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并购经验铸就展览强国

时间:2022-05-24 13:5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编者按:2013年,国人关注更多的是改革,是创新。会展行业也毫不逊色,在每次展会上都有改进,都有创新。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实力越显重要,在国内办展已经不能满足中国会展人的追求了。对于逐渐壮大的会展行业,会展人开始将目光频频移向世界。中国会展业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不断呈现出展览项目持续增长;展馆建设方兴未艾;以政府为主导,办展主体多元化发展,展览地区集中程度高;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2012年,中国主办方组织的各专业类展会规模频频攀升,甚至多个展会规模已跃居全球首位。这似乎给中国会展人更大的信心,会展人有了自己更大的梦一大展中国宏图,并购国际展会。如何借鉴国外经验走好海外并购之路?如何实现中国会展梦?我们拭目以待……

2013年4月25日,在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2013展会期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组织召开了“机床工具行业海外并购企业座谈会”。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副局长吴岩、预警处处长朱小娟、对外投资与合作司投资处一秘李健、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出口处副处长付英晟等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国内机床工具行业30多家企业的代表都出席了会议。这足以表明中国会展已经开始考虑开拓海外市场。

李健首先介绍了当前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现状及政策,同时建议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要注意防范并购风险,要注意树立战略、守法、合作、责任、秩序、安全等意识。

企业面临国际化,海外并购需求多

对于会展业来说,中国的展会也同样需要走出国门,展示中国企业,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具体的展示平台。同时,也为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保障。

中国企业近年在海外并购中屡有斩获,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投资金额从2008年的103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底的652亿美元,5年增加5倍还多。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民营企业,统计显示,去年中国民营企业砸下255亿美元用于海外并购,是2008年的7倍,在过去5年中增长600%以上。不仅如此,去年民企并购的单宗交易额平均达到1.78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200%。

一位民营企业家坦言,国外不少企业有不错的品牌和市场占有率,如果自己从零开始,至少要花十年时间才能建立品牌。而通过收购,则可以用投资换取时间,企业可以立刻拥有一个成熟品牌。与之类似,企业通过收购获取技术,可以立刻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摆脱低门槛的价格竞争,进入到利润更丰厚的高档产品领域。

整合资源是趋势,收集信息有效益

“展会就是一个资源整合的平台,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做大展会是会展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广州光亚展览公司(简称光亚)董事长潘文波认为,展会为厂商提供了对外展示企业实力的机会,因此,主办方所能整合的资源越多,对企业而言,参展价值就越大。而引入国际会展品牌,就是让展会最快达到国际化的最佳途径。

博闻主席及行政总裁爱新克曾表示,收购不同产业的展览之后,相关展览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明显增长,增长幅度多在30%~50%。博闻为并购的展会带来了国外参展商,观众也更加国际化。随着展会整合各方资源,让展会从技术、规模、成交量、品牌等方面都获得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连北展并购重组上海东博展览有限公司,在业内掀起一阵波澜。其原因在于:前者虽在东北地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后者主办的上海国际机床展览会,其规模在国内排名前三位,在长三角区域亦是知名品牌展会。业内人士认为,大连北展对上海东博的并购重组是中国会展界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中国民营会展企业正掀起一股资本运作的浪潮。

“与国际展览公司合作并不是大连北展的最终目标,其更远大的计划是,到海外进行国际知名展览项目的并购。”大连北方国际展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琼表示,随着全球市场向东部转移,一些已在欧美举办了几十年的展览项目,也将随着市场的转移而进入衰退期。但这些曾经引领全球产业发展的品牌展会,多年来,积累了一个庞大的全球专业买家数据库,这是一个品牌展会提供服务最核心的部分之一。收购这样的展览项目,等于获得了一个全球买家数据库。“拥有这样的买家资源数据库,可尝试将并购后的全球品牌展会移师中国举办。”李琼说。李琼认为,收购展会项目,不仅是要掌握展会的主办权,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展会的有效信息资源。

配套设施需到位,目标定位要明确

选择展馆不仅面积要大,交通也要十分方便,火车、地铁、直升飞机等交通工具可以直接抵达场馆。展览场馆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会议室、银行、海关、航空、翻译、商店、餐馆、仓库、停车场等,整体服务体系使展馆成为一座城中之城。避免展馆面积小、功能单一、设施较落后、服务水平不高,不具有竞争力,更不具有接办国际名展的能力。

