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家国情怀教育现状调查

时间:2022-06-05 13:35:02 主题教育 浏览次数:

一、调查的背景与意义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将积极参与祖国的繁荣,维护人民的生活和工作,描绘社会主义大工程的蓝图,决定未来共产主义的实现。升华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环节,民族情感的升华也使学生广泛参与国家事务,成为民族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调查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有利于了解家国情怀的观念,为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提供借鉴意义。

二、调查问卷情况

本次调查我们共发出862份《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收回862份问卷,但其中有些是不合格的问卷,实际有效回收率为98.55%。本次调查以获得的实际结果为目的开展全面调查,通过问卷网、微信公众号等网络通信工具在惠州地区发布,尝试对不同高职院校、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同一年级学生进行全面的问卷调查。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家国情怀伴随中国自西周以来漫长而辉煌的历史走到今天,其中充溢着一代又一代人民精忠报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而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大学生心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识并不乐观。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实施家国情怀教育刻不容缓。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日见没落

中华传统文化以家国情怀为载体,是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形成并且保留在实际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文化记忆,是我们的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风俗习惯和精神传统的集中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然而,在调查中,22.4%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67.7%的学生认为最好了解一点传统文化知识;对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的看法上,79%的学生认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强化民族归属感,18%的学生认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用不大,用到的地方很少;2%的学生认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没有任何意义。

大学生在对以传统文学、中华诗词、中国戏曲、民风民俗、琴棋书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严重不足。调查中,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上,69.7%的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程度一般;21.5%的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喜欢,并会主动去了解;3%的学生表示讨厌中华传统文化,不会去了解;5%的学生不知道中华传统文化。

(二)国情现状的发展了解甚少

当大学生对国家政策、国家实事关心度较少,对民间疾苦缺乏关注,“两耳不闻窗外事”,家国情怀、忧患意识就无从谈起。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精力充沛的一代,应该有能力利用各种网络媒体了解国家的现状。事实上,据调查,只有47.9%的学生对现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行政治经济制度比较了解;只有44%的学生对我国的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比较了解;76.5%的学生偶尔关注世界时事政治、全球经济。

(三)国家民族的认同趋于淡薄

当今大学生不光是独生子女的一代,更是在全球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这些原因决定他们更加关注自我,相反集体、民族意识偏弱。另外,我国实施多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多是对传统文化尤其是近现代历史知识的灌输式传授,对微观层面的日常行为缺少指向性的引导,导致大学生知与行间的脱离,最终流于空洞低效的说教。这与大学生思想独立、敢于挑战权威的个性形成对立,导致大学生厌烦枯燥唯理的家国情怀教育。据调查,关于民族精神,17%的学生的看法是没什么机会让自己体现,但自我觉得还蛮好;27.7%的学生会经常关心时事;24.9%的学生的看法是这个概念比较空泛;30%的学生的想法是修身平天下,先做好自己本分事,再谈民族发展才是硬道理。49.9%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淡化,民族自信心减弱;35.2%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低下,需要重点培养。

大学生对所接受的教育不由提出了怀疑,甚至更多的渴望看似是“大同社會”的西方国家,对自己国家的信任和认同感也跟着减少。在国家认同感基础上建立的家国情怀也势必会减少。据调查,12.6%的学生认为全球化使中国传统文化衰微甚至消失殆尽。

三、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家国情怀是民族精神的根源,是加强民族凝聚力的心理基础。以家国情怀为思想理论基础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它迸发着无穷无尽的民族凝聚力,使无数人民与国家形成共同体,休戚相关,生死与共。当代大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就必须从本源出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不断为家国情怀增添时代内容。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展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当今大学生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首先拥有家国一体的家国情怀能使中国站立于不败之地,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取得真正的进步。根据调查,在增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路径的思考中,17.2%的学生认为多开设些基础理论课程,比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进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育方法,增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21.9%的学生认为进行相关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民族精神;16%的学生认为开设专家论坛、图片展览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16.2%的学生认为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积极提高民族文化修养;18.8%的学生认为通过校园媒体、讲座、社团活动等媒体宣传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9.7%的学生认为发挥党团员学生的带头作用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其次,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的主旋律,是中华文化的发展关键。从漫漫几千多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到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主旋律。以家国情怀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是中华人民的精神纽带,是家国情怀的内在渗透。在当今开放多元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被摒弃,更悲哀的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兴趣不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加强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抵制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首先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从最根本的、最能引发大学生共鸣的主旋律做起,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国家、社会、个人3 个层面,这种将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暗合了传统的家国一体理念。同时核心价值观为“家国情怀”融入现代文明元素的“公民意识”、“社会意识”。在调查中,22.7%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加强对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24%的学生认为从意识上去加强,多开展呼吁大家去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19%的学生认为国家应出台更多这方面保护和鼓励的政策;14.6%的学生认为不要太绝对专业化,应在每个专业插入一些介绍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18%的学生认为从自身出发,更多的接触传统文化,更多的宣传其中的精华部分。

