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人性问题的再思考

时间:2022-05-23 13:40:03 主题教育 浏览次数:

摘要:人性问题的研究是教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人性的内在矛盾是教育存在的必要前提,人性的可塑性、生成性决定了教育的可能性和长期性。而教育过程是以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四要素為基础而展开,忽视生命的教师、脱离生活的教育内容和物质生产的教育方式是教育过程中人性阙失的主要方面。尊重教师的生命性,培育富有人性的教师;凸显教育的人性目标,弱化教育内容的功利性取向;改进教育方式,营造人性化的教育氛围是教育中人性回归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教育;人性;教育过程

对于人性的认识和理解,贯穿于所有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实践活动中,而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主体也是人,对人性的看法直接影响人们的教育思想和行为,也直接影响人们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选择。本文从探讨人性、教育的内涵及其关系的基本问题入手,基于教育过程要素的角度反思现代教育过程中人性的阙失,并对教育中人性回归的策略进行思考。

一、教育与人性及其关系的再思考

1、教育的内涵

古今中外,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几乎每一个教育家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和立场给“教育”定义。最初对教育一词的理解是将其分开的,“教”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知识教育,育则相当于德育,教育则可以理解为上对下、成人对儿童的一种影响,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善,手段是模仿[];但无论从辞源上或中外教育家,还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和《教育大辞典》对教育解释,其基本蕴意为,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通过“培养人的活动而作用于社会”,它的基本职能是通过人类已有文明的传递,促使受教育者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能力较低到能力较高,从一个出生时软弱无知的个体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这意味着,教育需要关注“育人”和“成人”。首先需清楚人是什么样子的,人应该成为什么样子的问题,即为人性论的基本问题,因此人性问题的研究是教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2、人性的内涵和性质

从词义上分析,“人性”中的人可指实在的、有血有肉、有名有姓的个体;也可指具有社会关系总和特征的一类人。“人性”中的性,包括人的本性、特性和属性[],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的本性是与动物相同生而固有,包括吃、喝、性等的天性;人的特性为人区别于动物所特有的属性,包括人的大脑、语言和思维等;从这种角度看,人性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具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人性具有整体性和复杂性。西方学者对人性的看法,包括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为代表的“古代德性主义人性论”,以霍姆斯为代表的“自然主义人性论”,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人性论”和后现代哲学认为“非理性主义人性论”[],以及中国古代学者沿着“善”、“恶”的思路理解人性,反映的都是人性的局部属性。而作为实际生活中的人是完整的人、现实的人,是身与心、人格与能力、理性与感性、善与恶整合的生命整体。这些人性要素相互矛盾的交织在一起,决定了人性的复杂性。

其次,人性具有可塑性和生成性。人出生始带有与动物的本能相似的属性,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的吃喝除了充饥还为美食;人的性除了繁衍还为爱情,人之间交往的德性也成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人性本身是不断变化的,不存在一生不变的、静止的人性。人性的可变性是人性可塑的前提,人性会因其不断地被塑造而变化,某一标准的人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代表着人性的生成性。

3、教育和人性的关系

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为人。任何一种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以某种人性假设为基础,不同的人性假设,决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人性作为教育的基础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人性的内在矛盾是教育存在的必要前提。人性的内部结构是复杂的,人的自然性表现为基本的生理、物质需要,其外在体现为人的欲望。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说明人活动的利己性。而人的社会性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考虑自己需要的同时要顾及他人及社会的价值评价标准,说明人活动的利他性,需要理性控制自己的欲望。教育对人性的培养和引导,能最终实现人性的完善。

其次,人性的可塑性为教育的存在提供可能性。杜威说,“如果人性是不变的,那么就根本不需要教育了,一切教育的努力都注定要失败。因为教育的意义本身就是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朴质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如果人性是不可变的,我们可能有训练,但不可能有教育”。他不否认人性中确有永恒不变的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永恒不变因素的表现方式也是永恒不变的,基于这一点,人性是变化的,一个人可因为教育而由恶变为善,由非理性变为理性。

二、教育中人性阙失的再思考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以过程的形式而存在,并以过程的方式展开,离开了过程就无法理解教育活动,更无法实现教育目标[]。教育过程的开展是教育过程中各基本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教育过程的要素的界定一直有很多的争议,有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六要素说、七要素说等,都有一定的道理。本文基于对教育中人性的理解,从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四个要素的角度去反思现代教育过程中人性的阙失。

1、忽视生命的教师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与人主体间的灵肉交流的活动,也就是说,教育为一种面对生命、塑造生命的过程。生命参与教育之中,并在教育中得到塑造和升华。教师和学生两个生命体,共存于教育过程中。但在现实里,生命的阙失不仅体现在教师本身,还存在于教师对学生生命的无视。

