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重建“安泰”级核潜艇为哪般?

时间:2022-05-30 10:5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2012年1月,俄罗斯国防部决定继续建造13艘被称为“航母杀手”的949型“安泰”级核潜艇,并对现有的同型号潜艇进行武器升级。近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在会晤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与海军司令维索茨基时,重申了重振俄潜艇部队的决心,并说出了“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支持海军建造更多的‘安泰’级核潜艇”的豪言。那么“安泰”级核潜艇究竟是怎样的一款潜艇,为什么普京会对其如此重视,作为重新建造的“安泰”级核潜艇和之前相比又有什么变化?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特意采访了青岛海军潜艇学院的迟国仓教授。

重建“安泰”级直指美日海军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迟教授您好,“安泰”级核潜艇其实就是“奥斯卡II”级,它是基于什么情况下建造出来的?

迟国仓教授(以下简称迟):“奥斯卡”级是俄罗斯第三代巡航导弹核潜艇,是为了替换上世纪60年代以来所建造的老式巡航导弹核潜艇而设计建造的,首艇于1982年服役,但是在建到第2艘之后便发现其存在的一些明显欠缺,于是就在设计上做了某些修改,艇长和排水量都增加了,这就是“奥斯卡II”级,也就是“安泰”级。

记:众所周知“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是一级较老的潜艇,其中的“安泰”级也在2006年停止建造,但是目前有消息透露俄罗斯国防部决定继续建造13艘该级潜艇,为什么会选择继续建造“安泰”级,它相比其他攻击核潜艇有什么可取之处?

迟:第一是“战略需要”。如今俄罗斯经济发展强劲,恢复苏联时期海上军事大国地位的心情也渐趋迫切,而最简捷、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延续并积极贯彻落实苏联制定的“以潜制海”战略,即以数量和质量都处于世界海军前列地位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实施核威慑和核打击,以独具特色的巡航导弹核潜艇远程制衡美军航母编队和日本海上自卫队,以优势明显的攻击型核潜艇和常规潜艇近程对付美军战略导弹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和大中型水面舰艇及编队。苏联时期的“以潜制海”战略曾与美国海军争锋称霸海洋,今天俄罗斯重新运用该战略,仍能显示大国海洋争霸的决心。因此,2012年1月,俄罗斯国防部决定重建13艘949型“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并对现有同型号潜艇进行武器升级。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俄海军对付强大的美军航母编队和日益强大的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能力。

第二是“战术需要”。“奥斯卡”级和“阿库拉”级核潜艇,同为前苏联80年代初建造的攻击型核潜艇,都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但是,“阿库拉”级核潜艇主要担负为己方战略导弹核潜艇和航母编队护航、反击敌方战略导弹核潜艇和攻击型核潜艇,中、近程突击水面舰艇及编队等任务。而由“奥斯卡”级改进而来的“安泰”级核潜艇可垂直发射24枚射程550千米、速度2.5马赫的“花岗岩”反舰巡航导弹,而且,该导弹具备中继制导功能和高空飞行能力,可为超低空飞行的导弹提供目标信息引导功能,起到领弹的作用,远程打击航母编队能力很强,如果使用2~3艘该级潜艇一次发射48~72枚导弹实施饱和攻击,对大型航母编队的威胁很大。由此可见,俄罗斯重新建造“奥斯卡II”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就是为针对未来可能的航母编队作战做准备。

第三是“技术成熟”。“安泰”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属于前苏联时期经过验证了的成熟核潜艇,建造设备及生产线容易恢复,建造工人技能培训相对快捷。因此,一旦确定建造,就会恢复快、造价低、生产进度快。特别是在新一代“亚森”级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现在数量少,关键技术及武器装备没有本质突破的情况下,迅速启动建造“安泰”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实在是明智之举。

第四是“受美启示”。据媒体报道,美海军计划将“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加长28.65米,以存储28枚巡航导弹(从而使导弹数量达到40枚)。这样一来,改装升级后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每艘只需花费建造新型“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价格的十分之一,效费比十分合算,美海军打算建造升级20艘左右的该级核潜艇。由此比较,俄、美两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均以“网络中心战”的节点平台形式,通过外部信息引导,使用巡航导弹远程打击敌海上或陆上目标,完全具有异曲同工之效。美国如此财大气粗都需要以改造“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方式,发展巡航导弹核潜艇,俄罗斯重建“安泰”级核潜艇,对抗意图明显。

