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亭的思考

时间:2022-06-08 12:20: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现在,人们习惯用“亭台楼阁”来概括园林建筑。看似无心,却又似有意,把“亭”放在众多园林建筑之前。其实,亭对于园林来说,却是外来的建筑。亭,最初并不出现在园林中,但是后来真正让亭大放异彩的,却又正是亭被移植进园林以后的事。

引 言

现在,人们习惯用“亭台楼阁”来概括园林建筑。看似无心,却又似有意,把“亭”放在众园林建筑之前。其实,亭对园林来说,却是外来的。亭,最早并不是出现在园林中。但是,真正让亭大放异彩的,却又正是亭被移植进园林以后的事。

这里举一个中国建筑史上非常相似的例子:中国的“塔”来自于印度的窣堵波(佛陀的坟墓),后来塔的样式和作用在中国被发扬光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塔成为了“中国风景的一个重要特征”(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亭,在被花园采用以前,作为一种使用的功能性建筑出现,后来作为观赏与使用一体的建筑在花园,几乎达到了“只要结构合理,形式美观,都可使用”(《中国建筑历》)。

但是,亭并没有像塔一样,引起国外研究中国建筑的兴趣,国人对亭的认识也大体停留在几个文人雅士的文章上。本文作者认为如果想通这些来了解“亭”,如隔靴搔痒。当初,发生的地点是在楼、阁,估计其文章同样会成立。因此,探讨“亭”这种建筑形式,对于全面认识中国建筑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1 亭的发展

亭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上溯至商周以前。但是,最初以什么形式和什么作用出现已经难以考证。如果从现在来看,作为建筑它具有了最基本的结构——覆盖和支撑。这是一切房子的雏形,因此,亭甚至可能产生在我们的房屋之前。

现在可以准确找到关于亭最早的史料记载,已经是春秋战国以后的事了。比如,春秋战国的时候,“亭”曾经被作为设在边防要地的小堡垒,被称为“亭障”、“亭燧”,为“伺候望敌之所”。到了秦时,又曾被作为维持地方治安的基层行政单位(《日知录》“秦制十里一停,十亭一乡”);汉时,还曾作为一种“官职”大量使用。比如,我们熟知的汉高祖刘邦就曾做过泗上亭长(《史记·高祖本纪》);期间又曾被作为地方邮递,驿站,旅舍。“今语有亭留,亭待,盖行旅宿食之所馆也”(《风谷通义》)。

从周朝到汉朝,恰恰也是中国园林的萌芽期。这时的花园还主要作为帝皇贵族的狩猎别苑,亭在园林外也被人们作为各种功能性的建筑在使用。

到魏晋时期,这是亭的分水岭。园林已经有关于亭的建设。比如北魏杨衒之所著的《洛阳伽蓝记》和郦道元《水经注》就曾记载华林园的景阳山上建有“临涧亭”。到了南朝时,亭在园林中已经非常普遍。这个时期刚好也是“中国园林的形成期”(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隋唐五代时期,亭成了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唐在中国建筑上还是一个“实验时期”(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但是,园林在此时已经非常成熟了。亭不仅是园林中重要的景观建筑,而且数量上也远远超过园中其它类型的建筑。《长安志》中说“禁苑在宫城之北,苑中宫亭凡二十所。”其中亭就有十八座之多,占全苑列名建筑的75%。

到了宋代,这是中国建筑的成熟时期,李诫的《营造法式》是这个成熟的标志。园林也迎来了它的建设高潮。亭在园林中也变得更为普遍和自然,功能和用途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常运用“对景”、“借景”等手法,把亭和人工山池相结合。由于宋代留下了的园林已经找不到了,不过可以从宋代的一些绘画看到。比如刘松年描绘当时临安城(杭州)宫苑《泗景山水图》和《柳亭虚榭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等(覃力《说亭》)。

元朝,整个园林建筑处于滞缓的状态,造园活动不多,亭的建设也相对的少了。园林与亭可谓是“同呼吸,共命运了”。侧面也反映了园林建设已经少不了亭,亭的建设已经忽略不了园林了。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园林再次达到了高潮。计成的《园冶》是这个大发展的标志。结果,亭也因园林在造型、性质和使用内容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大量关于园林及亭的论述与著作。比如,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清工部的《工程做法》、李渔的《闲情偶寄》等等。清政府整理了整个中国文化典籍(编纂了《四库全书》),也由内务府营造司编整了图文并茂的《各种亭子做法》。这些著作从理论上对亭的形式、构造、选址和用料等加以总结和归纳,并使之规范化,对亭的创作具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亭在魏晋以后的园林中得到极大的发展,并不是说“亭”停止了在园林以外的使用。实在是一种功能性的“亭”被园林风景化后,几乎变成了园林的专职附属建筑,让园林内外的中国人宁愿不想,也不愿再分了。

