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

时间:2022-06-05 16:55: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从政道德不仅是领导干部为民服务、秉公用权、遵守党纪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立身之本。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在从政道德方面存在着权力观异化、名利观错误、政绩观错位、生活观腐化、人际观庸俗化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其深刻的原因。因此必须从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思想境界;坚持实事求是,保持优良作风;保持清正廉洁,树立公仆形象;加强监督问责,构建科学评价机制等方面加强从政道德建设。

关键词:领导干部;从政道德;问题;对策

D262.3

从政道德是指领导干部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协调、管理和领导活动时,应当具备的思想品德和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立身之本。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在选人用人时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真正把品德高尚、德行一致的党员干部选任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岗位上来。这些论述对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领导干部作为我们党的骨干和中流砥柱,在党的事业中发挥着决策、指挥、组织作用,具备良好的从政道德,事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事关全社会道德素质的提高,事关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加强从政道德建设的现实迫切性

为政以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历来都是我们党考察和使用干部的基本原则。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领导干部从政的基础和根本所在,它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事关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以及社风民风的建设。

(一)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加强从政道德建设,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迫切需要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核心,是搞好干群关系、官民关系的中心内容。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领导干部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领导干部要践行好这一根本宗旨,必须遵守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加强党性修养,讲操守,重品行。因为德为立身之本,德是为政之要。正所谓:“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有政德才会有政绩”。对于我们国家而言,良好的从政道德是我国政治理念和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它决定着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从政理念和为政方式,事关领导干部为谁执政和如何执政的根本问题,不仅有助于形成优良的党风政风,而且能引领社会风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良好的从政道德主要包括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端庄正派的良好作风,民主谦逊的优秀品质,谦让容人的豁达胸襟,严于律己的自我批评精神。领导干部如果具备这种道德素养,就能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因为道德的堕落往往是腐败的开始,“不法”源于“不道德”,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领导干部只有时刻注重从政道德修养,才能在工作岗位上自觉拒绝一切有损党的形象和威信的不正当行为,真正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才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加强从政道德建设,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迫切需要

先进性和纯洁性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资产阶级政党的一大特点。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这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政治任务,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建设和目标之一,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生死存亡。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重点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关键在于提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直接影响着其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党的领导干部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组织者、领导者、执行者和实践者,其从政道德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事关社会道德和风气的好坏,事关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常言道:“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党员干部从政道德影响着全社会的道德风气。党员领导干部如果没有良好的从政道德,就极易导致工作懈怠,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急功近利的作风。这样的作风必然会损害党的执政形象和威信,玷污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恪守从政道德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基础和内在要求;不坚守从政道德,就谈不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党是全社会的表率,党的领导干部是全党的表率。”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务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只有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恪守从政道德,才能为社会道德风气的好转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三)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加强从政道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关于这个问题,毛泽东曾经讲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高素质执政骨干是党的干部队伍中最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一般而言,领导干部的素质主要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自觉地奉献素质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等,而先进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领导干部所有素质的核心和基础,是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综合反映,而从政道德当然是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我们要建设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最根本的是首先要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抓住了道德建设,就抓住了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胡锦涛同志曾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加强道德修养的表率”,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李源潮同志曾在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秋季开学典礼上指出,“现在干部出问题,多数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德’上。”对此,十八大报告强调,“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个基本原则,特别提出要抓好党员干部道德建设这个基础。”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操守,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才能真正抵挡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才能保持共产党员的品质和人民公仆的形象。因此,必须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使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成为一支高素质的执政干部队伍。

(四)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是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迫切需要

胡锦涛曾经讲过,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首先要从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抓起,牢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因此,领导干部加强从政道德建设是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设关键之所在,是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关键之所在。正如古人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作为领导干部,高尚的道德品行不仅是为官做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具有崇高党性和从政风范的具体体现。我们党一直强调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其中重品行就是注重思想道德修养,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品行不仅体现着领导干部的工作和生活作风,也反映着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它是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火线。列宁曾经讲过,“政治上有修养的人是不会贪污的。”领导干部一旦忽视了道德修养,就会把手中的权力视为特权,出现权钱交易、权商交易、权色交易,道德沦丧,行为失节,人性泯灭,追求纸醉金迷、奢靡腐化的生活方式,最终走向违法犯罪。近年来查处的干部违法违纪案件说明,很多领导干部滑向腐败的第一步往往是从道德品质出问题开始的。因此,良好的从政道德是领导干部廉洁奉公的题中应有之义。领导干部只有加强从政道德修养,为政以德,以德养廉,廉洁奉公,才能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堤坝,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的蔓延。

