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目标之浅论

时间:2022-03-24 11:09:27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2-0093-02

摘要:作为会计基本理论主要的构成部分,会计目标理论在会计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并引起了很多争论。由于我国和国际的会计行业有着显著的区别,进行会计目标理论研究时不能一味地照搬国外的经验及成果,当前我国会计行业理论研究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制定出与我国发展情况相适应的会计目标。本文通过介绍会计目标的本质,以决策有用观以及受托责任观为根本定位出适合我国会计行业发展的会计目标。

关键词:会计目标 会计环境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并行

一、 从会计的本质定义会计目标

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是了解会计本质的重要依据。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阎达伍、杨纪婉为主的学者发表了对管理活动论的看法,他们认为,管理活动涵盖了会计本质,其对会计信息进行搜集、应用与处理,通过指导、组织、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进而促进经济效益。管理活动论的观点在于:“会计是管理与管理方法的兼顾,是构成经济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管理范围涵盖了这种社会会计状况,属于人的管理行业。”与此同时,以葛家澍为主的专家曾这样诠释信息系统论:第一会计要属于系统,会计所起的作用在于把数据更新为信息,该信息会计的财务信息的体现在于货币。信息系统论的观点在于:“信息系统包括了会计,其重点依靠合理而实际的信息,供应服务给管理参考,会计机构应当归纳到企业的服务机构当中,在企业中会计人员起着咨询、参谋的作用,在企业管理机构中,他们不仅能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资料,还能开展决策与管理,可是他们的决策与管理是间接性的。会计所起的作用仅局限于参考与咨询功能,实施管理职能亦只能是间接性的。”该观点认为,会计的功能仅限于控制与汇报,会计只能给予与经济活动有关联的数据。

以上两种观点并没有绝对的冲突,仅仅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罢了,吴水澍以此为基础归纳出将两者合为一体的新颖观点,也就是“会计不仅是管理活动,还是信息系统。”为了实现以上会计本质所要求的责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这两大会计是现代会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管理会计的重点在于帮助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服务,而财务会计的重点则在于给外部环境提供参考资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健全,使会计信息更加完善,会计职能得到一定的补充,使会计的影响范围不只是对经营业绩与企业财务状况的过去的诠释,而是更加深入地应用该信息对未来规划、决策管理、经济状况作揣测,使经济效益大大提升。

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首次郑重提出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社会公众、投资人、政府机构、债权人一起构成了财务报告使用者。会计目标展示了在一定的时代氛围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与要求。

对现代会计理论探讨的基础在于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所有会计行为、方法的宗旨,其重要性可谓举足轻重,我们需要对会计目标的作用有清醒的认识,这能够使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更加规范,同时能够明确企业提供财务报告信息的重点具有极大的价值。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复苏,会计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会计目标的设定越来越高,会计目标需要解决的阻力也是史无前例的。因为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形成与健全,财务会计报告造假现象频繁,公司治理结构尚需要健全,这使得国内财务会计规范化的目标迫在眉睫。遴选与我国国情相一致的财务会计目标,不仅可以增强公众对财务会计的信任,还能杜绝财务会计失信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对企业管理者科学决策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助于国家全方位地认识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满足了宏观调控的要求,对国内经济的良性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二、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一)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形成的经济大环境,即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不再是一体,同时经营者与投资人建立受托与委托的关系。财产资源价值是否上涨是委托方关注的重点。所以受托方应能够科学、可靠地对受托资源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让其价值上涨。委托方有权利知道受托资源的整体实际状况。委托方依据国家的条例政策协议来鼓励与约束受托方的举动。

企业依据受托责任观,能够帮助债权人与外部投资者准确地衡量企业资源应用的可靠性与经营管理职责。可是由于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处理会计业务时,以现阶段的收入与过去成本计量的费用来配比,真实性的原则不易凸显;从会计信息的角度,忽视对可能性的投资者的需求与利益,所以想让会计质量的水平提高极为不易;针对现时的环境,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还频频出现两权合一的现象,并且,委托方有时就不那么明确了。此时,人们便对受托责任观极不信任。

