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手机app在海洋预报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28 18:1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事业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需要有覆盖面全、准确定位、精确定时以及精细化程度高的海洋预报警报。手机app目前受众面广、兼有快捷性、时效性等特点。文章通过介绍目前海洋预报的现状,结合手机app的应用优势分析,探索了手机app在海洋预报中的应用。

关键词:海洋预报;数字海洋;手机app

我国是一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大国,同时还有300万平方公里可管辖的海洋国土面积,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我国海岸线长度1.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四位。目前海洋渔业、海底测绘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能源业、滨海旅游业等各类生产及服务型活动蓬勃发展,由于海洋灾害袭击,近年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根据国家海洋局2015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2015年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死亡(含失踪)30人。而海洋环境观测预报,则可有效减轻海洋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拉动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海洋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更需要我们有覆盖面全、准确定位、精确定时以及精细化程度高的海洋预报警报。

目前智能手机已经普及,操作简单方便。购票、购物的手机app已经深入到百姓生活;手机app兼容性好,对于网络供应商没有要求,无论是联通、移动、电信用户都可以安装使用。海洋预报采用手机app的形式预报播报可以使受众面更广泛、用户可更方便快捷的收到各种信息。

1 我国海洋预报现状概述

1.1 预报形式单一、自动化程度低

曾经,海洋预报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它们在信息传播中各尽其职,有效的预报和宣传推广各类海洋信息。但是,海洋预报信息量庞大且涉及领域广,传统传媒的弱点已经凸显而出,已经难以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预报形式单一、只能单向输出、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1.2 传统媒体传播针对性和时效性差

传统媒体传播方式普遍存在预报和有效预警时效性差、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目前有来水产养殖、滨海旅游、海洋油气开发及远洋导航等诸多用户对精细化海洋预报的需求,这些需求包括港口、渔区、海岛、海滨浴场、远洋航线上的气象及海洋要素检测和预报。在这种需求下,像海上大风、海雾、强对流天气等典型海上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还有待提高。

1.3 传统媒体接受信息便捷性差

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存在着传播平面静态、不宜携带、线性传播等缺点,接受信息便捷性差。现阶段,移动电视、数字杂志、数字电影、直播、触摸媒体等新媒体地位凸显,曾经的主流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逐渐下降。

2 海洋预报手机app应用优势分析

2.1 精准性

随着智能手机的升级换代和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手机app发布海洋预报将是大势所趋。手机app通过网络能发送图片、文字、语音和视频,同时也可以结合gis技术,在地图上展示各种各样的海洋预报,其表现手法多样,内容丰富。研发海洋预报app,可以为有信息需求的公众提供数据查询方便,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设备日益普及的现在,手机app已经成为公共服务最为重要的产品发布途径之一。

对于海洋预报信息的需求的用户来说,手机app无疑是一种最方便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手机app海洋预报内容的全面性可以基本满足用户对各种海洋即时信息需求,查询也方便快捷。通过设置相关数据,还可以通过地域控制和用户使用习惯的统计分析,实现海洋预警信息的精准推送,针对性非常强。手机app后台还可按照用户平时情况,实现深度个性化定制,精准推送用户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2.2参与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超过半数的中国公民已接入中国互联网。《报告》同时显示,我国民众的上网设备正从PC端向智能移动设备迁移,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截至2015年12月,我国通过智能移动设备上网的人数已达6.2亿,占所有网民的90.1%。其中仅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已达到1.27亿,占国内网民总数的18.5%。

手机app客户端的界面直观,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基础就可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对于海洋预报来说,当灾害发生时,大众关注度会迅速提高,信息发布后的短时间内点击和回复量也会迅速增长。例如菲律宾的社交app在2013年超强台风“海燕”袭击发布了大量失踪亲人的图片、状态等信息,为灾后救援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大大提高了救援的效率。

2.3 时效性

众所周知,手机app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随地查看了解最新动态。一些注重用户体验的手机app还注重即时性,开设直播平台;还可设置推送提醒,用户可以点开直接查看。可一键分享至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微博、QQ空间等社交软件,这种分享机制有利于用户参与到动态信息更新的生产与消费中。

3 海洋预报手机app的发展与建议

3.1 合理配置功能模块,增强实用性

手机app对用户的基本需求都还要有较好的满足,还需要优化信息的组织排列方式,使用户都能直观接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手机app应结合海洋实时预报和不同人群的需求,设有基础定位、海洋预报、海洋警报、海洋科普减灾、海洋时景等模块。

(1)基础定位

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手机app,在加载“海洋预报”软件的同时,在征得用户同意的前提下,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自动过滤用户无需求信息,以便给用户提供贴合所处环境的信息。

(2)海洋-预报

海洋预报可以结合手机定位,通过背景图片的形式让用户直观的看到实时实地海洋天气的阴晴状况,然后用户通过数值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具体的信息,如浪高、水温、高低潮时间等信息。还可以设置时段水温,采用折线图能够非常直观的给出水温变化趋势,让滨海旅游的用户在瞬间清楚水温的变化走势。另外海洋预报中可以设置相关数值产品,通过图表、卫星图等方式,预报实地海域的风暴潮、海流-环流、海流-潮流、潮位、海浪、风场、气压等信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海洋-警报

通过手机app,将预报中心发布的各种海洋预警以文字和图片等形式,及时发布至用户端并采用自动推送提醒的方式及时让用户查看,如海浪警报、风暴潮警报、海冰预警等。

(4)海洋-科普减灾

海洋科普减灾模块,可以编辑推送一些有趣的海洋知识和防灾减灾知识。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可以让用户了解一些海洋知识,并学会防灾减灾。

(5)海洋-时景(VR)

虚拟现实(VR)技术目前关注度较高,是正在飞速发展的前沿科技。手机app可以利用这一科技向公众普及海洋知识,树立科学的海洋观。这一模块可以大大提升用户的沉浸感、交互感,同时使用户可以快速构建海洋虚拟场景,从而不需要通过实地考察就可以体验到真实的海洋,探索复杂和未知的海洋,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3.2 优化用户体验,建立用户成长体系

结合用户使用特点,综合分析,逐步改善用户使用较多的模块,弱化用户体验感差和使用少的模块和应用,从而最大限度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根据用户使用、分享次数可以通过积分累加或者等级提升等方法,建立用户的成长体系,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3.3 把握特点,宣传推广

(1)在线推广

结合本款海洋预报手机app的特点,加强对海洋预报app的公益服务性推广,最大范围覆盖各大应用超市。融合现有资源,发挥市场作用及时通过微信、微博、电视广播等宣传方式推广,从而使大众尽快地了解此款app。在宣传推广时结合VR相关热点应用、VR实践体验活动开展等进一步扩大海洋预报app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2)线下活动推广

结合海洋预报兴趣和需求人群分布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线下活动推广。对于海洋工作者、渔业和海产养殖者,此款手机app应着重宣传推广。在海洋会议或者海滨实地,介绍此款海洋预报app的功能模块,实地演示手机app的使用效果,通过使用者的亲身体验,了解本款app的实用性和便捷性等特点和优点,扩大影响力,从而提高下载量。

滨海旅游区人群密集,可以在特定时间开展海洋知识普及、海洋VR体验等活动,吸引人群下载本款app。

参考文献

[1]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1-22.

[2]王诗,贾海陶.探索手机app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应用[J].巢湖学院学报,2015(2):72-76.

[3]谭通慧.论手机app在无偿献血项目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5(32):94-95.

[4]徐鹏.沿海建立海洋预报公共发布平台的可行性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06).

推荐访问:预报 探索 海洋 手机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