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工作的激励机制研究

时间:2022-05-30 08:20:02 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摘要:科学普及作为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桥梁,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主的社会转型时期,科普工作在群众中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的开展更为迫切和必要。本文在分析加强青少年科普工作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提出青少年科普工作的激励机制探讨。

关键词:青少年;科普;激励机制

科普作为一种社会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信息传播媒体和知识流通渠道,广泛深入到青少年的各种社会活动当中,科普活动具有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等特点,但它并不会自发持续地进行,因此必须建立激励机制加强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开展。

一、加强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必要性

(1)加强青少年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方法。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因而只有公众掌握了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青少年作为国家发展的有生力量,更应该对其加强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传播,通过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加强经济建设。

(2)加强青少年科普工作有利于从长远角度杜绝违背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活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无序性影响以及部分公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违背科技和现代文明的现象发生,阻碍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进行。因此在群众中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开展科普教育工作,有利于使青少年通过科学思维和方法抵制封建迷信和反科学行为,使其生产与生活更加文明和科学。

二、青少年科普工作的激励机制探讨

1.加深认识,贯彻《科普法》的实施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深对青少年科普工作的认识和支持,认识到青少年科技普及活动在培养未来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2002年颁布实施的《科普法》具体地规定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各机构以及农村基层组织应该展开科普活动的相关内容。通过司法手段保障青少年享有参与科普活动的权利,加强青少年科普工作。

2.设立科普基金,加强科技普及

规范科普基金的收入活动,采用较为有效的方法经营和管理科普基金。规范科普基金的使用,支持和维护青少年科普基金的建立,尽量从财政上和优惠政策上予以支持。

3.宏观推进高校科普强化工作

政府部门需要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措施,系统地推进大学科普工作。为了激励大学积极开展科普工作,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大学科普工作的政策性措施,出台指导大学科普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提出青少年学生科普工作的推进原则和主要内容,准确定位大学、教师和青少年学生在科普中的角色。

4.开放科技资源

由于国家长期投资和多年的发展建设,各省市的图书馆等相关科技资源和高校的教育资源内容都十分丰富。首先,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支持,使各省市图书馆馆藏资源通过网络共享图书在线阅览和数据库资源、建立科普网页,或者集中资料举办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达到向青少年传播科普知识的目的。其次,高校应准许将科研基础设施、非涉密实验场所等科技资源列为可对社会特别是非在校青少年开放,这些科技资源主要指大学图书馆、实验基地、科技馆、博物馆等。

5.提高科普奖项级别,扩大获奖范围

①提高科普奖项的地位,把其同国家奖结合起来,将奖项级别提高到国家级,以此加强更多青少年的关注,同时调动更多社会力量。②扩大科普奖励的获奖范围,增设不同奖项的名额,把科普活动和讲座等列入奖励的类型中。③量化科普奖的评奖原则,制定具体规则来规划对科普活动的奖励。

6.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科普活动

加快建立和完善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进一步充实协会内科技辅导员队伍,加大专家学者、科技爱好者、在校大学生等高素质科技辅导员的吸收。组织科技辅导员队伍通过报告团、志愿者小组、科技文化服务团到青少年中进行科普教育。另外,还可以通过开展青少年科技夏令营、青少年爱科学月等活动加快科技普及工作的展开。

参考文献:

[1] 舒志彪,詹正茂.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现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221-223.

[2] 王章豹.高校应当肩负起科学技术普及教育的神圣使命[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6):82-83.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青少年宫)

推荐访问:激励机制 科普 青少年 研究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