二、当前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当前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当前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具有优良的从政道德,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在领导岗位上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廉洁勤政。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在从政道德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权力观严重异化。一些领导干部对“权为民所赋”这个问题认识不清,认为权力是上级领导赋予的,所以在工作中只对上负责,而不为普通老百姓尽职尽责;一些领导干部对“权为民所用”的基本理念定位不清,认为权力就是用来为自己服务的,正如一些腐败分子所言“当官不发财,给我也不要”,所以在工作中对群众的正当诉求,经常吃拿卡要,故意设置各种“壁垒”,搞不正之风,败坏整个社会风气;一些领导干部对“权为民所监”不以为然,认为一旦拥有权力就可以为所欲为,群众对自己没有直接的约束力,有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大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独断专行,暗箱操作,恣意践踏法纪,无视人民群众的感受和评判,大肆利用权力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和权色交易,导致贪污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2.名利观严重错误。由于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分层加剧,各种利益群体不断涌现,其价值观和利益观也使一些领导干部在价值追求和利益获取上出现了严重错位,认为“为官一任,就是为了揽钱”,如果不能拥有足够的金钱,说明自己的权力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于是他们在工作中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工作是为了个人利益的满足和最大化,是为了捞取各种好处,完全陷入了“名利观的怪圈”,缺乏工作的责任心,哗众取宠,弄虚作假,不讲信用,官僚主义思想盛行。

3.政绩观严重错位。一些领导干部“以GDP为中心”,为了追求增长速度,不计成本,不管民生,不计后果;一些领导干部追求“出名”、热衷“评比”,有条件要去“评”和“比”,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去“评”和“比”;部分领导干部为了个人目的或小团体利益,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不顾群众需要和当地实际,往往只求本届任期有政绩,不给下届发展留余地,“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因而不惜利用手中权力大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部分领导干部唯上是从,说话办事不是“以民为本”而是“以官为本”,在追求政绩的过程中往往不顾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把精力和财力放在为广大群众办实事、谋利益上,而是花在分析揣摩上级领导的意图上。

4.生活观严重腐化。有些领导干部崇尚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贪图享乐,讲奢华、摆排场、比阔气,喜好吃大餐,热衷开豪车,向往住别墅;有的领导干部不讲道德,不修品行,缺乏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一味追求低级趣味,导致其精神不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甚至消极颓废,沉醉于吃喝玩乐,穿梭于灯红酒绿,流连于声色犬马,嫖娼狎妓,养情人、包“二奶”;有的领导干部思想空虚,意志消沉,整日搓麻打牌,赌博成性甚至求神拜佛,算命占卦,祈求神灵保佑。有的领导干部不注重加强党性修养,没有是非鉴别力,经不起外界的各种诱惑,不能坚守共产党员的应有气节,不能抵制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

5.人际观庸俗化。一些领导干部不把为民服务的理念用在工作上,而是整日费尽心思搞所谓的“人际关系”,对上缺乏原则立场,点头哈腰,搞哥们关系,左右拉拢所谓的“亲信”;对下搞派系和划圈子,搞裙带关系;一些领导干部借同学、战友、老乡等名义,到处搞“转折亲”,在用人上放弃任人唯贤的原则,搞任人唯亲,拉小圈子,自称“老板”,形成所谓的利益同盟,严重破坏了部门、单位的整体团结,败坏了党的良好形象。

(二)领导干部在从政道德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学习重视不够。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理论上的成熟,往往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领导干部道德缺失往往是从放松理论学习开始的。由于不讲学习,不讲政治,到放弃思想改造,导致理想信念发生动摇,直至背离党的根本宗旨,个人私欲膨胀,道德也就失去了根基。现在一些领导干部成天忙忙碌碌,浑浑噩噩,平时很少读书,很少花时间掌握政策,即便参加学习班,也蜻蜓点水,不用心思,不肯动脑,不求甚解,完全用应付任务的观点去对待学习。有的干部把学习当作看不见摸不着的“软指标”,以工作挤掉学习,甚至认为理论学习是浪费时间,学习会影响业务工作。因此,不读书、不学习是领导干部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

2.理想信念不坚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品德。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迷惘,动摇甚至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的忠诚度下降,丧失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丧失信心,对社会主义前途心存渺茫;干工作不讲大局,不顾全局,而是千方百计给自己找“退路”,留“后路”;宗旨观念淡漠,不择手段追逐个人名利,私欲膨胀,贪污受贿,腐化堕落,最终严重脱离群众,与党离心离德。正所谓“理想信念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理想的动摇是最致命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可怕的滑坡。”

3.人生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领导干部在道德建设方面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价值取向的偏差是一个重要原因。有的领导干部工作价值取向趋向功利性,注重短期“政绩”,忽视长远功绩;有的领导干部追求单项冒尖,忽视全面建设,或者只顾眼前,不想长远,甚至不惜“竭泽而渔”,表现出一种实用主义倾向;有的领导干部工作仅满足于过得去,以求稳为本,不出问题万事大吉,在工作中回避矛盾和问题,能推则推,能躲则躲。

4.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旧有的道德体系仍然发挥作用,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新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从而使一些领导干部无所适从,出现道德迷惘,把市场经济这种交易经济理念运用于日常工作中,认为工作中的一切都应该等价交换,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等价交换的商品筹码,于是出现了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甚至权色交易;特别是西方价值理念中的消费主义观使一些领导干部大肆用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完全脱离了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完全丧失了领导干部应有的道德素养。