(二)决策有用观

在资本市场逐步完善的前提下,决策有用观便出现了。在这种状况下,投资者开展投资时要求丰富有效的会计数据,从对过去数据的重视过渡到对以后数据的重视;要反映的数据范畴与信息量与日俱增,不但要揭示确定信息、定量信息以及财务信息,还需揭示越来越多的不确定信息、定性信息以及财务信息。会计信息能够帮助获得上述信息,所以,获得的会计信息一定要紧紧围绕着服务于决策这个目标。

会计信息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决策有用观,在会计计量的前提下不同形式的计价方式相互依存,这体现了配比原则;能够促进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协调,有助于社会资源的可靠使用以及推动社会资本的流转。可是站在决策有用观的角度来分析,可操作性并不高,审计目标与“决策有用”协调性不强,审计极难与目的相一致。

三、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

(一)我国经济环境的影响

国内市场经济的主导是公有制,并且兼顾不同形式的经济,在市场经济当中公有制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对与国民息息相关的企业绝对性的控制,不能出现国有企业资本集中性不强的现象。因此,在相当长时期里,在市场经济配给当中,资本市场明显地位低下,这样,就极易偏斜到受托责任观。可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然进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复苏,国内大多数会计信息使用者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由昔日的政府管理部门以及企业管理机构延伸到潜在投资者、投资者、企业管理人员、有关政府管理部门等。决策有用观的观点在于会计信息服务目标是上述各对象,并非单一化的。为了实现越来越多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来分析决策有用观就相当科学了。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变幻莫测下,会计信息服务对象(即使用者)的范围与需求也有所改变。在资本市场不发达或欠发达的条件下,信息使用者主要通过已经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来考察受托者对托付财产或资源的管理与经营责任的履行情况。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掌握财务信息的人员有着较强的受托责任,并促进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很多会计信息对会计工作起到推动性作用,并能让会计工作中的资源管理得到优化。所以会计信息工作人员对会计工作有着高度的促进作用。国内市场经济背景下,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相互携手共进是会计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行的可行性分析

当前的会计报告中出现了一些不足,导致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不能相互并行。所以,价值报告的观点被一些学者吸纳进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相关资料,使投资人员对企业本身的价值有所掌握,从而更真实地把企业的价值展现给投资者。从企业的价值报告中,投资者将更加有效地了解到企业的重要价值资料,使投资者对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情况有更深一层的了解,从而做出合理的投资选择。在企业价值信息中,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的行动又被称作“价值驱动”。因此,企业价值报告中更加重视价值驱动。会计信息中的决策有用观表明,财务报告中有必要反映出对投资者合理投资和信贷的有关资料。理论上,有用信息是指与投资者特定决策相关的信息。

而受托责任观则认为,企业的资源是被委托人进行委托的,受托责任则是管理资源及让资源保值增值。由此,企业方面的受托方有义务向资源委托方提供相关的价值报告结果。受托方对其有关的责任开展工作,主要以受托的企业信息变化情况进行评定。因此,委托方和受托方两者所公布的企业资料是企业存在价值的资料。也就是说,两者所公布的信息要具备价值信息和价值驱动中的一种。综上所述,企业价值报告的采纳既是决策有用观,也是受托责任观的落实,从而达到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并行。

(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同样把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作为分析出发点

二者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下都有其合理性。但是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它们的适用性和适用范围是有所限制的。会计信息目标仅落在“受托责任观”或者 “决策有用观”都是不健全的。假设把重心倾向于受托责任上,对受托责任的测评则只能是维持原状或是买进卖出。假设把重心倾向于决策有用性,在经济决策中的关系势必跟代理和委托有联系。如果双方均为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就算社会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委托关系跟委托人界限不清时,受托责任同样是存在的。所以,“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相互结合,是当前情况下的合理决策,也就是两者并行,共同给会计目标和会计理论的践行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第三版)[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2]戴德明.财务报告目标与公允价值计量[J].金融会计,2012,(1).

[3]刘妮雅.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构建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18).

[4]孔龙,刘英.对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思考[J].商业会计,2009,(1).

推荐访问:目标 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