航母编队具有立体化的反潜能力,“安泰”级核潜艇的重建必将对美国航母造成威胁

“航母终结者”的强大反航母能力

记:“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的主要任务是对付靠近俄罗斯海域的航母编队的,其中的“安泰”级更被誉为“航母终结者”,那么该级潜艇在对付航母编队时具有什么优势?

迟:首先,该级艇通过远程火力(导弹)机动突破航母编队三层防御的机率更高,解决了“打得着”的问题,这是极为重要的。我们知道,航母编队防御非常严密,建立了远、中、近及空中、水面、水下等三层反潜防御警戒体系。在远程(航母编队前方100~120海里)配置有1~2架预警机,来远距离发现敌潜艇及远程导弹,为航母编队提供早期预警。在中程(航母编队侧前方50~90海里扇形区域)配置有1~2艘攻击型核潜艇,来中距离发现并消灭敌潜艇,防止敌潜艇接近航母或使用中程导弹攻击,为航母编队提供安全保障。在近程(航母编队周围10~45海里)配置有8~10艘伴随护航水面舰艇、4~6架反潜直升机以及航母自身装备的近程防御武器。其中4~6架反潜直升机配置在航母编队周围25~45海里范围,消灭接近航母编队的敌潜艇;8~10艘伴随护航水面舰艇配置在航母编队周围10~20海里范围,与反潜机构成“舰-机”一体反潜体系,防止敌潜艇使用鱼雷攻击航母;航母自身以及周围水面舰艇装备的防空导弹和“密集阵”等武器,用于击毁敌潜艇发射的超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由此可见,潜艇接近并攻击航母编队的难度很大,与潜艇目标大小和速度相比,“花岗岩”巡航导弹弹头正面雷达反射面积极小,隐蔽性好,飞行速度更快,突破概率更高,“打得着”的可能性更大。其次,是该级艇携带导弹数量较多,突击威力大,命中概率高,解决了“打得狠”的问题。该级艇指挥台围壳两侧有6个矩形盖板,长约7米,宽约2米,内装2具导弹发射装置,与垂线成45度斜角布置,可携带24枚SS-N-19反舰导弹。该导弹长10.5米,重量6.98吨,射程550千米。导弹高空飞行2.5马赫,末端可达3.5马赫。一次发射数枚导弹中,有1枚“引导弹”,它在2.5万米高空飞行,把接收到卫星发射的目标数据通过弹间数据链传输给在低空飞行的导弹,以保持低空导弹的隐蔽性。一旦“引导弹”被击落,马上控制又一枚导弹升高负责继续“信息引导”。进入敌方视界后,弹群才散开,各自开启导引头进行末端攻击。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多枚导弹攻击同一目标,另一方面可选择航母的关键位置攻击。导弹上装有一吨重的战斗部,打击威力巨大,对航母编队是毁灭性的。第三,潜艇群导弹打击战法经过多次演习验证,解决了“打得准”的问题。俄罗斯(及前苏联)海军,一直高度重视演练潜艇群打击航母编队的战法演练,主要使用2~3艘该级艇导弹打击航母编队的战法演练,如,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在多次大型演习中,都演练过使用侦察卫星或远程预警机提供航母编队“目标指示”信息,目标信息通过战区数据链系统传输到潜望镜状态待机的各潜艇,潜艇接到“目标指示”信息后,作战系统计算并装订导弹攻击要素,完成规定数量的导弹发射准备后,隐蔽发射导弹,此时,潜艇只是导弹的水下发射平台,完全依靠外部信息实施导弹打击,自身探测器材不用于发现要打击的目标,隐蔽性强,相应也就提高了命中概率。也就是说,“安泰”级核潜艇使用SS-N-19“花岗岩”反舰导弹打击航母编队的战法十分娴熟,威胁力大。

“安泰”级对抗航母的撒手锏——SS-N-19“花岗岩”巡航导弹

攻守兼备,可与其他舰艇进行密切协同作战

记:除了对付航母编队外,“安泰”级巡航导弹核潜艇还有保护弹道导弹核潜艇、使敌方攻击型核潜艇难以接近苏联海军舰队和基地的设定任务,那么它是如何保证上述目标的安全的,在作战中如何与其他舰艇进行配合?

