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管理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时间:2022-01-11 20:47:4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立足服务把握主动

——全市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近年来,埇桥区支河乡党委针对外出务工、经商党员不断增多,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度不断增大的实际,按照“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务”的工作思路,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组织网络和服务网络,不断赋予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内容,教育引导广大流动党员自觉维护党员、家乡“两个”形象,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双向”带动作用,努力当好家乡经济建设的“信息员”、“联络员”和“特派员”,构建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格局。

一、抓根本,建机制,确保流动党员不脱管、不漏管

一是建立流动党员台帐管理制度。按照“不漏人、不漏项”的管理原则,深入摸排每名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及时建立流动党员信息档案。根据流动党员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现实表现等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充实信息档案,并将有关信息记入个人档案,有力确保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二是建立流动党员“双向”联系制度。要求每名流动党员外出务工前,主动到所在党组织进行登记报告,并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谈话,提出要求,并明确一名村干部为联系人。流动党员外出前,到联系村干部家辞行,到达务工地后,及时向联系人提供联系电话、通讯地址、从事职业等。结对联系人每季度至少同流动党员联系一次,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通报村党组织工作情况,

征求他们对家乡建设的意见建议等,通过结对联系,实现了相互教育,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是建立流动党员学习培训制度。外出前,由村党组织指定联系人,并对其进行有关法律法规、适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外出后,由村联系人通过邮寄学习资料、电话督导等方式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帮学活动。春节期间,利用流动党员春节集中返乡的时机,结合农村“小学教”活动,通过举办返乡党员座谈会、专题辅导、结对帮学等形式,组织返乡党员学习、补课。

四是落实组织关系接转制度。对外出6个月以上,地点相对固定的流动党员,及时将其组织关系转至所在地方或单位的党组织,教育他们主动参加当地组织生活。今年以来,我乡共为7名流动党员及时办理或补办了组织关系结转手续。对流出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或外出时间相对较短,暂时无法结转组织关系的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目前,全乡共有45名党员领取了《流动党员活动证》。

五是严格民主评议流动党员制度。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征求流动党员外出务工单位、联系人和群众的意见,从政治思想、遵守纪律、组织观念、发挥作用等方面对流动党员进行民主评议,根据评议结果,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等四个等次对每名流动党员考核鉴定。

二、抓核心,建组织,确保流动党员当先锋、做模范

一是灵活设置流动党组织。对流出的党员按照数量和区域分布,乡党委结合实际灵活设置驻外党组织。在流出党员比较

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动党支部,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散”。2007年11月,支河乡党委在杭州市拱墅区建立了埇桥区第一个驻杭州市流动党支部,7名在杭州务工经商的党员有了“家”。在流动党员较少,条件尚不成熟的地方设立了流动党员联络站,确保流动党员有“家”可归。目前,支河乡党委已在北京、上海、苏州、义乌等地设立了五个流动党员联络站。全乡45名流动党员,90%以上纳入流动党组织管理。

二是发挥流动党组织作用。乡党委安排专人负责联系流动党组织工作,指导流动党组织部在加强组织建设的同时重点突出抓经济主题。驻杭州流动党支部书记陈庆林投资创办了东杰运输公司,成功跻身于杭州市商品车物流配送行业,现拥有3辆轿车、8辆货运汽车,公司年营销收入达1000多万元,年上缴(交)税金110多万元。利用流动党组织,教育和引导流动党员依法务工、依法经营、依法维权,自觉当好家乡务工人员的困难帮扶员、矛盾调解员、信息联络员,吸收在外务工青年入党,从优秀务工人员中发展了6名党员。利用流动党支部维护在外务工农民合法权益,驻杭州流动党支部书记陈庆林以党组织名义出面与公司交涉,经过努力,为在浙江湖州织里镇一童装厂打工的埇桥区夹沟镇武雪丽等10多名姐妹顺利讨回了6万余元拖欠工资。驻杭州市流动党支部被拱墅区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委员刘军被授予“杭州市十佳外来务工者”称号,《浙江日报》、杭州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三是积极开展“双向带动”活动。乡党委注重用精神鼓励激发流动党员“双向带动”的热情,对流动党员典型事迹进行

广泛宣传,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在社会上营造“双向带动”的浓厚氛围。对以回乡创业的流动党员,乡党委、政府能够积极介入,强力推动,倾心帮助,安排班子成员专门帮助协调关系、办理证照、规划用地、争取贷款,有效地推动了“双向带动”活动的深入开展。赵台村党员赵洪汉在外摸爬滚打了五、六年之后,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资金,在该乡党委鼓励和支持下,他筹集了180多万元,回乡办起了宿州市永乐食品厂,经过发展壮大,目前以发展为占地近30亩,厂房55间,拥有大型食品加工机械23台套,固定资产1200万元,年产值7000万元的企业。支河乡党委、政府抓住赵洪汉回乡创业的契机,积极创造条件,注重发挥永乐食品厂小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的作用,采取观摩学习、经验交流、示范引导等办法,在全乡兴起全民创业的热潮。目前,支河乡小食品加工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已建成投产了路湖村的佳乐、西学村的久兴、海孜村的盛澳、么李村的盛源等30多家大小食品厂,从业人员1500多人,年产值1.6亿元。

三、抓管理,重服务,确保流动党员促发展、作贡献

一是推行流动党员“双重管理”模式,为流动党员就业创业争取主动权。教育引导流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自觉接受流入地党组织的领导和管理,主动参与流入地的经济建设和各项活动,积极融入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之中,努力为流入地和家乡共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是实行流动党员“双向联系”制度,为流动党员贡献家

乡提供大服务。定期了解掌握流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工作学习、自我管理、发挥作用以及参与服务当地及家乡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教育、鼓励、支持他们安心工作、虚心学习,不断积累资金和技术,注意搜集适合家乡发展的项目资讯,力争早日返乡创业,为家乡发展多做贡献;及时出面流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解决在外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努力当好流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在外就业创业的坚强后盾。

三是开展流动党员“关爱帮扶”活动,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当好大后方。积极开展关爱帮扶流动党员家庭等活动,帮助流动党员家庭解决生产生活、子女就学、关照老人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鼓励支持流动党员安心工作,自觉当好家乡党组织的“联络员”、“特派员”,决不辜负家乡党组织的重托和厚望。同时,各基层党组织在每年“七一”期间、春节前后、党员的生日、入党纪念日、重大节假日等重要时期,组织党组织负责人、流动党员联系人等对流动党员的家庭进行走访慰问。部分村党组织还组织突击队在农忙季节帮助不能返乡党员家庭收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推荐访问:宿州先进党支部事迹材料 先进单位 申报材料 流动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