最后,家国情怀是外部的参与意识,是民主发展的动力。当今,家国情怀是对国家的责任感,是一切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行为。大学生作为新生力量,首先要有家国情怀才能长久地为祖国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中国梦”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更多的有序参与是中国社会达到民主、法治的前提。因此,发展、完善民主需要中国人民的共同参与,尤其需要作为民族希望的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家国情怀使得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内化于心,为大学生运用丰富的知识,促进“中国梦”提供了途径。据调查,28.7%的大学生认为,在“中国梦”实践的过程中,最不可缺的是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的人生毅力;27.2%的认为,最不可缺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热情;12.6%的学生认为最不可缺的是严谨务实,刻苦学习的认真态度;31.5%的学生认为最不可缺的是脚踏实地,不断进取的实践精神。

四、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对策分析

科学正确地、辩证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增加家国情怀内容的宽度与广度。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是机械地传授家国情怀的相关知识概念,内容局限于书本,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除此之外,教育者引用的例子不是陈旧老套、脱离现实生活,就是空洞无物而使大学生厌烦。为增强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不仅要做好基础教育的基本理论,更要根据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家国情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展与时俱进地教育。一是进一步做好家国情怀相关理论知识的教育,要求教育者打破书本的禁锢,加强意识和能力的渗透,将国家的政策和党的会议纳入课堂,侧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应该站在国际形势之下,热爱祖国与热爱世界、铭记历史与展望未来、提高认知和升华情感辩证统一起来,加强大学生理性而开放的家国情怀。二是利用传统文化来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教育者必须把握家国情怀中民族意识、忧患意识的核心,探索蕴含在传统文化中的人们忽视的家国情怀,而对于那些不符合当今社会实际的部分传统经典,教育者也不应回避,应详细讲解被社会发展所淘汰的经典之所以不再被承认的原因。不仅弘扬了家国情怀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而且结合了时代与社会的需要增添新成分,增加家国情怀内容的宽度与广度。

其次,创新家国情怀教育方法。传统的家国情怀教育往往采取单向性知识灌输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师作为知识的主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缺乏与大学生的双向互动,家国情怀教育只停留在说教层面而对大学生的情感没有投入太多的情感关注。致使家國情怀的教育出现教育者侃侃而谈,孤芳自赏;受教育者沉默寡言,不以为然的尴尬局面。增强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应该寻求一种适合大学生思维活跃特点的教育方法来改变传统的理论“满堂灌”,使大学生家国一体的认同感增强。第一,采用多种课堂组织形式,避免一言堂。教育者应采用对话式、讨论式、组织社会实践等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深受大学生欢迎的课堂组织形式并合理分配时间。要做到这些,要求教育者要转变角色,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倾听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观点,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第二,广泛利用媒体,使教育走出课堂。对家国情怀的教育不应当局限于课堂的狭窄范围内,而应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和心灵。新时期,教育者必须主动占领网络媒体这片高地并自然使用年轻人的交流方式和交流语言,改变说教形式,充分展示亲和力和感召力,使家国情怀不断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最后,普及家国情怀教育理念。在社会主义建设早期,我国强调集体主义,积极宣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所以,我们要积极呼吁在高校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中,转变家国情怀的教育理念,关注个性发展并坚持用科学的国家观念和宪法精神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唯有如此,家国情怀才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培养“六维”公民,建设民主法治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挥正向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易连云,毋改霞. 中小学家国情怀教育初论[J].中国德育,2014(13)

[2]国家民族好,大家才会更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家国情怀”[N].中国文明网.

[3]乔天宇.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和政治参与意愿——“家国同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解读[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4]六维公民:社会公民、学校公民、职业公民、企业公民、中国公民、世界公民

推荐访问:情怀 家国 现状调查 高职生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