迟:第一,该级艇具有先进的三位一体的声呐探测系统,为护航反潜搜索提供了信息支持。主要包括:舰壳式主/被动中、低频搜索和攻击声呐,被动低频舷侧阵定位声呐,被动甚低频拖曳线列阵远程预警声呐,还有高频探雷声呐,声探测距离远,隐蔽定位能力很强,先进的探测系统可以给其他舰艇提供早期预警。还有对海警戒雷达、侦察雷达、火控雷达系统,也可用于潜望镜状态的对目标探测及引导攻击。第二,该级艇装有强大的反潜、反舰武器及作战系统,为快速攻击敌潜艇及水面舰艇提供了保障。主要有艇首4具533毫米和4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共携带鱼雷、导弹武器32枚。533毫米发射管可发射53型反潜鱼雷(航速45节,航程20千米,线导+主/被动声自导,潜深300米)或SS-N-15/16反潜导弹(射程50/120千米,战斗部为200千吨当量核深弹/40型声自导鱼雷);650毫米发射管可发射65型重型反舰/反潜鱼雷(航速60节,航程40千米,尾流制导+主/被动声自导,潜深1000米),这些武器均可用于攻击接近被护航潜艇的目标。第三,该级艇具有先进的通信及定位系统,水下协同能力强。导航系统有惯性导航、卫星导航、无线电六分仪等综合导航系统,用于潜艇水下定位导航,确保与被护航潜艇水下规定的距离;通信系统有卫星通信设备,水声通信仪,低频与甚低频拖曳浮标天线、极低频拖曳浮力天线,缆长630米,可在深度90米接受信息,这些设备用于与被护航潜艇之间的协同通信及与岸台的指挥通信联络,以实现水下护航行动的有效达成、密切协同。

静音效果突出,隐蔽性强

记:“安泰”级核潜艇的水下静音效果以及隐身能力也十分突出,它是如何做到这两点的?

迟:该级艇采取了多种降噪和隐身措施。如采用七叶大侧斜低转速螺旋桨,重要机械设备采用了组合式结构,浮筏式整体减振机座,艇体外表面敷设消声瓦,下潜深度达500米以上,水下发射导弹,可用电力推进航行速度5节。因此,其静音及隐身效果比较突出。

水密性和坚固性好并具有冰下作战能力

记:“安泰”级巡航导弹核潜艇采用了俄罗斯传统的结构设计,即双壳体结构,并在两侧壳体之间有4米间距充满水,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

迟:潜艇在结构上不仅要保证在水面状态的水密性和坚固性,更要保证水下状态的水密性和坚固性。要同时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潜艇结构设计就要采用起着不同作用的耐压和非耐压双壳体。潜艇下潜时,耐压结构要承受强大的深水压力并保持艇体的水密。艇体耐压部分包括:耐压船体、耐压指挥室、耐压液舱和横舱壁等。潜艇的非耐压结构分为非耐压水密结构和非耐压非水密结构。潜艇在水面状态时,非耐压水密结构有可靠的水密性;当潜艇下潜时,非耐压水密结构内部充满水,结构不承受深水的压力。潜艇上的非耐压水密结构有主压载水舱、油料压载水舱等。非耐压非水密结构既不承受深水压力,又不能保证水密,这部分结构主要用来完整艇体形状和保护内部设备。潜艇上采用非耐压非水密结构的部位包括:艇首端和艇尾端的透水部分,上层建筑和指挥台围壳等。你提问的“安泰”级核潜艇两侧壳体之间有4米间距充满水的用途就在于此。由此可见,既是西方流行的潜艇单壳体结构设计,也不完全是单壳体,否则,潜艇就没有足够的储备浮力。它的中间几个舱室部分是单壳体,首尾舱室部分是双壳体设计,只是潜艇储备浮力较小,下潜速度更快,抗沉性更差。因此,两者只是一个相对比较的概念。

记:除了在太平洋舰队配备外,“安泰”级在北方舰队也有不少在服役,因此其也采取了多种措施以有利于在北极冰下活动,核潜艇要在北极活动,需要采取怎样的措施?

