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 切实转变交通发展方式 促进我国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

时间:2022-06-02 13:5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一、关于2007年交通运输形势的总体判断

目前,交通运输是我国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交通运输较好地发挥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煤炭、粮食、石油等大宗物资的运输没有出现紧张局面,保证了经济的正常运行并促进了外贸的发展;交通运输质量大为改观,铁路动车组的使用,高速公路网的增加,民航航班的快线服务,大大提高了人们出行的舒适度和快捷度;各种交通方式的优化衔接在不断加强,交通的城乡差距、东中西部的区域差距在不断缩小。今后十几年将是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最佳建设期。这就要求我们不仅把握好一个“快”字,更要注重一个“好”字。所谓“好”,就是要注重交通运输的发展质量,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的整体效率。在加快各种交通网络建设的同时,要把各种交通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机衔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还要积极推进交通科技创新,实现交通运输装备现代化,更加注重节约土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更要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从根本上消除交通运输在体制上的障碍,使我国的交通运输真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交通运输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一年来,我们努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展了多项重大工作。

首先,交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基本完成,现正转入全面实施阶段。我们共编制了近20项交通发展规划,形成了一个交通发展规划体系,涵盖了从分方式到综合交通、从“十一五”到中长期的各个方面,这些规划是我们今后十年到十五年交通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二,交通网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今年是我国交通建设发展最快的一年,新开工项目明显加快,在建项目进展顺利。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速完成了立项、可研的审批,按国务院要求正在对方案进行优化。青藏铁路于今年7月1日正式交付运营,贵广等多条铁路正在加紧开展前期工作。国家高速公路网及唐山曹妃甸港等大型港口建设进展顺利。首都机场、浦东机场扩建工程预计年内可试运行。

第三,我们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综合运输效率的提高,更加注重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种交通方式的优化衔接。这是我们在“快”的同时,确保“好”的必要手段。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交通网络并不是数量越多越好,而是运输的效率越高越好。我们的工作重点是要千方百计在完善网络的同时提高运输效率。

第四,促进交通运输装备现代化十分重要。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提高装备水平。目前,铁路动车组、大功率机车的设计制造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而这些技术又是我国铁路运输发展所急需的;中国远洋运输装备如大型液化石油天然气船、万箱级大型集装箱船、30万吨级超大型矿砂船、30万吨级原油船等,虽然我们都能制造,且占有世界较大份额的市场,但我国造船业的附加值较低,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附加值高的关键设备、关键技术还有赖于进口。对此我们在研究装备技术振兴政策时已经给予了关注。

总结2007年的工作,可以初步归纳为以下四点经验:

第一,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加快完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基础网络,扩大运输供给能力。第二,坚持以优化结构为主线,积极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大力促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第三,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加快改革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和机制,促进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第四,坚持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交通运输装备现代化。

二、切实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转变增长方式到转变发展方式,对交通运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为什么要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1、交通运输自身发展规律要求转变发展方式

从交通运输自身发展规律看,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与一定的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是相一致的。不同的交通运输发展阶段存在的主要矛盾不同,主要矛盾的解决方式、方法也不同,因而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不同。

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供给能力仍然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交通网络的密度、通达度、服务水平等方面,我国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其次,结构优化矛盾突出。如综合运输矛盾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各种运输方式内部不协调、效率不高。

第三,技术进步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交通运输总体科技含量不高,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和新工艺的应用不足,智能交通技术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交通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第四,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改革进程虽然不断深入,但就整个交通行业的改革而言,目前还存在政企不分、行业垄断和各自为政的一些体制性障碍。

解决上述问题扩大投入仍然是必要的,但主要依靠扩大投资已不能有效解决交通运输发展所面临的结构优化、技术进步、体制机制创新、效率与质量提高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交通运输系统自身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效率提高着手,提高质量实现有效增长。

2、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决定了运输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式。

