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人面》剧作分析

时间:2022-06-04 17:5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人面桃花的故事源于唐代诗人崔护的一首爱情诗歌《题城南都护》,后来晚唐孟棨在《本事诗》的“情感”篇对崔护诗歌进行了合理的发挥想象。明代戏剧家孟称舜以此为题材创作了杂剧《桃花人面》。《桃花人面》一剧可以称得上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戏剧或历史剧中的翘楚。该剧在语言风格、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以及结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就这几个方面分别作一下论述。

关键词:崔护 《桃花人面》 语言风格 心理描写 结构

桃花人面的故事源于唐代诗人崔护的一首爱情诗歌《题城南都护》,后来晚唐孟棨在《本事诗》的“情感”篇对崔护诗歌进行了合理的发挥想象,以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一段才子佳人的旖旎恋情。孟棨对崔护诗歌的发挥因为带着传奇色彩而成为深受戏曲文学欢迎的素材,此后的剧作家们便以各种戏剧形式再现着这种传奇爱情。在这个故事基础上展开的戏剧作品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只是大多剧本已经散佚,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桃花人面”题材的曲目只有孟称舜的杂剧《桃花人面》、曹锡黼的《桃花吟》、无名氏的《金琬钗》等。关于此种题材的作品虽多,不过“杂剧多谨据本传,传奇则多增添许多冗杂穿插,反而有损主题”。①因此,本文在分析有关“人面桃花”题材戏剧的相关问题时,主要是以孟称舜的杂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该剧今存两个版本,分别是崇祯二年(1629) 沈泰所辑《盛明杂剧》初集本和崇祯六年(1633) 孟称舜所辑《古今名剧合选·柳枝集》本。本文则选择以初本《桃花人面》为最终研究对象。

前人对此剧评价甚高。沈泰称其“不减杜丽娘寻梦”,又谓“此盛唐诗也,不止向乐部争”。(《盛明杂剧》)祁彪佳的《远山堂剧品》云:“作情语者,非写得字字是血痕,终未极情之至。子塞具如许才,而于崔护一事,悠然独往,吾知其所钟者深矣。今而后,崔舍人可以传矣;今而后,他人之传崔舍人者,尽可以不传矣。”②

《桃花人面》一剧可以称得上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戏剧或历史剧中的翘楚。崔护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全唐诗》里收录了他的《题城南都护》一诗即为明证。该剧在语言风格、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以及结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下面本文试从这几个方面分别作一下论述。

一、生动抒情的语言风格

杂剧的语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曲辞和宾白。科介虽然并不属于语言范畴,但是有时一两个细微的动作也能准确细致地传达出内心的所思所想,将不方便用语言表达的内容精确到地表达出来,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曲辞方面:该剧的曲辞主要是抒情性的。陈洪绶高度评价该剧语言:“传情写照句抉空濛,语含香润,能令旧日诸人嘘之欲生,后来读者对之愁死。可为王郑之极笔矣。”③该剧曲辞的抒情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写景能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例如:

【驻马听】落日晴川,一帘芳草平芜剪; 乱云飞岸,半溪烟雨带痕牵。缁车不到杜陵边,霎时春老桃花怨。心自迷,步更远,行来何处是故家庭院。

以上曲子明是写景,曲辞俊秀,意境迷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得恰到好处。剧作家以华丽的曲辞、优美的音乐, 创设了一种俊艳醉人的抒情气氛, 细细品味, 如饮佳酿。

宾白及科介方面:该剧的宾白含蓄而生动传神;科介简练却耐人寻味。如:

[揖科] 这一会还未曾请问姐姐上姓? [女] 姓叶。[生]可有尊字么?[女欲言又止科] [生]姐姐便说何妨。[女]小字蓁儿。[生]芳年多少? [女]十七岁。[生]姐姐可曾许了人么? [女不应] [生]姐姐便说与小生知道,却也何妨? [女作摇头科] [生笑]呀,却好与小生一般,小生也未娶妻。小生还有一言,姐姐,你觑这半帘芳草,色有余姿,一树桃花,笑还未足。村庄之内,竟无一人为伴,可不冷落人也! [ 女低叹不语科]

门上谁人题诗在此? [读科] 呀,崔郎你来也! [转身欲赶科] [又转介] 崔郎你又去了,哎! [坐地科] [父上]孩儿已到家了。呀,门上有几字哩,是那个崔护题诗在此? 且去看女孩儿问来。孩儿,你怎生坐在这里? [女惊起介] 你来了? [见父急转介]爹,你回来了?