迟:不论是俄海军太平洋舰队潜艇基地还是北方舰队潜艇基地,都处于高纬度、高寒区,都有半年以上的冰封期。因此,俄军核潜艇包括“安泰”级核潜艇要适应北极冰下活动,均具有很强的破冰能力。主要措施就是排水量大、储备浮力大、动力马力足,加强指挥室围壳、垂直尾翼、艇首升降舵、上甲板等部位的钢板厚度,特别是指挥室围壳顶端、垂直尾翼上部、艇首升降舵叶末端、艇首尾水线等部位设计时要保证锋利而有力,以便潜艇在机动中冲破或者顶碎冰层,确保潜艇在冰封期的作战行动。

在冰下作战的潜艇需要更坚固的外壳,“安泰”级便具备在冰下作战的能力,图为潜艇破冰瞬间

新建造的“安泰”级性能进一步提升

记:俄罗斯继续建造“安泰”级核潜艇的同时,也会对现有的同型潜艇进行武器升级,那么您认为会在哪些方面进行升级改造?有消息透露,俄罗斯将把“奥斯卡”级上可发射的导弹由大直径的改为小直径的反舰导弹,因此以前仅可发射一、两枚的发射筒可发射多枚,整个潜艇的导弹携带量也随之增加,这种技术就类似于美国对“俄亥俄”级核潜艇的改造,由发射一枚“三叉戟”弹道导弹改为现在可发射7枚“战斧”巡航导弹,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技术难题?

迟:“安泰”级核潜艇毕竟设计建造于80至90年代,今天决定重建和升级改造,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升级:采用俄罗斯新一代耐压船体的新材料、新工艺,使潜艇耐压、抗爆能力更强。第二,强化减震、降噪及隐身措施,如所有机械设备均安装在浮筏式整体减振机座上,采用西方新一代核潜艇泵喷推进及X尾舵技术,升级反应堆及自然循环系统,艇体表面敷设新一代消声瓦技术等。第三,升级潜艇作战系统,适应俄式新一代“网络中心战”的需要,如强化三位一体的声呐远程探测技术,强化指挥控制系统的智能技术,强化武器及发射控制系统的快速反应技术,强化以数据链传输为核心的外部信息获取技术等。至于你提到反舰导弹筒会类似美国对“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的改造消息,我认为可信度不大。“俄亥俄”级核潜艇是针对“战斧”导弹直径小的实际要求,量体裁衣装入固有的大直径发射筒内,技术实现相对简单可行,重建“安泰”级核潜艇的确要进行升级改造,但不可能改造导弹发射筒,因为SS-N-19直径比较大,达到了855毫米,而“战斧”仅527毫米,所以只可能升级导弹的技术性能(如对陆打击功能)及控制发射技术。

记:“安泰”级核潜艇作为一款设计较早的潜艇,在电子设备方面肯定相对落后一些,它目前都有哪些主要的电子设备,要提升其战斗力,会对电子设备进行怎样的提升?

迟:据资料显示,“安泰”级核潜艇的电子设备包括:声呐系统有“鲨鱼鳃”型主/被动中、低频搜索和攻击用声呐,“鼠鸣”型主动高频攻击用声呐,“鲨鱼肋”型被动低频舷侧阵声呐,“金字塔”型被动甚低频拖曳线列阵声呐,用于被动搜索远程警戒;导航系统有惯性导航、卫星导航、无线电六分仪等组成的综合导航系统;雷达系统有“窥探对”型I波段对海警戒雷达,“场灯”、“方环”型侦察雷达,“穿孔盘”型火控雷达;通信系统有“活动弹簧”型卫星通信设备,低频与甚低频拖曳浮标天线,极低频拖曳浮力天线,浮力电缆长630米,拖曳深度90米;作战控制情报系统和先进导弹射击指挥仪,具有多种目标攻击程序和抗干扰能力;电子对抗设备有“圆边帽”型、“团砖”型、“棒砖”型电子对抗措施,“克里姆”-2型敌我识别器。这些电子设备体系完善、功能齐全,单项技术含量也不一定比美国落后,但是,在战区网络支持技术以及战术数据链系统技术方面还有差距,俄罗斯会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技术能力发展实用的电子技术,其实,这些技术都属于潜艇技术的核心机密,究竟俄罗斯有何高招,还有待观察,但是从俄军显示出的世界一流潜艇综合作战能力上就可以看出,其电子设备不会太差。