2 亭的形式审美

亭,在前面已经提到作为建筑它具有了最基本的结构——覆盖和支撑。其实,也只有覆盖和支撑这两个结构。结果在立面形式上,“亭”好像只是把中国各种屋顶形式高高举起,展示——成了中国屋顶最忠诚的支持者。

圆攒尖、方攒尖、三角攒尖……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各种屋顶形式组成了亭子,却又像独立存在。往往远看人们知有一屋顶在花园中,近看方知是一座亭子。《辞海》关于亭的定义是:亭,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物。如果,让花园给亭下个定义的话,估计会是:亭,独立的屋顶就叫做亭。

亭的平面形式,几乎可以这样说,现实有什么形状,亭就有什么样的平面。比如,规则的正方形、矩形、圆形……;异形的扁六角、扁八角、圭角形、扇面形、梅花形……甚至,还经常运用两种以上的几何形态组合起来,如方胜,双环、双六角形、三叉形等等。

丰富多样的亭形式,既表明了在设计界里积极参与的踊跃程度,又表明了在人们心里的欢迎程度。这在中国其它建筑身上都还曾来未有的事。

3 亭的空间审美

如果说房子和花园是一种对立,那么如果要找一个建筑和园林相配,毫无疑问“楼”、“阁”、“水榭”、“舫”都太过于像“房子”(“台”还不能被认为是建筑),因为感觉它们都只是把“房子”换了名字而已。亭,虽然有了房子的支撑和覆盖,却没有维护结构。于是,亭即不会让人感觉园林太过于“房子”(房子的范围大过花园),又不会让人感觉园林太过于荒野(没有房子的园林)。

从这种角度来说,当初“亭”会被顺利引进园林,再正常不过了。至于,后来慢慢地亭在园林中的影响大于亭在园林以外的影响。也很容易理解,把一件东西从实用性变成观赏性,正是人们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的升华。

亭,作为观赏性建筑被移植在园林之后,出现了不同于植物,假山的观赏效果:在和周围景观的搭配上,它“突兀”的建筑性成了景观的趣味中心。但是,由于亭四周没有遮挡,于是又会非常协调地融入了植物、假山等景观中。如果,我们从园林里面来看亭的话,既是彭一刚大师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提到的“被看”,结果就是会发现一种“有限空间”被融入另外一种“无限空间”。

如果,换成从亭里面来看园林的话,因为四周的没有遮挡,那么周围的景观成了亭的“遮挡”。此时,也正是人用“心”观景的时刻。结果,一个无限的空间被一个有限的空间穷追。好比苏东坡在《涵虚亭》这样写道:“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象得天全。”

并且,人在亭中,容易产生一种处于野外与室内之间的“临界状态”,在这个“半安全”的空间里,精神与肉体脱离又结合,于是经常会产生在日本园林提到的“禅”味。

亭的空间价值,历来被中国文学家所关注,由于文人的特性,在建筑实践上的帮助却不大。反倒是西方的建筑师在这一方面有了很好的建筑实践。比如,现代主义大师密斯·凡德罗。维也纳·布雷泽在他的《东西方的会合》一书这样写道:“无论在东方还是在密斯·凡德罗作品中的亭子里,我们都可以找到感觉和精神的充分协调。”

甚至,作者还直接把中国古代的亭和密斯在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上的德国馆相提并论。后者,现在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建筑历史的一部分了。

4 结 语

亭,亭也,人所停集也(《释名》)。从亭的这个解释来看,也许我们可以猜想当初园林设计者的意图,既希望走累的参观者停下来休息的同时,也可以获得另外一种观看园林的方式——“静”观园林(和前面的“动”观园林互补)。如果,从亭的建筑形式上来看,这几乎是房子极简主义手法下的作品,非常接近现在的设计潮流。

本文作者通过对“亭”这个民族建筑的探讨,希望在中国建筑史上能给亭找到一个合适的地位。毕竟没有地位,谈何继承和发展;也希望通过对亭的分析,希望为寻找一个可以让世界都能认可的民族建筑形式提供一个方向。

推荐访问:中国古典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