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柔性版印刷在中国”装机量调查报告

时间:2022-06-06 14:55:02 调查报告 浏览次数:

zoޛ)jm5٨ky报告》又如期与大家见面了。这已是《印刷技术》杂志连续7年发布《“柔性版印刷在中国”装机量调查报告》,每一年的数据都真实记录了我国柔性版印刷业的成长轨迹,客观描绘了我国柔性版印刷业格局的发展进程,希望今年的报告仍然成为您把握机遇、开拓市场的“好帮手”。

对本次调查的几点说明

(1)本次调查的截止日期为2012年6月30日。调查和统计的范围是销售到中国内地的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不包括销售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以及出口到国外的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

(2)本次调查仅统计分析了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的装机量及增量情况,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和层叠式柔性版印刷机未在统计分析范围之内。并且,未统计用于涂布上光的单色柔性版印刷机组。

(3)与往年相同,本次调查仍主要采取直接向柔性版印刷机供应商发送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相关数据,但同时为了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市场的真实情况,除问卷调查外,我们还咨询了行业协会、业内专家、部分参与调查的供应商以及一些柔性版印刷企业,最后将所有信息进行整合、对比、统计和分析。

(4)本次调查共收到7家供应商反馈的8份调查问卷(一家供应商可能代理和销售多个品牌的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活跃在国内市场上的机组式柔性版印刷主流供应商都参与了本次调查,并提供了连续、完整的统计数据。

装机量超过1200台

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7月1日~2012年6月30日,又有156台全新的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在中国内地的25个省、市、自治区投入运转。截至2012年6月30日,中国内地共安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1230台,总量超过1200台,增长率达14.5%。这已是自2006年《印刷技术》杂志开展调查以来,中国内地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装机量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时也是连续4年实现“增量过百”,体现出了中国内地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市场持续升温的趋势。2006~2012年中国内地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装机量见图1。提供反馈数据的柔性版印刷机供应商和各品牌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的装机量及增量(截至2012年6月30日)详见表1。

在1230台装机总量中,国产机为927台,占75.4%,增量为141台;进口机为303台,占24.6%,增量为15台。通过比对2006~2012年国产机与进口机所占比例,可以清楚地看到,进口机在装机总量中的占比逐年下降,由2006年的51.0%下降到2012年的24.6%;国产机的占比则逐年提高,由2006年的近50.0%提高到2012年的75.4%,已经在中国内地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市场中占据主导优势。

从国产品牌的装机量座次来看,意高发以354台的成绩仍然稳坐“头把交椅”,这已是其连续6年排在榜单首位,其装机量占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装机总量(1230台)的28.8%,占国产机总量(927台)的38.2%;排在第二位的仍为东航,装机量为265台,占装机总量的21.5%,占国产机总量的28.6%;接下来是紫光和德鑫,分别占装机总量的5.4%和5.0%。在装机量增长率方面,国产品牌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在过去一年的增速均达两位数,排在首位的仍是东航,增长率高达34.5%,接下来依次为意高发20.0%、德鑫15.1%、紫光10.0%。

从进口品牌来看,在装机量方面,位列第一的依然是麦安迪(不包括康可),这已是其连续7年蝉联夺冠,装机量为96台,遥遥领先于其他进口品牌,占进口机总量(3 0 3台)的31.7%。由此可见,几年来,麦安迪在中国内地市场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发展势头。在装机量增长率方面,排在第一位的仍然是基杜,增长率高达77.8%,虽然这主要归因于其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相对较晚、装机量基数较小,但也真实地反映出其良好的销售势头和不俗的市场表现;排在第二位的是亿迪,增长率为40%。

注:装机量及增量为《印刷技术》杂志根据调查反馈数据所做的统计

区域格局日趋明显

在本次统计的1230台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中,除9台设备的安装地区不明确外,其余1221台设备均有十分明确的分布,各地区的装机量及排名情况见表2。

调查结果显示,西藏仍未实现装机量“零突破”,中国内地已安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的省、市、自治区仍为30个。以广东、上海、浙江3省市为代表的“第一梯队”,装机量均已超过150台。其中,广东以210台(进口机76台,国产机134台)的装机量遥遥领先,连续7年雄踞榜首,约占中国内地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装机总量的17.2%;上海和浙江的装机量分别为161台和155台。身居“第二梯队”的省份江苏和山东,装机量分别是94台和90台。

同时,通过对比2006~2012年的区域装机量排名可以发现,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5省市已连续7年占据区域装机量前5名,另外,北京、云南和四川已连续7年位列前1 0名。也就是说,这8个省市的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装机量一直排在前10名,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装机增量方面,自2010年以来,广东、上海、浙江一直稳居装机增量排行榜三甲。本次调查中,广东以22台的成绩拔得头筹,上海和福建分别以21台和16台的成绩入围三甲,浙江(14台)和江苏(11台)分别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另外,湖北的装机增量也达到了10台。而且,今年装机增量为零的省、市、自治区比上年减少了1个,仅为6个,已经非常接近历年来的最低值—5个(2009年的数字),这也是我国内地柔性版印刷市场逐步走出金融危机阴影、恢复强劲发展势头的佐证之一。

