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中传承模式的研究

时间:2022-03-16 10:26: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中传承是学界关注的重大课题。实现传承目标,必须对传承模式进行充分研究,本文以肇庆端砚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对建构和实现传承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EICD模型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模式;端砚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387-02

随着2001年昆曲成功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简称非遗)的传承模式日渐引起学界重视,青少年作为传承的核心受众之一,对非遗永续传扬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研究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于2011年6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律框架性地对非遗在教育和宣传等问题进行了规定,对非遗建构传承模式具有指导意义。结合2003年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笔者认为对非遗在青少年中传承模式的研究已具备相应的政策背景,并将逐步成为非遗的重要研究方向。

端砚在2006年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与其他非遗相似,端砚在工艺和产业化等方面的传承模式已初具雏形,但以当地青少年为主体的传承模式却未能系统建构。特别是在传承引导力、教育阶段、兴趣和文化认同等视角的研究,尤为匮乏。如何从上述视角促成传承模式,已成为学界不容回避的课题。

二、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运用混合研究法:以问卷调查的量化数据为主,结合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等得出的质性材料展开研究。

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12-26岁青少年,按样本属性划分为初中、高中(含职业中学)和大学三组,共发放实验组问卷1083份,回收有效问卷946份,问卷有效率为87.35%。有效样本约占当地适龄青少年人数的2.41%。控制组调查对象为参观过广东省博物馆“紫石凝英端砚展览”或肇庆市博物馆“砚都瑰宝陈列馆”的青少年,以“当场填写,当场收回”的方法,共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在深度访谈中,笔者访谈了肇庆市博物馆陈羽馆长、肇庆市端砚协会王建华秘书长等10位各界人士。在实地考察中,前往了广东省博物馆和白石村等地。

三、结果分析

图1 传承因素模型

结合上述调查材料,笔者提出传承因素模型以解释传承模式中引导力、兴趣、文化认同和教育阶段等效应:(1)引导力效应为包括政府、学校和家庭在内的,有助于青少年了解端砚文化的直接或间接引导力;(2)兴趣效应为青少年对端砚文化的兴趣;(3)文化认同效应为青少年对端砚的文化认同;(4)教育阶段效应表示青少年正在经历的教育阶段(图1)。

(一)引导力对传承模式具有基础性影响

各引导角色的引导力越大,实现传承模式的概率就越大。此次研究主要关注的引导力是家庭文化资本。家庭文化资本是指以家长为主要引导角色,通过家庭文化氛围引导青少年认知和热爱端砚文化。

此次研究将受访者家庭文化资本甄别为:I类是具有端砚制作、收藏和书法绘画中部分或全部者,认为是具备良好家庭文化资本的。II类为不具备上述类别中任何一类者,认为是不具备良好家庭文化资本的。I类家长有“引导子女了解端砚文化”者较II类家庭高出23.45%,达到36.19%。此外,在2009年中国民间端砚精品展中,许多家长纷纷带上子女前去参观,据了解其中多为I类家庭。

引导力对传承模式具有积极意义,良好的家庭文化资本既有助于普及和推广端砚文化,亦有利于培育青少年对端砚文化的感性认识,亦能推动传承模式的其他环节。

(二)当前各界对兴趣效应存在认知误区

学界普遍认为实用性减弱、价格昂贵及青少年文化程度不足等因素引致大部分青少年对端砚文化不感兴趣,并将传承的困难归咎于此。这实质上是引导角色对青少年的刻板印象,笔者将此命名为兴趣论。

根据调查,青少年认为阻碍端砚文化传承的原因中,认同青少年文化程度不足、实用性减弱及价格昂贵的仅有7.00%、9.42%和10.14%。

缺乏氛围激起青少年潜在兴趣才是问题所在。以控制组数据对比实验组,认为“青少年对端砚文化不感兴趣”由20.96%大幅下降为7.43%,此外,控制组青少年倾向认可“青少年具有潜在兴趣,但未被激发”(20.12%)。

多位受访人士均认为激发青少年兴趣是传承模式的首要问题,青少年对此亦表达了强烈诉求。解决此问题的前提就是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的途径和氛围,以激发其潜在兴趣:如以文化人、大师和收藏家为途径,或以家庭式共同参与为路径,都能促使氛围形成。

因此,在设计传承模式时应摒弃当前“(1)无兴趣→(2)无法传承”的消极模式,应转化为“(1)好途径→(2)激发潜在兴趣”的积极模式。这是构建端砚文化传承模式的基础。

