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对联重归语文课堂

时间:2022-06-05 18:05: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在语文课堂上随机进行一些联对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有效提升学生炼字造句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审美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用联对的方式促预习,不仅能把肤浅的预习引向深入,而且能极大地提高预习的趣味性。用对联导入,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引入联对训练,往往能促使学生认真读书,精心联对,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解答也更能体现出丰富多彩的个性。

关键词:对联;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对联,也叫楹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人喜欢对联:逢年过节要贴对联,婚丧嫁娶要贴对联……甚至于古时一些大家闺秀要选女婿也要整出个对联招亲来。然而,这些年来随着印刷技术的提高,对联照旧帖,但写对联的人却日见其少,对对联,这一古老的课艺,早已远离我们的课堂。其实在语文课堂上随机进行一些联对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有效提升学生炼字造句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审美能力,进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联对预习,其乐无穷

预习的重要性,人皆尽知。用联对的方式促预习,不仅能把肤浅的预习引向深入,而且能极大地提高预习的趣味性。举例来说,学完了《范进中举》,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范举人世故圆滑惹人厌,孔乙己”,要求学生根据读书预习情况,完成对联。这样一来,学生对《孔乙己》一文的预习有了具体的任务目标,读书有了较强的目的性,完成任务为读书而读书的预习,变成了有趣的联对。事实上第二天的语文课上,学生或工仗,或稚嫩地对出了多达十几幅对联。“孔乙己迂腐穷酸惹人笑”“孔乙己好吃懒做无人痛”“孔乙己迂腐善良令人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看来学生对《孔乙己》一文不仅是进行了认真地阅读,而且还进行了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二、对联导入,其妙无穷

中国古人有在名胜古迹上题诗联对的光荣传统,岳阳楼上的“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醉翁亭上的“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若在学习相应的课文时,用这样的对联导入,学生无疑是很感兴趣的。

章回体是中国古典小说最典型的体例,其回目对仗精工,既是对该回内容的高度概括,又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近年来,中学语文课程中章回体小说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像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杨修之死》《智取生辰纲》《香菱之死》等,若在学习相应课文时,用回目导入,不但有助于学生了解整回的内容,而且能提高学生对对联的鉴赏能力。

三、联对阅读,情趣盎然

在阅读教学中引入联对训练,往往能促使学生认真读书,精心联对,学生的参与度反而更高。举例来说,在学习小说《陈小手》时,教师出上联“骑白马,救危难,解人困厄”,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对出下联,一时之间学生情趣盎然,或聚精会神读书,或蹙眉挠耳思考,对出的下联也千姿百态,有正对的,如“用小手,施仁术,流芳杏林”;有反对的,如“施妙手,保平安,遭人暗算”;不一而足。整堂课学生的热情高涨,较之以往模糊的讨论、无谓的争辩,学生的参与度更广、更深。

四、联对专练,一举两得

近年来,中考语文试题中对联知识的考查,也成为重要一环。举例如下:

1.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镇江市中考题)

《西游记》:

《水浒》:

2.亲民党主席率领大陆访问团在拜祭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念之情。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集出或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吉林省中考题)

上联:少小离家为异客

下联:

3.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兰州市中考题)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

4.请运用对偶知识对对子。(任选一道完成)(福建省泉州市中考题)

上联:滚滚波涛蕴宝藏 上联:

下联: 下联:海洋乃人类未来粮仓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若不重视学生联对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势必影响学生的成绩。教师在每堂课安排五至八分钟时间(九年级),或在每学期安排二至三课时,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

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收集的数联,不揣冒昧,罗列出来,供有相同情趣和爱好的同仁笑谈:

1.登岳阳楼,杜工部心忧天下;

临洞庭湖,孟浩然志在干谒。

2.《项链》真变假,虚度了十年青春;

《珠宝》假作真,枉费了一腔真情。

3.渡汉江,近家乡,情何更怯?

逢使者,传口信,泪洒故园。

4.朝晖、夕阴、去忧、怀伤,岳阳楼进退皆忧;

春花、夏阴、秋霜、冬水,醉翁亭四时同乐。

参考文献:

王婷婷.让对联之花在语文课堂上尽情绽放[J].当代教育发展学刊,2011.

推荐访问:对联 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