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与养生

时间:2022-04-13 09:53:39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平衡是对立的各个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如果失衡了,就会产生各种问题,需要及时调整,以便在动态中保持平衡。这是一条具有普遍性的道理。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人体就是一个平衡器,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的。例如,骨骼的屈和伸、肺的呼气和吸气、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营养的吸收与废物的排出、肝脏的合成与分解、体液的酸性与碱性、胆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这些对立统一面无一不是在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调节下,相互协调与制约,实现统一机能和维持人体生命存在的。人体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体重、肝功能、肾功能等都有正常的范围值,正常值就是人体各器官处于动态平衡的标志。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才得以健康成长,成人才能延年益寿。

祖国医学把阴阳平衡调理运用发挥到了极致,认为,健康人是“平人”。平者,是指“形肉血气必相称也”。相称即是相协、协调之意。《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中说:“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侯若一,命日平人。”说明肌体阴阳的协调是健康长寿的基础。掌握生命活动的规律,围绕调理阴阳进行养生保健,使其达到阴阳平衡乃是中医养生理论的关键,协调平衡则是生命整体运动的核心。

人在健康的情况下,其肌体是处于平衡状态的。但年龄增长、情绪急躁、不良生活习惯、气候突然变化等,都会使人的肌体失去平衡导致疾病。如气出来的病是心态失衡了;吃出来的病是营养失衡了;玩出来的病是精力失衡了;累出来的病是体力失衡了。人体需要保持平衡是多方面的养护,这里仅就饮食平衡和动静平衡说明如下。

一、饮食平衡。

饮食平衡首先是指在食物品种和数量上搭配合理,符合健康要求;其次是饮食摄入能够恰当满足人体需求、营养与吸收。祖国传统医学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充分体现了多种饮食配合,彼此相互补充,以达到饮食平衡的目的;同时也提示偏食会使营养失去平衡,不利于健康。

现代医学认为,淀粉、蛋白质、脂肪是三大基本的营养素,蔬菜、水果可提供维生素、无机盐,为主要的副食。营养学家曾建议,糖类提供的热量应占全天总热量的60%-70%,脂肪占20%—25%,蛋白质占10%-15%,蔬菜和水果热量很低。饮食中营养的平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钙、磷、镁平衡。饮食中电解质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磷的摄入量不能超过钙的两倍。动物肝、酵母、小麦胚芽中含磷丰富,但含钙少,所以吃这些食品的同时,还应补充含钙高的食品。磷的排泄主要是以钙、磷结合成盐的形式从尿中排出,过量的磷排出时会带走大量的钙,导致钙丢失。镁可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的功能,维持稳定的情绪。镁的需要量与钙的摄取量成正比,食物中钙的含量越多,则镁的摄入量也需要增多,如果单纯摄入大量的钙,很可能导致镁缺乏。国外学者建议钙和镁的摄入比例应为2:1。病后康复者镁的需要量应增加,男性需要量大于女性。

2.钠、钾平衡。钠和钾彼此必须平衡,钠过多会使原本不足的钾排出体外,而过多的钾也会造成钠的丢失。口味过咸的人如果吃蔬菜、水果太少,则会使钾摄人过低,造成钾的只出不进。缺钾会导致人体乏力、腹胀不适。食盐是由钠和氯组成,人体需要钠和钾共同维持血液的渗透压和水分的含量。每天吃足够量的盐、蔬菜、水果和肉类,就可保持足够量的钠、钾摄入和排泄的平衡。

3.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平衡。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平衡在饮食中也十分重要。含磷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蛋、肉类;含锰丰富的食物有小麦胚芽、坚果、麦肤、绿菜等,摄入食物时需要注意其间的平衡。维生素的种类较多,有脂溶性和水溶性的区别,摄入时也需注意其间的平衡,如果某些维生素过少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过多又会发生中毒现象。

4.酸、碱平衡。正常情况下。血液的酸碱度略偏碱性,健康者自身有较强的调节能力,能达到酸碱平衡。而老年人或体弱者其调节能力较差,故要注意食品的选择,以保持酸碱平衡。

饮食平衡总的原则是:摄入的食物要多样化,不要偏食及过饱。

二、动静平衡。

一些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有人说生命在于静养。其实只有使动静平衡,即动静相兼、刚柔相济,做到“体动心静”,才是养生之道。事实证明,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肌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使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缓解紧张、消除疲劳,预防和减轻糖尿病,延缓动脉硬化和骨质疏松,有利于人的养生。

