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学应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03-16 10:02:3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把“重视对地理问题的研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实际上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课程体现,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中的重点。而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

一、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关系。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有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纵观整个科学发展史,科学上的许多重大发明不是由解决问题得人促成的,而是由发现问题的人在平常中看出异常促成的。譬如,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定理”的科学修正及创新,非常清晰而准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因为比萨斜塔的实验几乎人人可为,但是能意识到并发现这一问题存在的仅有伽利略一人。就像每天有无数的人烧开水都可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没有人像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这个问题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人类的认识就是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社会实践中向前发展的。实际上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因为它是发明创造的前提,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源泉,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如果不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谈创新精神及创新教育,就是空洞抽象的,毫无实际意义的。

二、“学启于思,思起于疑”,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古以来就为古今中外学者所共识。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而不思则罔。”理学大师朱熹说:“读书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是对学习中的问题意识科学而辩证的阐述。陆九渊的观点更为精辟,他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乙,只在每事问。”国外也有很多学者极力推崇问题及问题意识。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

三、认真探索、积极思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从目的前地理教学情况来看,对学生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还欠缺,学生因而养成等待老师向他提出问题的不良习惯;并且在回答问题时还努力遵循老师的意图和思路。这样就僵化思维,缺乏发现问题的兴趣,同时也就影响到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根据笔者近些年的教学经验,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提高学生对培养“问题意识”重要性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懂得培养“问题意识”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比如“讲宇宙环境”时,人类之所以要探索宇宙、开发宇宙,是因为宇宙环境中蕴藏丰富的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等,从而自觉地把培养“问题意识”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之一,不满足于简单、机械地记忆课本。

(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是具有问题意识的表现,而学生问题意识与课堂的气氛有密切关系,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异思维和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反之,教师对学生的大胆发问、经常质疑不予重视或视为刁难、捣乱、钻牛角尖,并加以批评、训斥甚至讽刺和挖苦,毫无疑问,则不仅会扼杀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会限制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三)采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提供发现问题的模拟情景,激发学生寻找和发现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对事物产生兴趣,人才会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模拟情境,激发学生寻找和发现问题的兴趣。譬如:讲到高中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水运动》有关潮汐这一知识点时,笔者把2000年9月中央电视台在杭州现场直播有关钱塘怒潮的录像经过剪辑,变成10分钟左右的片段,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体会潮汐的雄伟壮观,再适时介绍有关观潮点、文化背景,进一步理解潮汐对当地的影响,并适时启发学生:从地形、天文角度分析钱塘江怒潮形成的原理,并进一步提问世界上哪些地方可以形成类似钱塘江怒潮?通过录像片断情境再现,并适时提问,引导学生进行热烈讨论。这样,学生的兴趣有了,思维也打开了,地理问题产生了,并且有了深刻的理解,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四)“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

好的方法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平庸的教师只奉送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的方法。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一方面教给学生地理知识,另一方面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即学习的方法。学生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才会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遍中发现特殊,不断发现问题。

1.课本的节题、标题进行提问,往往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概括,提出这类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例如:讲授“陆地环境”时,提出:“人类为什么要在陆地上生存发展?”“陆地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哪些保障?”等问题。

2.通过对比法寻找问题。例如:将地球与月球相比,为什么月球表面温度的日较差比地球表面温度的日较差大得多?将中国与日本相比,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而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为什么日本已发展为发达国家,而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3.进行假设性提问。例如,教学《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时,可进行如下提问:如果黄赤交角为零,太阳直射点将如何变化?如果黄赤交角大于23度26分,太阳直射点变化规律将有什么变化?与之同步的是,地球上的五带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类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

此外,还可以通过图形分析、背景资料、动画设置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因此,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鼓励学生少问几个是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着力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兴趣、习惯和方法,使其终生受益。

(五)要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反之,就有可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可以运用这样两个策略。一是横向处理:即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学生解决。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一般不会紧张而能主动思考、议论和分析问题,甚至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二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借助工具书、参考书来解决,但要注意,对一个问题,不要当即作出判断,以不断鼓励学生新的想法,让他们品尝到提问过程中的无穷乐趣,使他们在不断的提问中发展思维、获得新知,逐步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六)不断实践、努力探索,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实际能力和探索求真精神。

教育学生认识发现问题的重要性,激发兴趣,学会和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再经过不断的训练,反复实践,努力的探索,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以掌握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机的训练,另一方面要十分强调学生在课后和课外,经常到社会中去实践、去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例如:带学生到本地中国第一水乡古镇周庄进行社会实际考察,再结合乡土地理教材和他们自己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

总之,只有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才能真正造就出有发现力、创造力的人才。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基本理念,教师应首先确立这一基本理念,让学生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综合科学素质。

推荐访问:新课程标准 意识 培养 地理教学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