5.权力过分集中且缺乏有效监督。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民主法制走上了快车道,但是由于建国以来我国长时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民主和法制曾一度遭致破坏和践踏,所以民主集中制在一些部门和地方贯彻执行不力,甚至流于形式,导致个别领导者的权力过分集中,一些领导干部俨然成了“一霸手、一言堂、一支笔”的代名词。加之监督不力,一些领导甚至在干部使用和管理上不按照程序办事,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官僚主义和特权现象恣意泛滥,有的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完全不顾党纪国法的约束,大肆滥用职权,公款消费,为所欲为,这种行为必然使领导干部放松从政道德的修养。

三、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加强从政道德建设的对策

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才会取得实质性成效。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思想境界

强化理论学习,是提升领导干部理论素养的根本途径。理论上的缺失往往导致思想道德的苍白。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时刻加强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学习,才能真正在内心深处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确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领导干部在理论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实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道德和党的宗旨的学习。加强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特别要学好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精神,掌握和运用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提高认识,明辨是非。不断加强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学习修养,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思想境界。通过对领导干部经常性的理论学习,切实解决他们思想上入党的问题,确保领导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源头上筑起一道抵御各种资产阶级腐朽价值理念侵蚀的思想道德防线。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够具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党忠诚并矢志不渝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在思想理念上与资产阶级划清界限,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不动摇,敢于拒绝各种错误思潮的蛊惑,努力成为有远大理想、道德高尚的人。

(二)践行实事求是,保持优良作风

实事求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之一。践行实事求是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坚强党性与科学世界观的基本标准。毛泽东同志曾讲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领导干部,要真正践行实事求是,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广泛进行调查研究,虚心倾听群众意见,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群众智慧,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践行实事求是,对领导干部而言,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学风,要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学习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理论和知识,而不是走马观花式地装样子应付学习;其次,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共产党人的工作作风应该是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而不是“一张报纸一杯茶”来虚度人生,更不是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责任互相推诿、扯皮,最终酿成群体性事件;再次,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明确: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就是率先垂范,领导就是群众的主心骨,要扮演好人民公仆的角色,而不能当官做老爷,搞官僚主义;第四,要有实事求是的生活作风,生活作风是领导干部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风范,良好的生活作风能够使领导干部树立良好公众形象和威信。作为领导干部,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保持言行一致,不能台上讲话时满嘴“艰苦朴素、清正廉洁”,台下却铺张浪费、贪污腐化,这样就会丧失人民群众对自己的信任,因此在生活方面领导干部必须为人民树立楷模和榜样。只有真正践行了实事求是理念,领导干部才能始终保持优良作风。

(三)保持清正廉洁,树立公仆形象

清正廉洁,不仅是党和人民对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也是领导干部的基本道德准则和必备的基本品格。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强不强,直接关系着领导干部的作风和形象。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基本理念,掌权用权必须为民谋利,而不能以权谋私。如果忘记了权力是人民给的,私欲膨胀,以权谋私,必将坠入腐败的深渊,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自己也会身败名裂。领导干部要自觉从腐败案件中吸取教训,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把好地位关、权力关和利益关。始终增强党员意识、群众意识和自律意识,做到慎权、慎独、慎微、慎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廉洁自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要情趣健康、慎择爱好。要见贤思齐、择善而交。领导干部身份特殊,在交友问题上一定要格外慎重,要甘于清静,不要怕门庭冷落。古人云:“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以色交者,花落而爱渝;以义交者,天长而地久。”不少领导干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就是交友不慎,掉进所谓朋友设置的陷阱中,最后悔之不及。要敢于坚持真理,坚持原则,敢于扶正祛邪,主持公道,坚决同各种腐败现象和歪风邪气作斗争,真正做到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四)加强监督问责,构建科学评价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利的监督。”监督是加强从政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首先,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是监督的主体。群众的监督是最广泛、最彻底的监督,也是最公正、最客观的监督。只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人人负责,人人监督,才能防止权力行使者为所欲为。特别是要发挥好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对他们的监督就跟踪到哪里。其次,要完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从政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造成官德败坏的重要原因是制度的缺失和执行不力。没有法纪和制度的保障,单纯依赖领导干部自觉和自律很难遏制道德的沦丧和权力的腐化。因此,要扭转社会风气和道德败坏,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如从根本上健全和完善从政道德的问责追究机制,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再次,要引入道德评价和问责机制。要充分发挥道德评价和问责作用,必须改变现有单一的、软弱低效的考评方式方法,拓展多渠道的、有效的综合评价和监督方式。整合组织管理、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介、公众监督多方面评价力量,推动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中,要将干部道德素质和评价结果作为一条硬性的标准,防止“带病”上岗。

作者简介:段鹏飞(1972―),男,陕西府谷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副教授、法学博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党建理论、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李直)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XKS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推荐访问:从政 领导干部 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