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治暑气有法则

时间:2022-06-09 15:55: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天气炎热,导致人体皮肤排汗增多,从而起到调节体内热量的作用。古人早已认为,这是生理现象,所以,(《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九·热论篇第三十一》)曾经明确指出:“后夏至日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提示人们,暑热袭人,必定汗出,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止汗,否则体内热气无处排出。另外,止汗药物的麻黄根、海螵蛸等,均属温热之类的药物,如果服用,就会火上加油,危及生命。然而,如何防治暑热致病,古人已经总结出三大法则,告诫人们理智应对,科学治疗。

暑多挟湿,易伤气津

每年至5月6日,太阳到达黄经45度,开始进入立夏时段。在这个时段,共有90天的日程,天气比任何时段都炎热,湿度比任何时段都要重。热,既伤人体元气,又耗人体津液,使人烦躁、发热、汗出、口舌干渴、小便短赤、甚至中暑昏厥,阴阳离析。湿,既阻滞人体经络、血脉,又稽留热气在体内不退。热与湿混合,形成湿热。湿热,常致肝胆、脾胃、大肠疾病。暑热的共同用药首选是石膏和知母,因为石膏大寒,能清除暑热;知母性寒,其质又滋润,既能清热又能滋阴、除烦,结合石膏治疗暑热,起到相辅相成,有促进控制暑热的作用。除此以外,暑热犯心经,可用候选的药物有黄连、山栀子、枸杞子、莲子心、麦冬;暑热犯肺经,可用候选的药物有黄芩、生地、百合、麦冬、天花粉;暑热犯脾经,可用候选的药物有葛根、薏苡仁、藕汁、竹沥、莲子心。而针对湿热,也有候选之类的药物,譬如湿热犯肝胆,可用候选的药物有茵陈、柴胡、龙胆草、木通、田基黄;湿热犯脾胃,可用候选的药物有白头翁、马齿苋、薏苡仁、陈皮、莲子;湿热犯大肠经,可用候选的药物有白头翁、马齿苋、木通、泽泻、车前草、大黄等药物。这些药物既能清又能散,治疗暑热或湿热,临床搭配可成偏方或验方,任你灵活使用。

暑病多端,阴阳当辨

暑热,导致人体不适,众多首选白虎汤:知母30克、石膏(打碎,布包)250克、甘草9克、粳米300克。先将知母、石膏、甘草煮成药液,过滤。取药液混合粳米,煮熟届,待沉淀,再过滤,每次温服100毫升,日三次。如果受暑热袭击的时间过久,出汗过多,人感到疲乏无力,可用白虎加人参汤:知母30克、石膏(打碎,布包)250克、蜜炙甘草9克、人参(党参可代,30克)9克、粳米300克,按上述方法煎煮,每次温服100毫升,日三次。如果高热已退,由于津液消耗过多,元气尚未得恢复者,宜用竹叶石膏汤:鲜竹叶二把、石膏(打碎,布包)500克、半夏15克、麦冬30克、人参(切细)9克、蜜炙甘草15克、粳米300克。先将药材煎熬成熟后过滤渣滓,冲下粳米,再熬成粥,待沉淀后,过滤分三次服,每日一剂。此方有清热和胃,益气生津的功效。暑热人心经,出现心胸烦热,面赤,口渴,舌质红,舌尖痛,小便短赤、疼痛者,考虑清心火,养心阴。方药以导赤散为主:生地黄30克、木通15克、生甘草9克、鲜竹叶二把,水煎服,每日一剂;暑热人肺经,出现气喘、咳嗽,皮肤蒸热,口渴者,考虑清肺热,润肺止咳,方药以泻白散为主:地骨皮9克、桑白皮15克、蜜炙甘草15克、百合15克、党参15克、粳米300克,混合煮成粥,待冷却,滤渣滓,可用蜜糖调合,日服一剂;暑热人大肠经,出现痢疾,或腹泻、腹痛,大便有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者,宜用白头翁汤:白头翁30克、黄柏9克、秦皮9克、黄连6克,水煎服,每目一剂。上述方剂,是预防或治疗暑热的大众方,千百年来,它流传到千家万户,各地中医诊所。另外,暑气致病,大体上也有阴阳之分,譬如阳暑,是指夏季在烈日下工作或长途奔走,感受炎热曝晒而发病的伤暑证,是由于动而得之,“故名阳暑”。主要症状有高热、心烦、口渴、大汗、舌苔黄干、脉洪数等;阴暑,是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是由于静而得之,故名“阴暑”。主要病状有发热恶寒、无汗i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等。阳暑,用药重在清热、降火。阴暑,用药重在滋阴、降火,甚则益气。比如二者都用石膏、知母为伍,但前者重用石膏,后者重用知母,并且伴有人参、或党参、或西洋参为辅佐药,具体看病情而定。

宣暑化湿,治其所伤

宣暑,是散开体内暑热的涵义。宣暑的代表方有多种,其中较为常用的是连梅加石膏知母汤:云连9克、乌梅(去核)12克、麦冬(连心)15克、生地15克、阿胶6克、石膏(捣碎,布包)30克、知母9克。水煎服,日一剂。此方的疗效,能滋肾阴、泻心火、降暑气;化湿,是用药物消除体内湿气,排出体外,致使精气纯属化,达到阴阳协调,使机体活力旺盛。而化湿,传统有两种方法。(1)疏表化湿:湿在上焦或在表,出现头重而胀、肢体酸痛、口中黏腻、不口渴、苔白腻、脉濡。用防风、秦艽、苍术、藿香、陈皮、砂仁壳、生甘草等;(2)清热化湿:多指湿热在气分,身热、四肢酸痛,不出汗,心情烦躁;或者有汗,但高热不退,胸闷腹胀,小便短赤,大便不通;或者泄泻、痢疾,便后不畅,舌苔垢腻而干黄。常用的是甘露消毒丹(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木通、川贝母、射干、连翘、薄荷、白蔻仁、藿香)主之”。此方治疗湿热黄疸、湿热引起头痛效果极佳。

夏天导致的暑热证,症状多见单纯,比如中暑或其他热化病。夏天导致的湿热证,病况多是复杂,比如肝胆湿热,它类似消化系统的急性传染病(钩端螺旋体、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痢疾、腹泻、霍乱、食物中毒等)。所以,古代名医早已告诫人们,天轮地转,一年360天,总要经过风寒暑燥湿,建议人们要顺应天时,摆平心态,度过暑季。如果人为不科学地解暑,贪图一时的凉快,必得其反。例:久居湿地解暑,夜宿露天纳凉,必定导致湿病,甚至湿热化,如此病例,屡见不鲜;冻饮生冷解暑,弄坏肠胃,导致肠胃湿热化,这种病例,举不胜举。时下是三夏,天气炎热,人们应该讲究合理的避暑方法,才能够保持健康,度过暑季。

推荐访问:暑气 法则 防治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