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德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思想基础思考

时间:2022-03-17 09:59:54 思想汇报 浏览次数:

【摘要】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现在初中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蜜罐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也是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复杂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于是他们希望政治课老师能够真正从政治与现实相结合的高度,就他们所关心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给予解答,并且希望通过政治课的学习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思考;思想基础;初中学生;德育和思想品德

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中学阶段无疑是个人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很关键的时期;当代学生在学习上、生理上、思想上发展时的变化带来诸多矛盾和困惑;因此,要把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重视成为夯实素质教育发展的基础,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政治课的课堂进行教学改革,然后要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研究学生的实际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与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这样,政治课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1.初中德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极及其改变策略:在农村,中学思想品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不够

1.1.1 思想品德课教师大多配备一些工作量不够的、教学能力弱而不专业的教师,部分学校、教师对思想品德课不重视、认为是副课的轻视心理;

1.1.2 教学方法单调、呆板、陈旧,不符合素质发展的教学规律;

1.1.3 传授方式单一、缺乏思想感情和爱国内容。

1.2 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

1.2.1 被动学习心态,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由教师牵着鼻子走,没有主动学习的兴趣;

1.2.2 消极学习心态,缺乏求知欲和进取心和积极参与讨论。

1.3 社会、家庭、学生三者的负面影响

1.3.1 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影片和书籍,会使一些思想抵抗力差的孩子容易上当;

1.3.2 不少家庭文化素质低不但不能给孩子做出榜样,相反还指使孩子去做;

1.3.3 一些具有恶习的学生不但不能改掉,反而影响了其他的学生。

1.4 如何改变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

1.4.1 抓好“养育”教育,使中学阶段的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培养集体意识、荣辱意识、社会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等;

1.4.2 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树立远大抱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1.4.3 全面开展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者之间的文化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

2.初中德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依靠新课改理论的指导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要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探究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功能。

2.1 教育的发展目标:思想品德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1.1 积极参与,获得知识,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兴趣,启发思维,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

2.1.2 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正确认识自尊自重;

2.1.3 具有适时性、针对性、教育性,使思想品德课堂充满活力魅力。

2.2 教育要实现平等:以往的教学方式将学生视为单纯的客体、接收器,不重视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下接受知识,师生具有“等级差别”,但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要求体现师生之间“平等对待”,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习知己和生活伙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超前思维、独立人格和创新意识,“在知识的多少上,教师就是教师;在学习的氛围里,师生是相互朋友”。

2.3 教育要换位思考:学习、参与和探讨需要教师在具有教学过程中实行换位思考、转换角色和正确理解,掌握学生的文化层次、生活基础和学科特长,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掌握学生的弱点、优点和苦衷,多一些体惊、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关心,把学生当做儿女、当做姐妹、视为亲人,让学生感觉到学校是个大家庭、具有友爱、伴有温暖,从而热爱学校、教师和同学。

2.4 教育要准确评价:学生毕竟是学生,社会经验不丰富、文化知识不全面、思想方式不成熟,难免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偏离对课题的思考,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多观察、多了解、多思考、多感受、多倾听、多支持,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准确评价学生,正确指导学生,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心服口服、欢乐愉快,使学生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学生互助合作、互相信任,使学生获得成就、体现价值,使学生感受到人格的自主、自由和尊严。因此,准确评价十分重要。

3.初中德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要奠定素质教育的目标

3.1 教育学生学知识:思想品德课程毕竟是一门课,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包括引言、正文和问题思考,可以引导学生去学习、思维和探究,增加知识量、扩大知识面。

3.2 教育学生学做人:思想品德课程的全面、细致学习,能够指导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摆事实、讲道理、列举案例、解释课题,包括古今中外、涉及周边眼前,有计划、有目的、有远见、有思想。

3.3 教育学生爱人民:人或民是社会团体中的一个分子,人民是社会生活中的所有,因此,爱人民就是热爱社会,热爱社会中的优秀公民;每一个在社会中生存的人都要得到别人的帮助、爱护和教育,才能够使身心健康成长,要使学生懂得“独木不成林”的道理,一个人具有天大的能力也是难以生存下去的;爱人民是中学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鍵时期,是矫正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阶段,是达到爱身边人干伟大事的最初出发点。

4.教育学生爱国家

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是中学时期的周恩来,有抱负就有成就,显示着一个思想成熟、品德高尚的境界,当然中国只有一个周恩来,世界只有一个周恩来,但说明了思想品德的形成基础在中学阶段。爱国家的思想品德形成需要环境(家庭和社会)、需要教育(父母和教师)、需要发展(学习和思考)。

推荐访问:德育 思想品德 初中 思考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