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产品干燥业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5-20 09:50: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21世纪我国农业依然面临着粮食安全、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三大任务,将为农产品干燥烘干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粮食和农副产品在产地加工、贮运过程中,干燥仍将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回顾我国农产品干燥业的发展历程,总结干燥业取得经验和成就的同时,不能不正视和思考其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面临的困难及制约因素,进而在新的形势下,抓住机遇,使我国的农产品干燥业得到持续、科学、较快地发展。

1 我国农产品干燥业发展回顾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农产品干燥业经历了初期起步、引进吸收、研制开发、日趋普及、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自五、六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农业、机械、轻工、商贸、化工等部门和各省市(区)相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管理、生产、使用部门和单位,普遍地开展了粮食、农副产品及其它物料的干燥理论研究和干燥设备的引进、研制、推广等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制、推广了多种烘干设备。广大科研、教学、推广、使用人员为我国干燥技术的进步,为干燥业的持续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标志着干燥技术发展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经过几代科技人员几十年的努力,逐渐缩短了与世界各时期先进水平的差距;数学模拟、计算机辅助设计、干燥专家软件系统、计算机控制的实施及应用将我国的干燥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各个时期多种烘干技术、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加快了我国烘干技术发展的步伐;多种物料的干燥机理、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为各种物料的烘干提供了更趋合理的烘干方式和工艺方法;真空冷冻干燥、远红外干燥、太阳能干燥、微波干燥、热泵干燥等干燥技术的应用推广,展示了烘干业更为广阔的技术领域;各种类型的干燥机具、仪器、装置的研究开发为烘干业提供了日趋完善的设备、器具;有关国家、行业、企业标准的制定实施,为干燥设备研制、使用部门及单位提供了操作运行的规范和依据;关于我国农产品干燥业的发展道路、途径、体制、政策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为我国各个时期、各地区、部门、单位烘干业的发展提出了可行的方向和途径;烘干设备的综合利用,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获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进而带动了烘干业、加工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近几十年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从事干燥技术开发的单位群体,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技术水平、开发意识和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生产厂家的联合和合作,促进了干燥事业的快速发展;联系着国内农业、机械、轻工、商贸、化工等部门及各省、市(区)烘干业广大科研、教学、生产、使用单位的全国农产品干燥技术情报网、全国低温烘干设备联络服务中心、全国烘干工业行业协会等行业、专业性组织,坚持开展了技术学术交流、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我国烘干业的写作、交流,为干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2 我国农产品干燥业面临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2.1 农产品干燥业的发展与农村经营体制紧密相联

我国农业在经历了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增长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存在的新的矛盾日渐显露出来,农业发展的内部和外部障碍阻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比较效益、农业生产水平、农民务农的积极性下降,农民收入水平降低;农业后继资金紧缺,投入严重不足;农业技术推广、机具更新速度滞慢;一次性投入较大的烘干设备一度被冷落、弃置;经济的小生产与市场机制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如不加以整合,农产品干燥事业将失去持续发展的基础。

2.2 农产品干燥事业与各时期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事实证明,我国农产品干燥事业的发展兴衰,无不与国际与当地经济形势联系在一起。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危机,一定比例的中小企业停产、转产、倒闭或兼并;乡镇企业普遍处于再创业的困难状态;相对薄弱的烘干设备生产厂家,由于市场需求下滑等原因,已风光不再。较大规模的烘干企业及经营单位,经历了其事业的兴旺时期之后,也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新的选择,一些单位举步维艰,整体竞争力、发展后劲仍显不足。

2.3 科技资金投入制约干燥事业的发展

前些年,由于科研体制的改革,从事相关研究开发的技术人员,由于事业经费的锐减,为了生计或下海、或转向流失,不同程度地出现出现了专业技术人员断层;基础研究相对削弱,科研实验设施及手段,除少数单位外大多陈旧落后;相当多的单位,不同程度地处于重复引进、低水平、小规模的仿制及运作状态。

2.4 传统的生产形式,延缓着农产品干燥事业的发展

我国除发达地区及农垦、农场外,广大农村由于现有的经济、技术、自然条件,产地粮食及其它农副产品大多仍沿袭着传统的自然晾晒,习惯的烘干方式仍将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2.5 政策、价格诸因素影响着农产品(粮食)的烘干

在我国粮食烘干作业中,粮食价格与价值虽然有政策上调控,但粮食的生产者和收购者,对粮食含水量的消耗和付出得不到应有的报酬,部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尚不统一,加之烘贮设备的不足或陈旧,对粮食烘干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

2.6 行业、部门之间的分割,制约了干燥业整体协调的发展

涉足于农产物料加工烘干业的部门,除农业部门外,尚有商贸、轻工、食品、机械、化工等部门。由于体制的原因,在技术交流、研制开发、项目计划、资金投入等方面,缺少实质性交流、合作,无法就干燥事业的发展提供整体、实质性的规划和安排。

2.7 农机扶持政策决定着农机产量

前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实施的扶持政策,具有一定弹性,时有时无。2000年农机工业总产值比1999年下降6.55%,一些主要产品产销量有较大下降。“十五”期间农机市场整体需求增速下滑,“十一五”期间,中央加大了农机扶持力度,农机产销呈现了上升趋势。