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加速发展阶段。交通运输作为最主要的基础产业,一方面,要适应不断扩大的运输需求;另一方面,交通运输的发展要顺应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转变。在此阶段,基础工业需大力发展,特别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能源,产生出大量的初级产品。由于我国的资源分布不均匀,且需大量进口,运输需求持续旺盛。随着国家整个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式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外延式扩张,应在进一步扩大网络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运输质量和效率。目前,我们正在研究输电、输煤结构优化问题,只有从环保、资源利用、经济安全等多方面比较分析,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这些将会影响到整个交通发展的方式。在经济运行中,社会物流费用越低,经济运行的模式就越合理。我国目前的社会物流费用比欧美等发达国家同口径相比约高一倍。要减少我国的社会物流费用,最关键的是要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高综合运输效率。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行次数增加,对交通运输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安全、舒适、便捷的交通是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要求。

3、交通运输发展的外部约束条件要求转变发展方式

实施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可能,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区分轻重缓急;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加强协调配合,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效益;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资源保护和节能减排,特别要做到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总体需求。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还是主要依靠土地、资源的高投入,同时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交通运输的全要素生产率较低,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必须切实改变这一状况。

1)土地占用

节约土地与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节约用地对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各种运输方式交通线路和港站建设都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要想满足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单纯依靠加大土地等投入的粗放式发展方式肯定是不可行的,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比较优势,充分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率。

2)能源消耗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交通运输是目前能源消耗量较大、也是能源消耗增长较快的部门之一。2000年我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量为9721万吨标准煤,2004年迅速上升到14783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11%,占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7.3%,比2003年增长18.2%,预测2020年我国交通运输耗能将是现在的两倍以上。交通运输的发展需要能源的支撑,有效节约和合理利用不可再生的能源,既关系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又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发展低能耗的交通运输方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已经成为构建节约型社会、促进我国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3)环境保护

交通运输在建设、生产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程度不同的负面影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对区域的水土、植被、动物生存环境及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与人文景观带来影响,施工、运输过程产生的废渣、废气、噪音等,更会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资料表明,美国的大气污染50%来自运输工具,日本也占到20%。在我国,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大中城市污染的来源。尽可能防止和减少交通建设、运输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使交通运输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等方面都要求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尽可能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运输方式,通过经济杠杆鼓励用户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作为燃料。

(二)如何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1、基本思路

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满足和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需要,按照便捷统一、改善效益、持续发展、公平可及的目标,做好“五个统筹”,着力推进八大转变:从速度型向速度、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式转变;从单纯交通经济效益型向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式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从环境污染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从较单纯强调建设向建设、经营、管理全过程发展转变;从相对分散发展向综合运输转变;从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进一步推进交通运输管理体制转变。

2、主要途径

1)确定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战略。如何处理好交通运输发展与有效利用有限资源的问题,是交通运输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面临的问题,粗放式发展必将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开发。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必须站在交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从交通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出发,将更加重视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运输服务效率,更加关注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处理好交通运输发展与环境、资源制约的关系,在遵循又好又快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确定符合我国国情和历史发展阶段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我国交通发展战略的近期目标可用三句话概括,即:以最短的时间完善交通基础网络,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运输服务,以最佳的途径缩短与发达国家管理和技术上的差距。

2)改革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的作用。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对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是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关键之一。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输市场等领域,政府错位和越位现象亦然存在,政企不分和行业垄断,造成融资渠道不畅、社会资本难以大规模进入,不仅限制了交通行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制约了交通运输系统整体效率的提高。重建设轻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运输市场集约化程度不高等都与制度性的障碍有关,严重制约了交通运输自身的市场化进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输系统一体化的形成,束缚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难以适应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必须加快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3)制定科学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该规划落实党的十七大对交通运输工作的要求,提出了“充分体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比较优势,合理配置、集约利用运输线路资源,衔接优化各种运输设施空间布局”和“注重节约土地和节能减排,整合既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交通安全”等原则,经过优化比选,规划了“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四条国际区域通道和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这个规划是各交通专项发展规划的上层规划,比较科学地提出了如何实现综合交通运输的理念,是对各交通专项发展规划的综合、优化和提升。