从教师本身来说,教师是一个现实的、鲜活的存在于当下的真实个体,具有生理、物质和精神的各方面需求,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给予教师角色更多的期待。教育一旦失败,矛头就会指向教师,认为是他们的失职。而实际上,实现教育的目标达到家长、社会的要求,仅仅依靠教师无法实现。社会对教师承载过多的期待,同样对教师提出更高、甚至苛刻的要求。教师面对社会的批评、考核,只能被动、消极的接受和应对。

同样地,教师面对独特性的学生这一独特的生命体,其工作目标是通过培育和塑造,使学生生命体成为一个个人格健全、身心健康,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生命体。教育不为少数“尖子生”的教育,更不為牺牲学生发展追求“高分”的教育。现实生活中,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考试技巧,忽视学生作为生命体的存在,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教师只把目光停留在“优等生”、“尖子生”身上,他们看不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谩骂和体罚;他们甚至不能遏制自己的欲望,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强加给学生,性侵、殴打学生的行为屡禁不止。

2、脱离生活的教育内容

生命中的人,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中。人是生活中的人。人性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完美的绽放。可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师只是将预先设计好的属于考试范围的知识按部就班地传递给学生;或者说教师就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胜任一种满足学生物质需求的职业,忽视对学生情感、生活态度、价值观、生存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容的除了知识还是知识,学习的目的就是考取高分,取得好成绩、好工作。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生活的世界如何,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意义、人生价值是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去感受生活中的美与乐趣,更不知道怎样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怎么样与生活中的人相处和交流,学生的头脑中有的只是一些无生命的知识符号。

3、物质生产的教育方式

人性的发展具有完整性和独特性,我们在生命中追求完整而独特的绽放人性魅力,现实中教育过程注重对学生的“施教”、“灌输”和“强制”,采用模式化、一刀切的教育方式教育学生,无视学生生命区别于其他物体的存在,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术的灌输和训练,让学生机械的抄写字、词、句甚至是篇,抄上几遍甚至几十遍,然后背诵、默写、考试。所学的知识重复性的再现,标准化的考试训练出统一规格的学生。教育过程忽视学生的情感训练,教师作为单一的主体置身于教育过程中,不能与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对话,即使对话也只是仅仅局限于“是与不是”的回答之中,学生学习的方式除了接受还是接受,学生只是处于规模化生产中的产品。

三、教育中人性的回归的再思考

1、尊重教师的生命性,培育富有人性的教师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园丁、是蜡烛。可是教师同其他职业的人一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生命体,他们需要工作为自己带来生活保障,需要社会地位为自己赢得尊重,这些都应获得国家、社会乃至个人的理解和支持。教师和学生都是灵活的生命体,有自己的感情、思想和独立的人格,需要得到尊重和认可。

首先要尊重教师生命的存在,关注教师的人生价值,为教师创造平等和谐、充满人性关怀的社会环境,并给予教师最真诚的理解和帮助、最热情的鼓励和支持。因为教师只有身临于无限的人性关怀之中,才能以最大的热枕和信心投身于教育事业,自觉而有意识的在教育过程中给予学生同样的人性关怀和教育。

其次对于教师自身而言,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在教育过程中塑造、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性。因此,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理解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错误,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关心和爱护每一个人;注重唤起学生对未来、对生活的希望和乐观,带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幸福。

2、凸显教育的人性目标,弱化教育内容的功利性取向

真正的教育不是将外在于人灵魂的知识“灌输”到人的头脑和心灵中,而是要使学生从在自己生活的世界中塑造自己的人格和灵魂。教育的内容不应只是知识的简单复制,需要将知识教育赋予情感教育、态度教育、价值和美的教育中。教育的内容不是为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也不是为追求未来体面的工作,而是在于追求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教育的内容要改原先的文字、数字和符号为色彩鲜艳的图案和画面,内容的讲解中增加与生活、与美好人性相关的场景,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人性关怀息息相关。因为榜样人物的典范、栩栩如生的美德故事和身临其境的教育活动带给学生生命中的活力与激情,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和原则。

3、改进教育方式,营造人性化的教育氛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与此相应,改变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主客关系,视学生为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意识的独立个体,鼓励和引导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相互交往的“一体两面”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共为一主体,作为两面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于两者间的平等对话、观念共享和思维互动中[]。此外,也要改变教育过程中知识灌输式的教学,不能一味地淡薄对学生的关怀、压抑学生的个性。丰富教育的组织形式,学术沙龙、工作坊、兴趣小组、读书会等形式都要得到推广和应用,创造主动地、积极地、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帮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成长和升华。

参考文献:

[1] 刘家访.教育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05:14.

[2] 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02.

[3] 肖绍明,扈中平.教育何以复归人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0,(6):25.

[4] 康伟.中西人性理论批判性反思及对教育的启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 论文集(上册)[C],2009:44.

[5] 郭元祥: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5(9).

作者简介:

孙燕,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思政辅导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学。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药学院)

推荐访问:与人 性问题 思考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