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航空力拓支线市场

时间:2022-06-03 18:40: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2007年将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中国最繁忙和压力最大的一年

2006年12月22日,冰城哈尔滨的街道上摆满刚从松花江上运来的巨大冰块。过不了几天,著名的哈尔滨冰雪节就要开幕,加上圣诞将至,整个哈尔滨都笼罩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

这一天,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的巨大总装厂房里也提前热闹起来。当天上午,哈尔滨安博威向东航武汉分公司交付首架ERJ145喷气支线客机的庆祝仪式隆重举行。

“我们跟庞巴迪等其他飞机制造公司接触过,也考虑过继续引用我们之前湿租过的ATR-72飞机,甚至还考虑过国产的新舟60飞机,但最终还是觉得ERJ145比较适合我们的运营需求。”东航武汉分公司总经理赵玉华告诉《商务周刊》,东航武汉分公司已经跟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签订了5架飞机的购买合同,并且还将视具体运营情况决定是否扩大5架飞机的机队规模。

由于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提供的发动机振动指标偏高,出于“为客户提供性能最佳飞机”的考虑,哈尔滨安博威将这架价值2070万美元的ERJ145飞机延迟交付两个星期。按照东航武汉分公司的部署,它将投入到武汉飞厦门、重庆和温州等城市的航线上,并将与一周后交付的第2架ERJ145一起,优先开通武汉到合肥、南昌、银川、西宁和拉萨等东航武汉分公司尚未涉足的全国1/5省会城市的航线。

在中国航空运输市场还处在计划经济的时候,支线运输的任务由主管部门安排运7飞机运营。随着运7飞机的退役,加上没有一个合适的机型进行补充,中国支线航空一度出现2-3年时间的“断空”现象。其后海航抓住机会,通过组建多尼尔328机队迅速占领了这一空白。被搅热的中国支线航空市场由此也引来了世界最大的支线客机制造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关注,并于2000年成立北京办事处。2003年1月,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下属的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哈飞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合资企业哈尔滨安博威,专门生产ERJ145系列飞机并在中国销售。该合作项目被看作中巴友好合作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投产当年就完成了首架飞机下线并成功首飞。通过以合资的策略绕过政策屏障,巴西航空工业公司逐渐在中国做大。

2004年6月—2006年8月间,哈尔滨安博威向南航和东航江苏公司分别交付了6架和5架ERJ145飞机。2006年8月底,公司更获得了海航50架ERJ145的大订单。

“哈尔滨安博威公司2007年将从现在的174人增加到240人,明年我们预计9-10月份交付海航的飞机,争取首批交付3—4架。”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中国区总裁关东元对《商务周刊》表示,2007年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中国发展的重要一年,巴西方面不仅将扩大合资公司的盘子,还将进一步加大巴方对中方的转包生产技术难度和扩大工艺范围。

从2006年开始成为哈尔滨安博威转包商的哈航集团主要负责ERJ145机身段的组装生产,即从巴西进口半成品后,将大约60个大小部件进行两段机身的组装。关东元透露,中巴双方正就加大中方转包生产规模一事进行讨论,具体细节将在2007年公布。

机型的选择一直是困扰几大国有航空公司发展支线航空的难题。国有航空公司曾选择过加拿大哈维兰飞机公司的冲8型双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式支线飞机。但这种螺旋桨飞机较小,消费者不愿乘坐。相比之下,ERJ145系列飞机目前在全世界已经交付了近1000架,其中美国市场500多架,欧洲市场400多架,全球有50多家航空公司在运营这一型号的飞机,平均每20秒就有一架起落,每天有15万人乘坐ERJ145系列飞机。运营10年来,ERJ145没有造成任何旅客伤亡,是目前世界支线航空领域的主力机型。

但在大多数旅客看来,大飞机才是身份和成功的体现。不论是运7飞机、ATR-72飞机还是冲8飞机,旅客一看到这些小飞机就要求退票,这对中国支线航空市场的发展有很大消极影响。另外赵玉华认为,中国的支线航空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支线航空网络,只是由计划经济时代的支线航空变成以企业随行就市来进行市场化服务,包括东航在内的几大国有航空公司还只把支线航空当作辅助性业务来发展。

他承认,在发展支线航空方面,航空运输企业引导消费者的能力微乎其微。“应该通过媒体和专业介绍对旅客进行市场教育,加深旅客对支线飞机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理解,但最关键的是政府主管部门对支线航空支持和扶持的力度要加大。”赵玉华说。

推荐访问:巴西 支线 航空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