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八)

时间:2022-06-03 12:50: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络 谋取暴利 渎职 支离破碎

B.赊欠 真知卓见 对峙 盛气凌人

C.帐蓬 巧夺天工 秘诀 众口烁金

D.孪生 崇山峻岭 熏陶 滥芋充数

2.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繁重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让他们筋疲力尽,而相应的工资待遇却往往差强人意,加之特殊的角色定位,使他们欲辩无言,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

B.无论如何,这次面试让我印象深刻,想要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单靠平时的积累是不够的,有备而来才能成功有望。

C.在电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在,“保守”不是好现象,“墨守成规”不是企业的发展之道,但愿用户去移动营业厅办理有关业务时不会遇到笔者的遭遇。

D.现在做了主教练,也不能有好高骛远的想法,还是一场场地去打比赛,不靠什么运气,通过努力换来成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2000年我省发现第1例因吸毒引起的感染者之后,艾滋病病毒很快在吸毒人群中迅速传播开来,2001年因吸毒感染的仅4例,到2002年就已经达到54例。

B.近些年有个现象: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倾向于选择就业机会多的热门专业,可是四年后热门专业往往由于毕业人数太多,反而成为最难就业的专业。

C.各种更灵巧的新颖疗法正在成为癌症规范护理的一部分,相信那种肿瘤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局面也许很快就会改变的。

D.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医学专家戴维•西德朗斯基博士说:“目标明确的新药即将问世,我们得琢磨如何使用它们的途径。”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大海浩瀚无边,深不见底,风平浪静时,温驯可爱,像一块巨大的蔚蓝色明镜。当它发起神威时,却是狂风暴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在科学并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着海上的风云变幻,设想着在海洋深处有种种人世间罕见的奇怪而美丽的事物。

①仿佛要把一切都吞掉

②浊浪滔天

③是最容易引起人们幻想的地方

④张开巨大的血口

⑤因此,喜怒无常的海洋

A.⑤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⑤

C.②④①⑤③D.②③①④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东亚人群起源之谜

关于现代人的起源,主要有两种假说:“多区起源”假说和“非洲起源”假说。“多区起源”假说认为,自100万~200万年前直立人从非洲扩展到世界其他大陆以后,在各自的地区独立演化为现代的非洲人、亚洲人和欧洲人。相反,“非洲起源”假说则认为各大洲的现代人均来源于非洲。遗传学的证据倾向于支持“非洲起源”假说,而一些古人类学的证据则支持“多区起源”假说。

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的金力、卢大儒等科研人员,经过3年时间,在世界上首次系统地利用Y染色体上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为遗传标记,调查了东亚人群Y染色体单倍型的类型及频率分布规律,探讨了东亚人群的起源、迁徙及其相互之间的遗传关系,并取得重大突破。科研人员在12217个东亚人群中,检测了3个来源于非洲人的遗传标志。通过Y染色体上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分析,发现这些东亚人群中无一例外地带有非洲人的遗传基因和标志,从而为东亚人群的“非洲起源”学说提供了强有力的遗传学证据。研究表明,约80%的东亚男性共享一组东亚人特有的单倍型,提示他们在遗传上有共同起源。北方人群的Y染色体类型相对单一,是南方群体的一个亚群。据此,推断史前东亚人群最早的迁徙路线是从南到北。

通过对汉藏语系代表民族的Y-SNP分析,发现该语系的各民族具有共同的起源,其祖先可能是远在3万年前由南方迁移并定居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氐羌氏族;约6000年前,氐羌氏族的一支通过藏彝走廊向西、南迁徙进入喜玛拉雅地区,并产生了汉藏语系内的汉语语族和藏缅语族的分化。尔后,藏族同来自中亚的古老人群融合,形成在Y染色体包含东亚和中亚两个人群特点的多起源组合。在对包括台湾土著、东南亚各族及太平洋岛屿各族的研究中,否定了以前广为接受的玻利尼西亚人台湾起源说,提出包括中国南部地区在内的东南亚地区可能是在3000年前大批移民太平洋岛屿的玻利尼西亚人的起源地。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不仅为现代人的起源和进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以疾病及药物开发为目的的基因组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卢大儒教授说,他们还联合国内一些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语言学界的著名学者,成立了目前世界上参与学科最完整的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

5.从原文看,“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的金力、卢大儒等科研人员”取得的“重大突破”是指

A.在世界上首次系统地把Y染色体上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作为遗传标记。

B.调查了东亚人群Y染色体单倍型的类型及频率分布规律。

C.探讨了东亚人群的起源、迁徙及其相互之间的遗传关系。

D.发现被检测的人群中无一例外地带有非洲人的遗传基因和标志。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多区起源”假说和“非洲起源”假说的含义实际上是一样的,只是表面说法有些不同罢了,两者都是认为各大洲的现代人均来源于非洲。

