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心理剖析及会计道德

时间:2022-03-24 11:03:00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在如今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国际背景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急剧变化,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多。会计是微观经济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管理环节。会计因为自身的职业特点,会计的心理往往会呈现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这是一个被普遍认同的观点。长期以来,财务工作是最根本的也是社会分布最广的工作之一,由此而使得会计人员的职业心理也各不相同。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的心理压力也因人而异,心理多样化由此而来,随之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等,至今仍未引起社会的重视。在这个日益倡导挺高职业修养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虽然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却忽视了他们的心理问题。本文将从心理学开始着手分析,探讨会计人员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并分析由心理问题等因素引起的有关会计道德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会计人员 心理 压力 道德

会计心理

会计心理概述

1.了解会计心理的必要性。众所周知,会计主要与人和账目打交道,因为其特定的职业环境使得会计有着不同的人际关系群。在诸多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压力下,不少会计个体会出现左右为难的困境,由此很容易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导致人格异化。这一危害往往有着很不良的后果,会使某些会计人员摇摆不定,最终选择不坚持原则,缺乏诚信,更有甚者,做假账,化公为私;同时,由于会计信息严重扭曲与失真,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失去依托,这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必然会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2.会计心理的特点。(1)会计心理的主体是会计人,是指处于一定的会计体系和会计关系之中,具有一定会计意识的人,而不是生物人。(2)会计心理是会计人在相关会计活动中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产生于客观的会计现实,受社会会计条件的牵制。会计人在会计日益社会化的过程中会形成特有的性格、气质、意志、习惯、品质,又不断地受所存在的现实会计环境(包括各种会计关系、会计制度、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这两方面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就是会计心理。(3)会计心理是会计人的一种直观反映,是他们在社会会计生活中形成的,是一种不定型的、不系统的、强调主观能动的感性认知。换句话说,会计心理是一种缺乏理性指导的心理现象。当一个人如果仅凭自己的想法来指导行动时,结果可想而知,会计人也一样,因为心理层面的主观动机,对会计行为起主导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不是能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做事情的条件、目标和结果,进一步导致他们随意地开展会计活动。(4)个体、所处环境、社会地位等客观因素影响会计心理,使之有着巨大差异。(5)会计心理相对比较稳定并且不容易发生改变。会计心理是不系统的、偏主观能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所以它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而且想在在以后的会计活动中彻底地摆脱它的影响也十分困难。不仅如此,要想形成一种新的会计心理,也是十分困难的,会计心理的形成是会计环境交替更迭的产物,是会计社会化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3.研究会计心理的意义。(1)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心理价值观:拥有健硕的体魄,同时也应该拥有健康的心理。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有促进作用。研究会计心理,不仅能使会计人员认识到一些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观因素如急躁、焦虑、多疑、自卑、嫉妒等,对于他们了解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产生的后果也大有裨益,而且能帮助会计人员清楚地认识到货币、投资、核算等影响心理健康的客观因素和会产生的消极后果。(2)能够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在会计工作这个大环境下,会计人员的人际关系归根结底就是往上要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往下要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还得学会讨债的艺术和应酬的技术。如果会计灵活运用了那些人际关系的艺术,我们的做事效率会事倍功半,我们的工作环境会日益和谐,我们的心态会愈加平和,我们的精神会更加利于工作,更加积极向上。(3)能够促进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会计心理和会计职业道德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关系。心理会计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会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将不会是被赞扬的好会计。

会计人员心理承受能力

1.会计人员心理承受能力简介。所谓心理承受能力是指个体在认识、遵循、操作财经法规过程中能够接受的程度。一般而言,原则性强、法规意识浓、集体利益至上的人,能够以健康的思想、理智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对待之、遵守之、完善之,在法规面前能够保持正常的行为能力;而随意性强、规章制度观念淡薄、个人利益很重的人,面对财经法规茫然不知所措,或大胆跳出“框”外,或漠然视之,以非理智姿态和错误的方法来应付。

2.会计人员心理承受能力种类及其关系。(1)自觉耐受力:是指一级组织机构,个体(泛指单位或人)在制订与执行法规过程中保持心理与行为正常的一种能力。自觉耐受力强的人,无论是领导干部袁还是具有财权决策者,无论是机关部门的同志还是财会人员本身,面对财经法规,没有抵触情绪,正确找准自己的立足点与施行法规的对策,从而保持心理与行为的正常。(2)积极排解力:指的是人们在财经法规的执行过程中,发生思维偏差和行为障碍,可以直接调整和转换,积极改善解脱落差情境的能力。(3)消极抵制力:是指对执行财经法规所造成的心理与行为的偏差,以消极被动的思维与指导思想进行抵制的能力。

三者之间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制定与执行财经法规中的适应能力与行为表现,共同组成了心理承受能力,认识、运用、遵循财经法规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适应过程,三者只是分别表现在适应过程的不同阶段而己。事实上它们有时也几乎是同时在起作用。自觉耐受力、积极排解力与消极抵制力又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1.自觉耐受力是施行法规的正常心理与行为,是在遵循法规原则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去维护正常、健康、理性的财经秩序,是对积极排解力与消极抵制力的克服、纠正与适应。2.积极排解力是介于自觉耐受力与消极抵制力之间的准正常心理与行为。有其自觉、积极主动执行法规的一面,也有其被动、消极的一面。通过心理调整与环境的潜移默化,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可以校正思维偏差,把把思想观点统一到法规约束的轨道上来。