如图2所示,将三大印刷产业带进行对比,珠三角地区(指广东)装机量为210台,约占装机总量的17.2%,增量为22台;以上海、浙江、江苏为主体的长三角地区装机量为410台,占33.6%,增量为46台;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山东、河北、辽宁)的发展仍滞后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装机量为210台,占17.2%,增量为24台。三大印刷产业带的装机量累计为830台,占装机总量的68.0%。可见,三大印刷产业带仍以绝对优势继续引领中国内地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市场的发展,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以46台装机增量的成绩第6次荣登三大印刷产业带装机增量之首。

从传统的地理分区来看,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仍然排在首位,装机量为542台(以上海和浙江为首,分别为161台和155台),占装机总量的44.4%,增量为60台;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的装机量为286台(以广东为首,210台),占23.4%,增量为41台;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的装机量为128台(以北京为首,48台),占10.5%,增量为19台;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的装机量为107台(以四川和云南为首,分别为45台和43台),占8.8%,增量为18台;华中地区(河南、湖北、湖南)的装机量为87台(以湖北为首,4 9台),占7.1%,增量为14台;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装机量为4 8台(以陕西为首,3 4台),占3.9%,增量为2台;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的装机量为23台(以辽宁为首,9台),占1.9%,增量为2台。2012年国内各地区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装机量占比如图3所示。

幅面与应用

本次调查还特别增加了针对不同幅面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装机增量的统计,参与本次调查的7家供应商中,意高发、东航和德鑫三家供应商能够提供窄幅、中幅和宽幅三种不同幅面的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其余几家供应商目前提供的仅为窄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

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7月1日~2012年6月30日,中国内地新增的156台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中,窄幅机为52台,占装机增量的33.3%;中幅机为57台,占36.5%;宽幅机为47台,占30.1%,如图4所示。

在东航、意高发和德鑫三家公司中,东航和意高发进入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制造领域较早,市场优势更为突出。对比这三家公司2012年不同幅面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的装机增量数据可知,在窄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方面,东航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在中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方面,东航和意高发可谓势均力敌,不相上下;在宽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方面,意高发则更胜一筹。相比之下,德鑫虽然起步稍晚,规模较小,但凭借其扎实的市场推进和周到的客户服务,也打开了一片天地,特别是在中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领域的优势比较突出。

在窄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领域,紫光也是值得关注的国产品牌之一。多年来,紫光在国内柔性版印刷市场一直处于平稳增长之中,且主要瞄准的是高端市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名列欧洲标签印刷业前三强的强国诺科标签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诺科(杭州)有限公司于2011年购进了紫光YR420WZ卷筒纸柔性版印刷机,这是在华外商独资企业首次采购国产柔性版印刷机,充分体现了外商对紫光制造的高端窄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技术和质量的认可。

从应用领域来看,窄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主要应用于标签、纸盒、纸袋、纸杯等印刷。调查显示,窄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在标签印刷领域正获得较快增长,国内相当一部分标签印刷开始关注并引进窄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以替代传统的凸版印刷方式。特别是华东、华南地区的标签印刷企业,理念先进,对于柔性版印刷的认可度和较高。而且,由于标签对印刷质量要求较高,也带动了高清网点、平顶网点制版技术等创新技术的应用,并进一步促进柔性版印刷质量的大幅提升。

中宽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主要用于纸袋、纸杯、纸碗、纸箱预印、装饰纸印刷等,特别是在纸箱预印、装饰纸印刷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值得关注的是,一直在质疑声中摸索前行的中小学教材柔性版印刷项目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已经有11家出版社与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20个品种、100万册秋季教材柔性版印刷协议。这一信息引起了行业各方的强烈关注。尽管中小学教材柔性版印刷项目仍处于试验性的探索阶段,且目前主要是政府推动,但其作为一种创新之举,对于中国柔性版印刷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还是不容否定的。

此外,柔性版印刷适应的业务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并积极向一些全新的业务领域渗透。例如,德鑫公司成功开发了用于卷筒金属钢板印刷的宽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将金属钢板原来的喷涂方式转变为彩色柔印,开创了柔性版印刷卷筒钢板的先例,德鑫公司也因此获得了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柔性版印刷分会授予的“柔印创新奖”。这也显示出柔性版印刷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活力。

虽然受当前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印刷业整体增长难度加大,但柔性版印刷在国内市场的持续向上态势是确定无疑的,业内人士对于其今后几年的发展仍持相对乐观的态度。让我们共同期待柔性版印刷的“春天”早日到来!

推荐访问:装机 调查报告 中国 印刷 柔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