B.遗传学的证据已证明“非洲起源”假说是正确的。

C.北方人群的Y染色体类型相对单一,是南方群体的一个亚群,说明史前东亚人群是先有南方群体,后有北方群体。

D.“汉藏语系的各民族具有共同的起源”这一结论是建立在对汉藏语系所有民族的Y-SNP分析之上的。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现有研究表明,约80%的东亚男性共享一组东亚人特有的单倍型,这就充分说明所有的东亚男性都是共享一组东亚人特有的单倍型的。

B.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的金力、卢大儒等科研人员,探讨了东亚人群的起源、迁徙及其相互之间的遗传关系,与此同时,他们也探讨了其他人群的起源、迁徙及其相互之间的遗传关系。

C.卢大儒等教授联合国内一些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语言学界的著名学者组成的目前世界上参与学科最完整的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表明该研究队伍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了,其研究前景也必将更为广阔。

D.金力、卢大儒等人的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不仅为现代人的起源和进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还使以之为基础的基因组多样性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鲁仲连者,齐人也。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

赵孝成王时,秦兵围邯郸。赵王恐,诸侯之救兵莫敢击秦军。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为急围赵者,前与齐湣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今齐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复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预未有所决。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平原君曰:“前亡四十万之众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仲连曰:“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

鲁仲连见新垣衍而无言。新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观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鲁仲连曰:“世以鲍焦为无从颂而死者,皆非也。众人不知,则为一身。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 ……

于是新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出,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军,秦军遂引而去。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连,鲁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注释]①首功:以战争中所得敌人首级多少而论功。

8.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今唯秦天下 雄:称雄。

B.赵发使尊秦昭王为帝 诚:诚恳。

C.吾请为君责而之 归:使……回去。

D.秦将闻之,为军五十里 却:撤退,退却。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鲁仲连“好持高节”和平原君“非天下之贤公子”的一组是

A.平原君欲封鲁连,鲁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胜也何敢言事!

B.不肯仕宦任职。  平原君乃置酒……以千金为鲁连寿。

C.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平原君遂见新垣衍。

D.彼即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  平原君欲封鲁连。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仲连主动去责备新垣衍促其回国,并非出于个人的功利目的,而是基于他对秦国的不信任,他认为秦王若称帝,天下百姓就会遭殃。

B.鲁仲连对平原君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他开始以为平原君是一个很贤明的人,后来改变了看法。

C.平原君以为赐人以爵禄或财富是最好的奖赏,而鲁仲连却并不以此为宝,对平原君的封赏都没有接受。

D.鲁仲连喜欢出些高妙的计策,非常清高,也十分自信。新垣衍也早就了解鲁仲连的为人,因而,不用鲁仲连多说,他就退出了赵国。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⑴从本诗看,隐居者有怎样的人生情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本诗作者对王昌龄的隐居是怎样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齐梁隐士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而常建说王昌龄“隐处唯孤云”。你是怎样理解本诗中“孤云”这一意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⑴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⑵古之学者必有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韩愈《师说》)

耶娘妻子走相送,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哭声直上干云霄。(杜甫《兵车行》)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秃的梧桐 苏雪林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秃的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碑。

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的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树。

谁说这株梧桐树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阴了。

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忙了一个夏天。

秋天,老柏和香橙还沉郁的绿着,别的树却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他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家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他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葱茏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他头上瑟瑟的悲叹。

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他要僵了,他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斜阳中。

——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似的说。

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14.作者对梧桐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惋惜,也有喜悦,试找出一些具体的文句作些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题为“秃的梧桐”,本应着力写梧桐,作者为什么浓墨重彩地写老柏、香橙、老榆、薜荔等植物?(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有许多耐人寻味的语句,如文章开头写“人们……总这样惋惜地说”,在结尾处又写“人们……总是这样惋惜似的说”。试找出两处并从艺术表达或思想内涵方面作些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8.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将答案写在文段下面对应的序号后。(4分)

古代的一些作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他们既然是现实主义者,他们的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真理。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 _______

19.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将其概括为一句话。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25个字。(5分)

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数字地球由下列体系构成: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存储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体系、专用软件体系等。数字地球可以包容80%的人类信息资源,是未来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是信息资源高速公路上的“车”和“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以“勤奋”和“懒惰”为内容,仿照下面的例子,再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同时运用对偶、对比和比喻三种修辞手法。(6分)

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懒惰是吞没天才的陷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报载,在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里,有很多鹿,但也有很多鹿的劲敌——狼。为了保护鹿,当地人大量捕杀了狼。失去劲敌追逐的鹿数量一度有所增加,可是之后不久,鹿的数量又开始下降。原来,在缺少强敌的生活环境里,鹿群生活安逸,运动量显著减少,体质不断下降,导致大量死亡。像鹿一样,许多动物都是在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中不断增强自身能力的。人为地改变动物界的自然法则,受保护的动物反而难以长期生存下去。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者单位:海南海口市海南中学)

推荐访问:模拟试题 高考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