大家熟悉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温婉的笑容、红色的脸庞、满头的银发、灵活的身姿,年近九十,还常出现在地震灾区义演和为失学儿童募捐等公益事业的舞台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45年前她患了肠癌,接受了手术。术后,一位医生断言她活不了多久。邓颖超同志闻讯后,给她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既来之,则安之。要在战略上藐视疾病,在战术上重视疾病。”这给秦怡以巨大的鼓舞,坚定了她战胜疾病的信心。她始终情绪乐观,平时加强运动,天天散步、快走,平均每天要走5000—10000米;外出办事时,只要距离不太远,就步行前往。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她的病情不仅没有复发,而且奇迹般地痊愈了。她回顾这段经历时感慨地说:“主要是心态比较好,调动了体内的积极因素,增强了抵抗力,病魔的威风一下子就被压下去了。我从来不吃任何保健品,就依靠适当地运动,坚强地与疾病抗争,最后还是战胜了疾病,我也更加珍惜健康了。”

英国杂志《柳叶刀》近日发表了两份报告,判断全球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运动量不足,每年大约有500万人死于“坐沙发、看电视”类型的生活方式。第一份报告中把运动量不足称为“流行病”,认为年龄在15岁及以上人群中,大约有15亿人没有达到现有运动量建议标准。而13~15岁的青少年问题最大,80%的人运动量不足,且随年龄增加而趋于严重,女性比男性突出,高收入国家更为普遍。运动量不足,特指无法完成每星期5次持续30分钟的中等程度运动或者3次持续20分钟的剧烈运动,或者这两种运动方式的组合。

第二份报告是将运动量与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等疾病的涉及关系进行统计,判断在2008年全球总计5700万去世的人口中,运动量不足致死者超过530万。其中冠心病患者占6%,Ⅱ型糖尿病患者占7%,乳腺癌和结肠癌患者占10%。研究认为,运动量不足现象如果能减少10%,每年可挽救50万人的生命。因为人体需要运动,以帮助骨骼、肌肉、心脏和其他器官发挥最佳作用。

美国有关专家还提出了温和运动健身的新观点,就是一种低程度、低能量消耗的运动模式,也称“适度锻炼”,如每周打2~3个小时的乒乓球。老年人可选择太极拳、散步、徒手操等中小型运动项目,并注意循序渐进。

运动是必要的,但运动本身还有另一个侧面,即意味着生理的付出和人体能量的消耗。如果过度运动,还会破坏体内机制的平衡,加速某些器官、组织的磨损,使一些生理功能失调,出现早衰。《黄帝内经素问校注》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行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静是天地的来源,天地产生了万物,包括人类;静也是人类的命根,是修真养生的通道和归宿。老子在《清静经》里明确指出:“人能常清净,天地皆悉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在静态的情形下,人的精神意识,各脏腑器官可得到相对的平衡,有了自我修复的条件,就能充分发挥人体先天固有的自我医疗本能。

静练是人内向性意识的身心锻炼,静态下的内向性意识本身能补充大于消耗能量的生命运动,给肌体增加活力,树立正气,提高各脏腑的功能,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水静则清,人静则神明”。长期静练能给人带来四个方面的净化:即精神意识的净化、神经系统的净化、气血流通的净化和人的生命整体的净化。人体是由60兆个细胞组成,又由20多种活性营养素均控和协调,所以说健康在于平衡,这与中医理论中“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是一致的。

现代医学也证实:人若能真正做到心静,就可引起一系列有益的生理变化,包括脑电波稳定而有节律,能耗减少,心跳减慢,呼吸缓和,肌肉松弛,氧耗降低,微循环改善,脑血流增加,从而积蓄生命能量。另外,人在入静时,心脏与各器官血流同频共振,能起到指挥协调作用,并奏起和谐的“乐曲”。人在心慌意乱时,情况会截然相反。心脏缺氧,各器官失血,“乐曲”杂乱无章,生理功能受到损伤。如果说“动是健康的源泉”,那“静就是健康的灵魂”,只有动静平衡了,健康才能达到最高水平。

掌握好动静平衡,获得养生良好效果的不乏先例。台湾元老陈立夫享年103岁。他曾数十年深陷政治漩涡,却能保持身心健康。他在93岁时,仍是腰板直挺,步履稳健,思维敏捷,条理清晰,对几十年以前的往事仍能如数家珍。他对前来采访的大陆记者说:“我至今不觉得自己老。我的养生可概括为八个字:养身在动,养心在静。”他百岁寿诞时,还写了一篇长文《我怎么会活到100岁》,使读者深受启发。

我国文坛巨匠郭沫若,身体素质并不强健,幼年曾患过重病。青年时期东渡日本留学时又患过伤寒,致使两耳失聪。然而郭老却享臻87岁的高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静坐”健身法,发挥了养生强身、延年益寿的重要作用。他每天清晨起床后与晚上临睡前各静坐30分钟,由此吃得香甜,睡得香甜,渐渐的身体好了起来。“静坐”给郭老带来了神奇的效果,随着体质的好转,他又加强了体操等运动,从而形成了身心状况的良性循环。这对于他完成学业和各项学术研究等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推荐访问:养生 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