3 我国农产品干燥业持续发展的机遇

3.1 农产品加工(干燥)的工厂化、连续化生产是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

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粮食及农副产品加工的工业化、自动化日趋普及,农产品加工(干燥)的工厂化、连续化生产是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大趋势。

3.2 农产品干燥的工厂化是我国农业实现转化的需要

据世界发展趋势及我国国情,面向21世纪,我国农业需要实现以下转化: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结合逐步向知识、技术密集转化;手工劳动与半机械化、机械化结合,逐步向农业机械化、自动化转化;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化。在这个转化工程中将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和经济效益。随着土地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干燥业作为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技术、设施

及投入等方面逐渐适应和促进这种转变和转化。

3.3 农产品干燥是保证产品规格化、标准化的基础

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农产品生产规格化、标准化。为了发展产业化经营,为食品工业提供规格化、标准化原料,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就必须实施农产品生产的规格化、标准化。干燥烘干作为产品加工中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建立和健全干燥设备及生产的质量标准体系、质量检验体系,进而为农业产业化生产及结构调整提供支撑。

3.4 “粮食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离不开抓好粮食生产。粮食对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来说至关重要,粮食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资源,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产业化,粮食的烘贮在今后仍将是个需要各方面面对和着重解决的课题。

3.5 “种子工程”的实施,为种子烘干带来机遇

自1996年开始实施的“种子工程”,已作为“九五”期间农业领域中的重中之重项目。“种子工程”是以种子加工为突破口,建设一批设施齐全、技术先进、规模适宜的种子加工中心。种子工程项目包括37个省、计划单列市、兵团(农垦)的中央和地方项目1666个项目点,建设的内容包含种子产业四个系统24类工程项目(四个系统:种子引繁系统、种子生产系统、种子工程管理系统、种子加工和信息系统)。种子加工系统包括大型粮食种子加工中心、中型粮食种子加工中心、棉花种子加工中心、蔬菜种子加工中心。现已有数条各种类型的种子加工线(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十五”期间除对现有的种子重点加工中心进行改造完善外,继续完成原有“种子工程规划”中待建成或尚未建成的种子加工中心、种子储备库及配套设施。“十一五”继续推进“种子工程”,推进产业化进程。

3.6 饲料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

的饲料加工业,在经历一个时期的高速发展后,向逐步完善并致力于农牧产业化方向发展;在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形势下,商业性饲料厂有向大规模方向发展的需要和趋势;机械成套设备自动控制程度普遍提高;产品结构、饲料品种、产品形态有所变化,浓缩饲料、饲料添加剂、预混饲料的生产和销售仍较活跃;水产饲料、经济动物和观赏动物的饲料有所发展;草食动物补充饲料及草粉、草饼等呈曾增长趋势;颗粒型饲料需求增加,挤压膨化等技术已普遍被行业所认识并广泛应用。从总体形势上看,我国饲料工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3.7 农副产品为干燥业持续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目前,我国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已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在未来十年内将有更多的农产品成为加工领域的重点。

科技部、农业部等启动实施的“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等重大项目包括:玉米变性淀粉与酒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大豆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小麦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以及双低油菜籽、马铃薯、苹果、柑桔、特色果品、净菜加工、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黑色食品及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酶技术与食品微生物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麦秸、稻草、豆秸、木屑、玉米秆、薯蔓提取植物纤维的技术设备研究开发;优质植物蛋白加工利用及新蛋白资源的研究开发;猪、鸡粪、糟粕、城市垃圾及有机肥的烘干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其它的传统农作物如菇菌类、烟叶、中草药材(包括银杏叶)等的烘干加工工艺、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

3.8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农机行业重点发展粮食干燥与仓储成套设备

按照市场有需求、生产有效益、技术有支撑的原则,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机行业将重点发展粮食入库出库自动化设备。粮食清选设备、温(湿)度及虫害自动检测监控装置、气流清仓设备、粮食输送动静态计量系统、大型干燥系统及中小型干燥设备。

3.9 农业领域的众多项目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农为立国之本”。目前,“三农”问题正在被充分认识和重视,农业领域的众多项目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各行各业重视农业、投资农业的可喜现象,预示着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干燥)业发展的新的希望。

4 结语

围绕我国国民经济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从事农产品干燥业的科研、教学、生产、开发、使用的部门和单位,应充分正视和思考面临的问题、困难及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以产业结构调整、种子工程、饲料工业、粮食及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为发展契机,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中心,抓住发展的机遇;因时制宜,继续开展干燥基础理论研究、设备的研制、开发引进、推广使用、经营管理;积极配合,开展项目立项、招标投标、设备选型、配套组装、典型示范及技术培训等项工作;依靠科技进步,引进竞争机制,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不断开拓干燥市场;继续加强部门、地区、单位之间学术、技术信息交流,促进他们之间的联系、联合和合作,为我国农产品干燥烘干业的持续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

推荐访问:持续发展 干燥 几点思考 我国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