展览要具有明确的展览主题和市场定位,专业展览针对性强、参展观众质量高、参展效果好。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许多综合性展览通过细分、整合等方式都不同程度地转为若干个专业性展览会。

兼并方式扩充市场,优化结构促进品牌

中国展览业以每年20%的增速迅猛发展,并逐步迈向国际化;跨国会展公司群雄逐鹿,纷纷进军国内市场。有业内专家大胆预测,通过并购与合作是做大中国展览市场最有效的方式,今后几年中并购与合作将是会展业发展中的主旋律。对于励展这样国际上首屈一指的展览机构,并购是否也是他们的主旋律?励展博览集团大中国区总裁兰德龙向媒体透露,励展在中国将有更多地合作和并购行为,同时也将继续在中国不同地区推出新展和举办克隆展。

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尤其是国内企业与国际会展业巨头的合资成就了大品牌的产生。对此,广州大学会展产业研究所所长刘松萍认为,展览是一个地域归属较强的行业,合资之后的展览仍然是在当地举办,只要在当地举办,当地就仍然可以享受到展会的带动效应,依然可以拉动当地的经济。同时,合资企业通过各自的优势互补,形成强强联合,更益于展会的做大做强,这对会展企业和当地经济来说都是有益处的。潘文波也表示,光亚和法兰克福成立合资公司后,两个品牌都没有流失,对国内的品牌以光亚为主,对国外的品牌则是以法兰克福为主,从资源到品牌都可以说是完美结合。

软实力参与竞争,海外并购需谨慎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社会变化对于组织和管理者的成效而言,可能比经济事件还重要。”励展博览集团全球总裁及首席执行官陆思奇说,“在励展的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设立和保持高专业水准,包括市场推广、现场服务、网络服务、会议筹划、提供培训及社交网络机会等各方面。励展所主办的展览会就是解决供求关系,而励展本身就是这些交易的促进者和中间人。在我看来,展会的买家和卖家数量并非最重要的因素,质量更重要,衡量的标准是双方的业务需求能否在展会上得以匹配,各自的商务目标能否在展会上得以实现,这是我们展览会成功的关键所在。”

借助巨额的外汇储备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之势,中国成为令世界瞩目的买家。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如何选取目标?如何摆脱盲目并购的陷阱?对于海外并购,我们需要谨慎。

普华永道中国主管合伙人林怡仲认为,跨国并购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你要看每一个国家政府给的税的优惠方面,他觉得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看这一个国家的稳定性、政府的稳定性。很多时候有的政府通过种种一些考虑因素,在你并购了以后1年,2年,3年,或者四五年,还是会考虑增加一些额外税收。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郭本恒认为,并购要跟企业战略方向一致。

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会长王巍认为,海外并购最大问题是观念。他观察研究并购很多年,也参与了很多操作。他觉得目前技术不成问题,因为中国离全球国际化这么接近,无论财务、法律,当然除了国际风险之外,技术上没有太多差别。最大问题是观念问题,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化一部分,但是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到海外收购还更多强调中国自身立场。如果把中国企业作为全球化当中一员,有一个大国担当,有一个长期发展的共识。那么,中国企业并购在海外会遇到更友好的环境,不单单是国企,还有民企,中国企业由于暴富把什么都归结到一个钱字上,仿佛有了钱什么都解决了,这样是不行的。上海奔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国认为,并购要看有没有价值放大。渣打银行中国区战略客户全能银行董事总经理成长青认为,需要把并购潜在的风险尽量量化。埃森哲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王波认为,并购是全球化的一个途径。美国铝业亚太区总裁陈锦亚认为,并购必须适合所在国的国情。

2012年,中国主办方组织的各专业类展会规模频频攀升,甚至多个展会规模已跃居全球首位。这似乎给中国会展业以足够的信心:中国展会可以做到最大,未来还将会做得更好。尤其是,中国会展业界并购再次提速,并形成一股持续的浪潮,在经济危机的阴霾下,不得不使中国会展市场成为全球会展业界的一大亮点。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会展业并购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走出海外,并购国际展会,成为中国展览业发展强大的一种趋势。

推荐访问:铸就 强国 并购 借鉴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