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对气管插管早产儿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对比研究

时间:2022-04-17 10:37:44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探讨和比较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对气管插管早产儿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并采用机械通气早产儿52例,随机分为OSS组和CSS组,每组26例,分别给予相对应的吸痰方法,评价两组患儿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吸痰过程中CSS组患儿SpO2、HR下降幅度和恢复时间均小于OSS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产儿采用密闭式吸痰方式,不仅可以减小SpO2和HR的变化幅度,而且有利于SpO2和HR尽快恢复,并保持稳定。

关键词:早产儿;开放式吸痰;密闭式吸痰;血氧饱和度;心率

吸痰术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用导管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吸道内的分泌物清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方法,也是有效维持人工气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直接方法。对于早产儿进行气管内插管吸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治疗过程,但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引发吸入性肺炎、肺不张、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发生,还会对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1]。开放式吸痰法(Open System Suction,OSS)因其在吸痰过程需断开呼吸机的连接,从而升高了低氧血症和心率迟缓的发生率,并增加了其严重性;密闭式吸痰法(Closed System Suction,CSS)在吸痰过程中不需要断开与呼吸机的连接,减少因断开而产生的并发症和呼吸道的感染[2]。本文主要探讨并比较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对气管插管早产儿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并采用机械通气早产儿52例,随机分为OSS组和CSS组,每组26例。OSS组早产儿男17例,女9例,平均胎龄(32.8±3.7)w,平均出生体质量(1632±708)g,平均氧合指数(8.8±5.9),机械通气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24例,高频振荡通气(HFOV)2例;CSS组早产儿男性18例,女性8例,平均胎龄(31.3±4.5)w,平均出生体质量为(1598±689)g,平均氧合指数(9.3±6.2),机械通气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25例,高频振荡通气(HFOV)1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在性别、年龄、平均出生体重、平均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模式方面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 ①胎龄小于37w早产儿,采用气管插管且临床情况稳定;②家属对患儿情况和本研究内容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①先天性心脏病;②存在肺不张、气胸或严重感染;③氧合指数>40者。

1.4方法 首先制定吸痰方法的标准流程,并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课题组内成员完成所有患儿的气管导管内吸痰。①OSS法:2人配合完成。吸痰前将吸引负压设置为80~100mmHg,断开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的连接后,工作人员打开负压吸引器,戴一次性无菌手套,先将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进行预冲,然后将一次性吸痰管轻轻插入气管导管内,到达预测深度后边旋转边退出,吸痰时间不超过10s,吸痰后将气管导管与呼吸机连接。根据具体情况,重复吸痰则等待患儿的SpO2上升至0.90、HR上升至100次/min以上,最后调回氧浓度。②CSS法:1人完成,吸痰时无需断开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的连接。设置吸引负压为80~100 mmHg,操作者将塑料包装内的吸痰管轻轻插入气管插管,吸痰时间不超过10s。重复吸痰则等待患儿的SpO2上升至0.90、HR上升至100次/min以上,最后调回氧浓度。吸痰操作结束后洗净吸痰管,每3d更换吸痰管。

1.5评价指标 ①△SpO2(%):吸痰前SpO2值与吸痰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最低SpO2值;②SpO2恢复时间:吸痰过程SpO2最低值恢复至吸痰前SpO2水平(差异为±2%)的时间;③△HR(%):吸痰前HR值与吸痰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最低HR值;④HR恢复时间:吸痰过程HR最低值恢复至吸痰前HR水平(差异为±2%)的时间。

1.6数据统计 采用SPSS 16.0数据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样本(x±s)的形式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字2检验,P<0.05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SpO2变化及恢复 OSS组患儿△SpO2为13.8±7.9%,CSS组患儿△SpO2为8.3±5.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18,P=0.0384);OSS组患儿SpO2恢复时间为18.9±10.7s,CSS组患儿SpO2恢复时间为9.7±7.8s,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255,P=0.0192)。

2.2 HR变化及恢复 OSS组患儿△HR为23.1±11.2次/min,CSS组患儿△HR为13.8±6.9次/min,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73,P=0.0421);OSS组患儿HR恢复时间为8.5±4.4s,CSS组患儿HR恢复时间为4.7±3.9s,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132,P=0.0304)。

3讨论

OSS是传统的气管导管内吸痰方法,需2人配合完成,每次操作前需要进行倒冲洗液、打开吸痰管、连接吸引管、带无菌手套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在吸痰过程中需要断开与呼吸机的连接,导致肺容量大幅度减少以及呼气末正压丢失而引起肺泡萎陷,造成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使血氧饱和度降低;OSS吸痰管因为无刻度而难以判断插入的深度,只能当操作人员感受到阻力时上提吸痰管,因此,吸痰管对气管隆突黏膜的刺激可能引起迷走心脏反射而造成心动过缓。在进行CSS操作时无需断开呼吸机的连接,可以维持肺泡形态,保持肺泡功能,避免吸痰时将患儿气管插管与呼吸机连接处脱离而减少氧浓度的变化,避免低氧血症等的发生。CSS吸痰管上有刻度,对吸痰深度进行控制,可以避免对气管隆突的刺激,且吸痰管选用材料管口滑润而不损伤黏膜,外侧透明薄膜护套高度密闭而具有防感染作用[3,4]。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吸痰前SpO2、HR值与吸痰过程中SpO2、HR降至最低的差值来表示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OSS法相比,CSS法对早产儿SpO2、HR变化幅度较小,且恢复至吸痰前水平所需时间较短。采用CSS法可有效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程度,与相关研究结果相同,可能原因是两种方法在气管插管期间对患者吸气末肺容量的减少程度不同,而且不需要脱开呼吸机,可以保持机械通气的持续性,减少因吸痰而引起的肺容量减少,保持较稳定的气道压力和吸氧浓度。而有关研究表明,氧饱和度下降和心率下降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与严重低氧血症降低对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导致心动过慢有关。

综上所述,对早产儿采用密闭式吸痰方式,不仅可以减小SpO2和HR的变化幅度,而且有利于SpO2和HR尽快恢复,并保持稳定。

参考文献:

[1]林真珠,楚阳,张国英,等.两种吸痰法对气管插管早产儿心率及氧饱和度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25(5):771-773.

[2]户风莉,陈丽羡,王礼周.不同气道管理方式对气管插管早产儿SpO2及PaCO2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31):6447-6449.

[3]胡晓静.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系统在气管插管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上海:上海复旦大学,2010:36-38.

[4]李方琼.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18):51-52,55.

编辑/王海静

推荐访问:早产儿 心率 饱和度 开放式 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