记:“安泰”级核潜艇目前采用什么样的推进系统?它在技术上有什么优点?未来有无可能在推进系统上进行升级改进,采用更先进的推进装置?

迟:“安泰”级核潜艇装备有2台VM5型紧凑布置压水反应堆,每台反应堆热功率200兆瓦,两台反应堆沿艇中心线串联布置,可提供轴功率73.5兆瓦,堆芯寿命12年以上,续航力可达300000海里以上,采用两台蒸汽轮机,双轴,两个7叶固定螺距螺旋桨,水下最高航速达28节,电力推进航行速度5节。其技术优点是反应堆功率大、推力足、持续机动能力强。缺点是双轴、双桨推进效率低,最高速仅为28节,也存在双轴、双桨、轴线长等所产生的摩擦噪声、震动噪声、轴线偏差引起的异常噪声等综合辐射噪声大等缺点,双轴、双桨显然是一型早已过时了的老式潜艇推进装置。改进推进技术,至少要改到单轴、单桨推进,辐射噪声会相对降低。目前,美、英核潜艇流行的泵喷推进技术,在降噪方面,很好地克服了大型核潜艇螺旋桨推力轴线长、轴线存在偏差等引起辐射噪声大的缺陷。有资料显示,“亚森”级核潜艇的后续艇将采用“泵喷推进”技术,如果俄罗斯确有这样的技术突破,相信新建“安泰”级核潜艇也会采用该推进装置。

由于“安泰”级是一级较老的核潜艇,因此要适应现代海战必须要对现役的“安泰”级进行升级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沉没并不能说明该级潜艇本身设计有缺陷

记:我们知道,“安泰”级潜艇中的“库尔斯克”号曾经在一次演习期间发生爆炸沉没,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意味着该级潜艇在设计上有缺陷?

迟:“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于2000年8月12日上午,在巴伦支海发生爆炸,沉没在150米深的海底,艇上107名艇员及11名舰队随艇出海人员共计118人全部遇难。在沉没14个月后,库尔斯克号被俄罗斯打捞出水,虽然鱼雷舱仍在海底,在分析过残骸各处的损坏情况后,研究人员推测,曾有5~7枚鱼雷同时发生爆炸,相当于4.5吨TNT炸药当量。沉没的真相已经大白天下。但是,人们对该艇有9个舱室结构设计,认为只有首舱爆炸进水“不应该”快速沉没、其它8个舱室“不应该”进满水、“不应该”死那么多人,三个“不应该”,好像有理由让人们认为该级潜艇在设计上有缺陷。其实,我不这么认为。虽然从理论计算的角度看,“不应该”有道理,但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沉没,集中体现了“水桶短板”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潜艇9个舱室是一个整体,舱室之间相互有机连接,潜艇舱内有通风系统、高压气系统、失事排水系统、疏水及均衡系统、淡水系统等多个系统管路相通、相连,首舱发生剧烈爆炸,把整个舱室都炸掉了,这时舱内各个管路系统必然粉碎或爆裂,潜艇在水下,强大的水压瞬间将海水灌入各个管路系统并快速向后续舱室蔓延,舱室隔板及管路系统已经被爆炸或者水压破坏,想封闭舱室也封不了,控制排水的高压气系统和失事排水系统也会失灵并极速漏气,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有素养的艇员也无力回天。“水桶短板”和“多米诺骨牌”效应顷刻出现,艇沉、人亡的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记: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推荐访问:安泰 核潜艇 俄罗斯 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