4)调整和优化运输结构,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是实现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是实现运输结构优化、提高交通运输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实现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运输方式间协调衔接、各运输方式的优化还不尽人意,运输网络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运输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和运输需求不适应等宏观层面的结构问题和运输结构不合理等内部结构优化的问题突出,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建设和谐交通,必须从调整和优化结构入手。

5)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交通在为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环境压力,相反,环境容量的稀缺制约着交通运输的发展。

影响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能耗、土地占用、大气、水资源和噪声等环境污染、安全性等。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容量的可扩展性。建立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和考核交通规划和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衡量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同时,为交通运输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使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可操作性。

6)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交通运输技术水平。科技创新是推动交通运输发展和运输效率提高的主要动力。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

信息技术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基础,它为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实现一体化运输管理和信息服务提供了平台。目前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在我国尚处在探索阶段,应加大研发力度,为促进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现代化,提高运输效率,实现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

三、2008年交通运输中心工作

(一)必须把发展作为交通工作的第一要务

总体上讲,交通运输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以最短的时间、最佳的方式建成交通网络,以发挥综合运输网络效率。各个交通发展规划已经制定,现在的任务是抓紧实施。我们要按照又好又快的发展方式,突出重点、把握节奏、确保科学发展。

(二)必须加强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优先发展交通已成为了我们的共识,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发展的外部约束因素日益显现,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成了交通发展重要约束条件。因此必须由注重数量发展转变为质量和数量并重。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交通建设的资源消耗,特别是对耕地的占用,必须从规划、设计等源头抓起,明年还要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交通的节能减排任务也很重,要以提高交通装备的科技水平来减少单位消耗量和排放量,要以科学规划交通网络建设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还要从制度建设、加强管理方面提高运营效率。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放在交通发展的突出位置。

(三)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协调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交通发展的滞后,造成了交通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的不协调。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还十分落后。“十一五”期间,加大了中西部地区及农村地区的交通投入,青藏铁路、西部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和西部支线机场等工程的实施已初见成效。明年,要继续做好拉日铁路、兰渝铁路等西部铁路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加大西部干线公路、农村公路、西部支线机场等工程投资力度,希望有关部门、各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争取在统筹城乡和缩小区域交通差别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四)必须更加注重各种交通方式的优化衔接

几年来,我们总结出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规律,即:在交通运输发展初期,必须充分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比较优势,以加快建设各种运输方式网络为主,尽快发挥各自的网络效率;在交通发展的中后期,要在完善各自网络的同时,更加注重各种交通方式的优化衔接,发挥综合运输效率;在交通发展的后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重点是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智能化综合交通运输。我国目前不仅要重视网络的建设,更要注重各方式的优化衔接,这是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必须深化交通体制改革

要实现综合交通运输组合效率的最佳发挥,必须消除体制上的障碍。目前,我国铁路还没有实现政企分开,公路、水路、民航虽然已实现政企分开,但在价格机制、运营管理等方面还要深化改革,各种交通方式还是采取分散管理,这些都不利于综合交通管理方式的建立,不利于形成综合运输的组合效率。今年我们在交通体制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明年争取要有新的突破。

(六)必须全力推动交通运输装备的现代化

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装备现代化。我国的交通运输装备总体上还比较落后,特别是铁路和远洋运输装备。国务院已明确要求尽快制定相关政策,在较短的时期内,通过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尽快提高交通运输装备水平。明年的中心工作之一,就是要出台振兴铁路和远洋运输主要装备技术的政策,以推进交通运输装备水平的提高。

(摘自在全国交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推荐访问:发展 切实 贯彻 促进我国 好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