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乡村振兴之门

时间:2022-01-26 13:36:46 振兴乡镇 浏览次数:

打开乡村振兴之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乡村建设用实践说话,没有实践的理论与思想风险极大。乡村,安居乐业是乡村振兴最高标准]

  农耕文明5000年,工业化才100年,用100年文化来引领5000年文明,自然困惑重重,盲人摸象。城乡如何融入,传统如何与现代互补,自然如何与城市联姻,城市如何反哺乡村,这对中国来说又面临着一次革命。革命已经来了,我们何去何从?

  01

  农与中国

  “农”,一生农,二生城,三生中国,没有了乡村,我们什么都不会有。什么是城市?“城”是郡县,工商与手工业。“市”是集市,农产品,农民,生态。这是城市的概念,这二个字本身就有“城与乡”结合为城市之意,没有“市”就不存在城,今天弃农弃市,作死,注定“死城”。乡村振兴当中, 安居才能乐业,不能安居,特色小镇、家庭农庄、康养旅居、民宿农家乐、农业现代化都不存在,目前不正是这样吗?

  近100年,中国几乎是精英治农,城市治村,以法律村本末倒置。来自西方的工业化与民主形式,以及城市思维来思考乡村,在此前提下,我们会出现许多误解。比如农耕文明,小农经济,循环经济,传统文化,有机农业,一二三产关系等,都出现了错误的定位与解读,因为错误的解读,我们再多的文件与政策也很难实现我们的梦想。

  乡村建设,是舶来品,是辛亥革命之后带入中国,他助推了中国的崛起,也改变了中国的基因。

  02

  何为主体?

  中国农民以家为单位,包含姓氏文化、血缘关系,是建立在以家与国之间的社会关系,这些都是家的概念。大国小农,田人合一是国家性格也是文化。

  中国农业的特点是人多地少,一人多劳,24小时工作制,没有退休、没有下岗、没有考勤。这与城市完全相反。

  城市,陌生社会产生法律,同时出现竞争、创新、独立、剩余价值、自私、民选、污染。

  乡村,熟人社会产生道德,也滋生温度、道德、孝义、自治、宗祠、慢生活、低效率。

  03

  农耕文明的特征

  农耕文明的特点就是不产生污染,和天地融合。

  粪便不能回田一定是革农业的命。厕所的形式,它的形式根据年降水量、温度和湿度制定,也确定了农业的生产与生活形式。根据国家农业部数据,目前全国98%以上的农业经营主体仍是小农户,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小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小农经济依然是我国农业经济的主体。

  “大国小农”,中国80%到90%是大国小农的状态,土地的面积和人口决定了国家的性格和农业的生产形式,也界定了我们的生活状态。中国的性格也因为农耕文明铸成了我们这个国家的社会形式。

  04

  农业要扬长避短

 

  传统农业一直处在改良与发展之中,如果不进行改良传统不可能走了5000年。今天,农民养的菜再好,不符合论证标准,他们没有包装、品牌、商标等,进不了超市与城市。农耕文明就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被边缘化。而大棚里寸草不生,棚里没有蚯蚓与蜜蜂,生态系统完全断掉,但符合论证标准,不仅能进入超市,还能得到国家项目资金。

  有机与原种农业是城市人最高标准,却是农民的最低标准。农业一定要扬农民之长,避农民之短,这是我们要反思的。

  05

  乡村成功之路

  勤劳和勇敢的精神是乡村振兴的正道,精神高于物质是农耕文明的重要特点。

  湖北省谷城县堰河村,2003年做的一个村里,全村80岁的人和8岁的人都处在一个岗位上,生活与生产完美融合,如果现代科技助力乡村,帮忙不添乱,这是我们向往的农村模式。

  今天,乡村振兴反哺乡村,各路人才涌入乡村,济源“531老兵工”、三瓜公社、堰河村、岭南·中国新村民计划、周家庄、月坝村、郝堂村、袁家村等,都有了不少探索。其中袁家村与堰河村作为很成功的模式之一,就是在乡村治理下本土化、东道主的乡村振兴,把市场化摆在后端,乡村治理和农民精神摆在前端,这叫农道。

  06

  乡村大集

  未来乡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特点是:投资少,风险小,收获稳定,这是农业的特征。这个市场是建立在小农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宗祠、家谱、民俗、信仰、小学教育、祖坟等作为管理基础,城市经济负责后端,这是乡村市场化的基本概念,其中乡村治理是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没有乡村治理为基础,乡村市场就是“投资大,风险高,回报零”的行业。

  07

  农道,复兴之道 

  所有的项目我们坚持几点:第一是农民主体,还权于村两委。第二是农民就要有农田,是田就要种粮食,像农村了,民宿、农旅与康养就自然完成,而且是成本维护最低的农旅与投资。第三条是乡贤乡绅,学堂宗祠,小农经济,适度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等。几千年的中国,历朝历代首推“乡贤乡绅治理之路”,推动此法,乡村振兴会事半功倍。

  这些年,北京绿十字引导着一批乡村建设的实践者,传播者,也是推广者,期待能复兴乡村,城乡融合,开启民智,城乡共享。

  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谈这个话题,就是打开中国乡村振兴之门。乡村,众妙之门,万物至始。希望这样一个讲课给我们这个时代大家有所觉悟。

  2019年10月23日,于中国扶贫基金会《百村百宿》会议演讲稿

 

 

推荐访问:之门 振兴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