3.增强会计心理承受力的途径:(1)增强会计心理相容性;(2)调整性格角色,更好地适应环境;

(3)会计性格的互补与优化;(4)增强心理弹性,克服心理障碍。

会计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

1_会计人员心理素质要求。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充分的适应力(能够较好的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会计工作)、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能够认清自己在会计工作方面的不足)、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从经验中学习、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如其分的满足个人基本需求。

2.提升心理素质的措施。(1)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意识:会计人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必备严谨的工作作风,还要保证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准确、及时、真实、完整。人无信无以立,处理公司事务要公道正派,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对不同的对象应一视同仁。(2)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提升会计人员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文化素养。可以从俩方面着手:一是要丰富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这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了解有关财会方面的知识,也要对管理学、心理学、贸易等也要有很好的了解;二是定期接受会计人员继续教育。(3)磨练会计人员的职业性格。简而言之就是在工作上多花心思多上心。具体分为五点:①胆识:指在工作中如果遇到不符合会计制度、国家财经法规政策的事项要勇敢地去拒绝,以此来维护会计工作的严肃性;②勤奋:指做自己觉得不起眼或者懒的去做的事情,认真对待每一个数字,数字是会计的生命。③习惯:指杜绝不良习惯、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必须要做到随时注意钱财的安全,确保公司利益不受损失。同时也要对财务工作中机密守口如瓶,不轻易说起。④热心:指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同事,这主要体现在团队合作,相互扶持,共同进步。而且不仅要在工作中热心,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热情。⑤胸怀:是指用天下之材、尽天下之利的气度,少生气多体谅。财务工作的专业性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的,我们要胸怀宽广,多理解,多包含,学会用粗浅的道理来解释相关会计专业知识,让有关会计工作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会计道德

会计道德的定义与功能

1.会计道德的定义。会计道德是指规定着特定的会计伦理学体系的性质及全部内容的基本倾向,是对规范会计伦理学和应用会计伦理学从抽象简单到具体复杂的推理论证的前提理论的把握。

2.会计道德的功能。(1)调节功能:是指会计道德具有通纠正人们的会计行为和指导社会经济实践活动的功能。会计道德的调节功能是以使企业和人们的经济行为实现由“现有”到“应有”的转化为目标的。(2)约束功能:指会计道德具有规范、制约会计人的行为和会计活动的效用。因为会计道德本身是各种会计行为规范的总和,这个总和是在会计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为维护和保障社会经济的存在与发展,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会计关系利益的规范。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是对会计人的利益和行为的一种束缚或制约。(3)教育功能:指会计道德通过评价、激励等方式造成社会舆论、形成社会风尚、树立道德榜样,以此来培养会计人的道德观念、道德境界和道德行为的效用。(4)认识功能:会计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通过会计道德判断、标准、理想等形式来反映现实会计活动中会计人与社会、他人之间关系,并通过会计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信仰、命令等,成为会计人在情感上对某种会计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必然性的认可的作用。(5)激励功能:会计的激励功能是指会道德具有激发鼓励会计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效用。会计道德激励的实质体现为对会计人追求“应有”的鞭策和鼓励,具有直接启动会计实践的力量。

会计道德的提升

1.会计道德理想的追求。(1)充满自信:由于每个会计人都有各自独特的学识、品德和才干,只要具有自信心,构建和追求符合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条件的会计道德理想,并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就完全有成功的可能。会计人只有坚定意志、充满自信,在挫折面前不动摇,反而作为吃一堑长一智的前进动力,则离成功的距离才会越近。(2)自尊尊人:会计人在追求理想会计道德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自尊和尊人的意义在于能使会计人深刻地意识和体会到只有自尊和尊人,社会才能平等地把自己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来看待,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才能把理想会计道德作为社会性的共同需求来加以追求和实现。(3)求知进取:会计人只有在会计道德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各种知识,才能有开阔的视野、广博的胸怀、精深的学养。(4)艰苦奋斗:理想的会计道德如果不与会计人的艰苦奋斗联系起来,就难以转变为现实。辛勤劳动是财富之母,努力奋斗是成功之父,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5)善于变通:任何理想的追求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计人在追求自身理想的人格道德和会计职业道德的过程中,因两种文化、两种体制的交汇冲突,往往会面临迷茫、挫折和失败。会计人只有在追求理想会计道德的征途上掌握变通前进的策略战术,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2.会计道德境界的实现。会计人员要实现会计道德上的提升,达到会计道德的最高境界——走向不朽。除了进行会计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实践外,还要结合专业工作环境和自身文化素质条件,或在立德、或在立功、或在立言上努力创造价值,为人类幸福和社会进步作出最大的贡献。

总结与未来展望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会计学和心理学二者的发展也更加突出,二者的结合将极大造福会计人员,这也预示着新兴的会计心理学将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会计人员的心理素质将会进一步提高,心理压力及问题会逐步减少,从而由心理造成的职业道德问题也会随之减少,未来的会计从业人员将会更加专业、认真,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推荐访问:会计 剖析 道德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