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文化的优秀品质

时间:2022-03-06 10:21:11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装备文化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来源于装备实践,又作用于装备实践,是研究武器装备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走向、理念和规律的科学。它既是军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于一身的装备文化召唤着装备人在实现使命的伟大斗争中走在时代前列。

[关键词]装备文化;传统文化;时代精神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颁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央军委下发的《关于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又对发展先进文化作出了全面部署。在世界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我军装备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着眼装备文化,在历史传承与时代变革中探究其本质特征,在装备文化与装备建设的密切关联中寻绎深层规律,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课题。装备文化是装备人履行神圣使命的强大精神力量,是装备建设科学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助推装备文化建设的改革创新,势必将引领装备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军事文化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支撑和源泉。装备文化作为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装备人殚精竭虑的装备实践,凝结着一代代装备人的理想追求、青春热血、聪明才智,是装备人在强军之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动力。装备文化伴随着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成长壮大,体现着装备人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理想信念、坚强意志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审美习惯。从更广阔的层面上看,装备文化是人民军队在装备战线上所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核心,包含着以思想意识、思维方式、道德规范、战斗精神为标识的精神文化,以行为准则、组织体制为表征的制度文化等所构成的多层面、多要素的文化体系。装备文化渗透在装备建设的实践活动中,是装备人的灵魂所在,体现出装备人的内在素质。较之于社会文化以及军事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装备文化独具特质,在文化理念、奋斗精神等诸多方面呈现出鲜明特色,是先进军事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军事文化与社会文化是相互交融影响渗透的,而特色鲜明的军事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社会文化的内涵。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人民军队都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积极传播者和有力推动者。在寻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斗争中所形成的先进军事文化,不仅为我军的发展壮大、克敌制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和重要力量源泉,更对全民族产生了巨大精神影响,为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同志就曾说过,历来毛主席倡导的好思想、好作风都是由军队带头的。而在先进军事文化这部辉煌的交响曲中,装备文化所展现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精髓的时代精神,同样以独特的旋律奏响了恢宏的时代乐章。

一、从延安兵工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装备文化奏响时代文化的最强音

曾几何时,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背负着灾难深重的精神枷锁在列强的坚船利炮前备尝屈辱,在寻求独立自主的民族振兴之路上,人民军队所创造的军事文化,以其独特内涵,优秀品质,托举起民族精神的脊梁。它像鼓角和灯塔,将优秀中华儿女召唤在八一军旗下为民族的解放赴汤蹈火,为共和国的长治久安鞠躬尽瘁。装备文化正是伴随着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而积淀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精神支柱毅然肩负起了建装、强装、拯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伟大的事业呼唤着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波澜壮阔的装备实践锻造出一个个举世瞩目的精神硕果。

在革命战争的艰苦环境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万难不屈,一切为了前线胜利”的延安兵工精神,召唤起中华民族的热血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贡献全部力量,与南泥湾精神一道为我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日军民树立起一道高耸的精神丰碑。

伴随着装备建设的不断跃升,“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横空出世,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培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装备人,成为我军装备建设的力量源泉和特有优势,而且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于提升整个民族的精神境界、树立民族自信心,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做出了积极贡献。

延安兵工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装备人在历史提供的高起点上创造出的符合时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代的集中体现和全新发展。“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不仅秉承了军事文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优良传统,而且注入了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知难而进、创新发展等丰富的时代内涵,是民族精神和我们党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与高度升华,成为引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感召着万亿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力拼搏。

回首我党我军的光辉历程,重视文化建设功不可没。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构建起了一座又一座与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相契合的精神丰碑。这其中,以“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的装备文化,作为时代文化的集中体现,与革命战争中培育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平建设时期培育的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改革开放时期培育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等一脉相承,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昭示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丰富升华的脉络与规律,不仅是装备人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邓小平同志把这些精神概括为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江泽民同志把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奋斗精神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六十四字创业精神”,大力加以倡导和发扬。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的庆祝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万众一心,拼搏奉献,满怀信心,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二、从马兰精神到远望精神,装备文化承载着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核

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装备文化诞生在血与火的生死考验中,在我军装备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苦历程中凝结升腾,在更高的思想境界上,续写出民族精神的辉煌篇章,展开装备文化的多彩画卷——

“忠诚使命的奉献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战风斗浪的拼搏精神、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面向世界的开拓精神。”这是广大远望官兵在历经30年航天远洋测控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培育形成的远望精神。远望精神感召着代代远望人蹈海探天、追星揽箭,用青春、热血和生命为共和国谱写出一曲曲壮丽的奉献之歌、奋进之歌、胜利之歌。

