外关注,在刚刚结束的国内心脏病专业学术会议———2015第九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 CC 2015)上,来自国内外众多著名专家学者就心脏急危重症抢救的治疗经验、心脏辅助装置的运用及相关的病例进行了热烈讨论。本次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心脏急症论坛秘书长、上海远大心胸医院院长张大东教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高血压急症、急性心肌梗死和恶性心律失常等典型心脏急重症的诊治现状。

突发高血压急症积极采取措施

高血压患者血压在短时间(数小时或数天)内急骤升高,同时脑、心、肾、视网膜等重要器官出现特殊症状,称为高血压急症。它的发病率占高血压人群的5%左右,由于高血压急症常引起靶器官的功能严重障碍甚至衰竭,因此,治疗高血压急症的当务之急是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在数分钟至一小时内将血压降至安全范围,使衰竭的脏器功能得到改善或恢复。

张大东教授强调,为了有效预防高血压和高血压急症,建议平时做好预防保健措施,节制饮酒、戒烟、坚持适量体力活动,注重心理调理。已经服降压药物的患者,应定期到医院随诊,听从医生的嘱咐,不要自己随便减药、停药。一旦发生高血压急症,应争分夺秒全力抢救,使其不致发生靶器官的不可逆损害。

急性心肌梗死之来龙去脉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很可怕,我们通常会听到周围的人因为急性心肌梗死而突然遗憾去世,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又怎么预防呢?

如果把心脏比喻为房间,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就是“四居室”。冠状动脉可比作每个房间的下水管道,它负责给心肌供血,滋养心脏;心脏瓣膜是房和室之间的门,负责把每个腔室分开;心脏传导系统是电路系统,心肌当然就是墙壁了。如果上述器官出现疾病,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冠心病”“瓣膜病”“心律失常”和“心肌病”。冠状动脉是负责心脏血液供应的血管,如果冠脉腔内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就像下水管道出现垃圾堆积一样,若不及时干预,会导致排水不畅,也就是临床所谓的“心绞痛”。而一旦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并导致冠脉完全闭塞,如同水管完全堵塞后不能排水,则会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此时称之为“心肌梗死”。因心肌细胞的缺血耐受能力差,数分钟后就会开始坏死,而且不可逆,故此时如不能及早开通闭塞血管,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就是持续性胸痛、胸闷气短,常伴大汗,重者可发生意识丧失,甚至猝死。张大东教授提醒有心绞痛病史的患者,如果出现服药效果差、胸痛仍持续15~30分钟以上,应立即去就近医院就诊;一旦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需制定进一步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早期溶栓或介入治疗。

老年恶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特点

恶性心律失常指在短时间内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患者晕厥甚至猝死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结构退行性改变日趋严重,同时心脏特殊传导系统及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学特性也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恶性心律失常常常会找上老年心血管病患者。

老年恶性心律失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易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心肌纤维化和淀粉样变性加重,有起搏功能的P细胞数量减少,P细胞变小及凋亡,老年患者易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房结功能障碍和心脏停搏、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和三分支阻滞。2.易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3.多种心律失常易并发。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不仅易发生致死性缓慢性心律失常,还常伴发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快速心律失常。4.病情隐匿,风险更大。由于老年人耐受性强、反应性低,发病不易被识别,心悸、头晕、胸闷等症状易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和脑动脉硬化等,延误治疗。基于上述原因,张大东教授提醒,对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更应该进行规范化随访和临床监测。

推荐访问:有的放矢 急症 摸清 底细 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