(三)文化认同有助传承模型之系统建构

此研究将青少年对端砚的文化认同定义对端砚文化具有“以此为傲,积极传承”的态度,选择此态度者为I类,反之为II类。I类青少年往往更乐意了解端砚文化(45.10%),其“愿意参加与端砚有关的课程”较II类高出16.53%,而II类青少年“从未主动了解与端砚有关的资讯”者较I类高出15.15%,达35.63%。

参观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等传承模式能显著增强青少年文化认同感。控制组表示愿意成为端砚志愿者达56.00%,较实验组高出19.22%。由此认为,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是完善端砚文化传承模式,提升青少年文化认同的重要场所。

(四)教育阶段是传承模式的核心时间轴

端砚文化应分层传承是此次受访者的普遍共识,然而各界对各教育阶段青少年的思想和偏好仍缺乏清晰界定。从而引致部分活动在不同教育阶段青少年中反响不一。

不同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对端砚文化的思想意识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教育经历丰富和外来文化冲击加剧,青少年对端砚文化的忧虑感显著上升(图2)。传承端砚文化可借力于此,以思想意识为引线,提升青少年的端砚文化认同感。

图2 不同教育阶段青少年的思想意识趋势

此外,大学阶段志愿服务意识较初中及高中阶段明显增强,较初中(34.40%)及高中(33.55%)分别高出7.58%和8.43%。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有更多可支配时间和重视社会实践等。而中学生限于学习压力等因素,未产生强烈的志愿意识。

青少年对传承端砚文化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偏好与教育阶段均存在相关性,因此,分教育阶段的传承模式能促进端砚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

四、对策建议

系统建构传承模式对实现非遗在青少年中传承具有重要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将包括端砚文化在内的非遗传承模式归纳为EICD模型(图3)。即(1)体验:通过情景兴趣等体会感悟端砚文化;(2)兴趣:在体验中激发对端砚文化的潜在兴趣;(3)分类:在较高教育阶段时,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分类分方向深入了解端砚文化;(4)传承:在上述基础上最终实现端砚文化的传承。

图3 EICD模型

该模型的四个阶段以教育阶段为相对时间次序,即以适当的体验途径激发青少年的潜在兴趣,使之产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进而根据个人爱好分类发展,最终实现传承目的。

基于EICD模型,就端砚而言,对不同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应确定与其适应的、一贯的传承模式(表1)。

表1 传承模式概述

经过上述模式,青少年通过9-15年左右的系统传承,应具备下述基本素养:

(1)知识层:掌握诸如端砚简史、传说典故和雕刻题材等端砚文化基本知识,懂得端砚和文房四宝、书画等传统文化之间的脉络。

(2)情感层:对端砚文化产生兴趣,并深刻感悟到端砚文化的重要价值,并树立使命感和责任感,将自己所学所得向下一代传承;知道自己偏好端砚文化,并能在自己偏好的方向有所习得;

上述素养,应允许因人而异。但最终目标应为青少年人人了解端砚文化,热爱端砚文化。

此外,尽管EICD模型并未直接体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但建构传承模式必须结合上述两者展开,方能推动传承模式之实现。

(1)对传承产业化必须较以往更慎重。当前部分人士过分强调端砚产业的重要性,如一位受访人士曾主张“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块端砚”,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青少年有更多机会和更低门槛感受端砚文化,但粗制滥造的工业机器复制品,实则会产生砚石不珍贵和端砚价值不高等误导效应。

当然,基于良好创意的端砚文化产品是值得提倡的,如利用边角废料设计教具供青少年寓学于乐;利用宋坑等储量充裕的石材制作学生砚;开发桌游和口袋书等创意产品。

(2)追根溯源,端砚文化传承必须依靠政府为主体的公共文化建设。肇庆可通过在城市文化生态中注入端砚元素以实现目标。

非遗作为民族文化之精髓,对实现民族复兴具有丰富的价值,青少年作为民族复兴的继承者,传扬和发展非遗是其成长历程的应有之义。良好的传承模式对实现上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这亦是值得社会各界不断思考的重大课题。

作者单位:潘博成 邓正恒 杨秀玲 广东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王珊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高小康.保护与利用的再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8,04.

[3]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和谐基因[J].学术研究.2006,11.

推荐访问:文化遗产 传承 青少年 物质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