“热爱祖国、忠诚使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集力创新、勇攀高峰”的马兰精神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切,铸国防盾牌、当强军先锋”的核心价值理念,是50年来中国核试验基地官兵在试验原子弹的过程中创造的“精神原子弹”。

奥斯特洛夫斯基有句名言:“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历史长卷徐徐延展,解读东风航天人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扎根戈壁,顽强拼搏,以卓越铸就辉煌,用成功报效祖国的东风精神;体味为推动低速气动事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无私奉献,不懈攀登”的风雷精神和以“从低速起飞、向一流奋进”为主题的三元文化,“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团结奉献”的西昌航天精神……这些装备人在艰苦卓绝的建设发展中所创造的丰厚精神硕果,无不闪烁着中华民族热爱祖国、自强不息的思想光辉。

今天的装备人用“一切为打赢,全力保成功”的孜孜追求,“铸国防盾牌,当强军先锋”不懈努力,在这部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长卷中挥洒着浓墨重彩。装备人胸怀祖国、心系民族的赤胆忠心灿然可见。80年间,一代代装备人用生命诠释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怀着拳拳的爱国之心,在边关塞漠中白手起家、为国铸剑,用坚定的信念展现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攻坚克难、独立自主,装备人傲骨铮铮,将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发扬光大。他们开创的是前无古人的伟业,令举世瞩目,而充盈于内的不正是中华民族喷张的血脉、不屈的灵魂么?沉浸其中的不正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么?

作为装备文化的重要培育者和忠实实践者,装备人所孕育的东风文化、马兰文化、风雷文化、“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精神财富,以其崇高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血脉,不仅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装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同时也正开启了创新之门。

三、从吴运铎到钱学森,装备文化蕴育出一个个勇于承担使命的时代先锋

英雄模范是时代乐章的最强音,是时代主旋最激昂最真实最易感的音符。80年来,装备文化蕴育出一代又一代英雄模范人物,是他们在履行使命的平凡岗位上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是他们在完成肩负责任的过程中书写出壮丽的人生,是他们为艰苦跋涉在强军之路上的装备人树立起座座丰碑。他们的事迹感天动地,他们的精神弥足珍贵。可以说装备战线的英雄模范是装备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广大装备人精神风貌和崇高品质的典型代表,更是装备人价值追求的直观体现。

在英雄辈出的装备建设史上,一个响亮的名字传送在装备战线,传送在祖国大地——被称作兵工专家吴运铎。这位“中国的保尔·柯察金”1938年参加新四军,在生产与研制武器弹药中曾经三次负重伤,身上留下100多处伤口,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经过20余次手术,身上还留有几十处弹片没有取出,仍以顽强毅力战胜伤残,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吴运铎是一名真正把一切献给党的人,他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一个装备人的崇高使命。

毋庸置疑,装备工作极具危险性,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与武器弹药打交道的装备人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生与死的严峻考验。英模用生命诠释着信念的力量:“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把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智慧、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一切,都交给祖国,交给人民,交给党!”

英模把坚定的信念与肩负的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一切为了前线”,临危受命的吴运铎边干边学,为此倾尽了毕生心血。在原料极端匮乏的情况下,在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后,终于用刮下的火柴头和锅灶上的烟锅子、用雄黄和洋硝配出了火药,用铜元和铅造出了子弹头;借助迫击炮弹壳、电灯泡研制出各种地雷;在设备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设计制造出专门对付日伪碉堡群的简易平射炮……缺少经验的“山沟兵工厂”将一批批令敌人胆寒的武器弹药送往前线,这奇迹的背后不正是英模们履行使命舍我其谁的高度责任感吗?

钱学森装备战线又一个响亮的名字,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1955年新中国迎来了这位毅然舍弃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归来的优秀学子,从此他将毕生的聪明才智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一级英雄模范奖章、“两弹一星”功勋章,在这些崇高的荣誉背后同样是艰辛的科学探索、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执着的献身精神:“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一切成就归功于党,归于集体”。

在总政主办的“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评选活动中”,装备系统就有钱学森、朱光亚、程开甲、陈芳允等七名同志当选,他们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同样体现出装备人的价值追求。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位英雄就是一座灯塔,从“一切为了前线”到“一切为了打赢”,装备文化蕴育出的代代英模激励着装备人的在艰辛的创业之路上披肝沥胆,勇往直前。

装备文化承载着赤诚的爱国情怀,是具有着浓厚历史积淀的精神财富。了解英雄业绩,感受博大胸怀,捧读英模著作,聆听前辈的嘱托,具有优秀品质的装备文化薪火相传,召唤着装备人在特有的育人氛围中自觉将装备文化所传承的精神信念、价值追求融入心中、发扬光大,在本职岗位上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军队现代化不懈奋斗。

推荐访问:品质 装备 优秀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