从以上两段宾白及科介可以看出,生的宾白多而女的科介多,这正符合女性娇羞的心理特点。先看第一例,崔护与叶蓁儿初次相见,两人均一见倾心。崔护较为主动,不停发问,以言语挑之,而蓁儿呢,虽则有意,但是由于少女羞涩的天性使然,回答便只寥寥数语,她对崔护的好感主要是通过科介表现出来的,如“欲言又止科”、“ 不应”、“ 作摇头科”、“ 低叹不语科”等动作便将蓁儿既对崔护有意,可又羞涩难当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最终喜欢的心理战胜了羞怯的心理,蓁儿还是用或语言或动作的方式一一回答了崔护的问题。第二例的宾白和科介相当精彩。蓁儿乍一看到崔护题诗,不由得喜极惊呼“崔郎你来了”,便转身欲赶,待到回过神以后,又失望地转回来,意识到“崔郎你又去了”。因为一时承受不了这种由喜极到失望至极的巨大的心理落差,竟不顾礼节和形象地作“坐地科”。待到误把老父的叫声当做崔护的时,又惊起叫到“你来了”,这“你来了”三个字中包含了蓁儿的多少期待啊。等到认清是老父时,又失望,又惊惧,便试图掩饰,急转,并口称:“爹,你回来了?”这段话只用寥寥数语便将蓁儿由惊喜到失望,再惊喜,到再失望的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生动细致地传达了出来。

二、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该剧中剧作家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形象。尤其值得赞赏的是剧作家通过细腻婉转的心理描写成功塑造出了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对戏中的女主角,作者更是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对其痴情心理作了深入细致的表述,使得一个痴情少女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即使与杜丽娘、崔莺莺等同类爱情戏中经典的少女形象相比照,亦毫不逊色。

剧中对叶蓁儿痴情心理的描写主要集中在第二、四两折。叶蓁儿与崔护在第一折里初次相遇,便对其一见倾心,在崔护与之告别时即感叹“早知相见难相傍,何似今朝不相见”,此刻就已情根深种。在第二折里,这种由爱慕而生出的相思之情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蓁儿对崔护的感情发展有一条清晰可循的脉络。她先是因不见情郎到来而思“见了他情多意多,逗得人思魔病魔”,接着因思生愁“春寂寂鸟啼花落,也则索恨无聊熏香独坐”,虽愁亦盼“这几时倚门长望,怎得那崔生重到呵”,盼而不得,无奈之情由然而生“待撇下怎生撇下,待重见何时重见,只落得病犯沉疴”,无奈之下又生疑虑“咱将痴心儿自揣摩,未必他心儿似我”,由于思念与疑虑交加,便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现实中思之不得,竟而成梦“压着衾儿卧, 梦里人两个。犹记的他门儿低扣, 话儿调弄, 意儿轻模。醒来时还兀自成抛躲, 依旧恓惶的我”。

剧本第三折主要描写了崔护重访蓁儿不见,便题诗于左扉之上,怅然离去。第四折则描写了蓁儿看到题诗之后的种种心理变化。第四折一开场,先描绘了蓁儿随父上坟归来之后凄凉伤感的心情。同样是清明时节,崔郎却不曾如去年那般出现,触景生情,禁不住倍感孤凄。她如今是“愁恨恹恹,似醉如痴”,不见旧人,只能“兀记他去年此日,花前细语笑分明,今都做充饥画饼”。后看到题诗,便由惊喜到失望,再惊喜,再到失望。这一心理变化过程上文已经述及,此处不再赘述。失望过后,顿生悔意,怨叹“早是你到了河津,我留下空庭。霎时错过锦前程,这也是咱红颜多薄命”。待她回味出题诗的含义之后,明白了自己爱恋的崔郎并非无意,于是悲伤中又带有些许安慰,“想当初蓦地里乍相迎,怕无情认有情。今日这诗儿明做了相思证”。当确定崔郎并非无情之后,蓁儿又痴痴等待,苦苦盼望。

我们通过上述对叶蓁儿心理描写的种种分析,可以相当透彻地把握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叶蓁儿这样一个痴情、纯洁而又美丽的形象不只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纸上,呈现在我们眼前,也深深地刻在了所有读者的心里。因此说来,剧作家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是相当成功的。

三、精致严谨的戏剧结构

《桃花人面》的情节结构精致而又严谨。戏剧的故事情节是叙述事件、描绘人物的重要方法。一般剧作完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阶段。而《桃花人面》的情节结构则分成三个阶段: 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剧作家用“三见”的情节模式来结构整个戏剧。《桃花人面》一共五折。第一折,崔护初见叶蓁儿,两下有意。这是故事的开端。第二折,写蓁儿对崔护的相思之情;第三折,崔护重访叶蓁儿不见,题诗后怅然离去;第四折,蓁儿看到题诗后对崔护的相思之情更浓,以至成病。以上三折是故事的发展。最后一折,蓁儿病入膏肓,终至死亡,崔护再访蓁儿,知道真相,抚尸痛苦,蓁儿还魂,两人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该剧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崔护的“访叶”密切相关,两者配合得恰到好处,使得剧本结构与情节发展高度一致,结构谨严,剧情整饬,剧作家结构故事的高超能力由此剧中可见一斑。

注释

① 赵景深.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M].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② 赵景深.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M].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③ 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柳枝集·桃源三访[A]//古本戏曲丛刊四集之八[C].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参考文献

[1] 赵景深.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M].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2] 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柳枝集·桃源三访[A]//古本戏曲丛刊四集之八[C].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3] 沈泰.盛明杂剧[M].崇祯二年影印本.

[4] 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M].文化艺术出版社,1977.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公共艺术教学部)

推荐访问:桃花人面 剧作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