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视角看民间文化的保护

时间:2022-06-10 10:40:03 主题教育 浏览次数:

民间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库,代表着民族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基因传承,代表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学校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应当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推广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的文化多元;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注重民族文化的启蒙教育。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民间文化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学校的民间文化传承教育应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中。

民间文化的保护现状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世界各国许多重要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损害和破坏,有的已经濒临消失。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由于其形态的特殊性,生存环境显得更加脆弱和恶劣。这一点,对于我国这样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厚,并正迅速走向现代化、城镇化的国家来说尤为明显。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谈到他的一点亲身感受时说,20年前,在陕北黄土高原的农家小院里,民俗剪纸还铺天盖地,但几年前他再去时就近乎完全消失了。若不赶紧保护和抢救,这一传承几千年的民间艺术也许就这样悄然湮没!《教育时报》曾经刊登过冯骥才先生的文章《抢救民间文化不能再等一天》。在文中,冯骥才先生大声疾呼:“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不能再等一天,并且我们不能只说不干,应该马上就干。”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民间文化的现状如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笔者以河南为例,略作分析。

河南的民间文化,即俗称的“中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河南的民间艺术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全国都处在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每年全国性的民间艺术展览,河南的参展量都占到1/3以上。在2001年第一届中国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上,河南的参展量第一,获奖数量第一。

河南的民间文化同样面临着急速消亡的局面。有专家统计,以淮阳的泥泥狗、浚县的泥咕咕为例,如果1983年是100%的话,那么现在只有40%左右,这是对上市量和从事这个职业的艺人数量的一个大概统计。这种消亡的速度是惊人的,假如浚县没有正月会、淮阳没有二月会,恐怕这两种古老的文化早就不复存在了。

虽然今天的科技高度发达,新的文化形式不断涌现,但是弘扬民间文化绝不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许多人在看待民间文化时容易走两种极端:一种是只要一提起我国的民间文化,就会说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先进得不得了;另一种倾向是认为我们的民间文化不值一提,落后得一塌糊涂。显然,这两种认识都是不对的。特别是现在有一些人,提起民间文化就觉得见不得人,是一种耻辱,恨不得马上让它们消失,这是极其可怕的。保护民间文化,就要尊重它的原生态,这是我们农耕文明遗留下来的可贵的东西。通过它,人们可以看到我们这个古文明的国家在大踏步前进。

民间文化给人们带来的是文化认同,就像一提到京剧,我们就会自豪地说,那是我们中国的。有了文化认同,就会有民族尊严,再进一步就是民族精神。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了自己传统的、民间的文化,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在这方面,日本人就比较聪明,日本所有的小学生每周都要免费看两场日本戏,目的就是为了让下一代铭记并传承他们的民间艺术,在潜移默化中为他们的国民打上文化的烙印。

民间文化的教育适应

《教育时报》从2003年开设了专门的栏目《藏着的河南》,来发掘和宣传河南的民间文化遗产。这是教育媒体对民间文化保护的一次尝试。《藏着的河南》栏目一见报,便引起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民间艺术学会、河南省群众艺术馆、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高度重视,并且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在《藏着的河南》的采写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间艺术家清苦的生活和他们为了不让艺术在自己手中断绝而作出的不懈努力。作为河南省唯一的一张教育专业报,我们有责任将他们的努力和他们所坚守的艺术介绍给我们的学生,让孩子们看到故乡灿烂的文化艺术,并使他们有意识地参与到民间文化的保护中来。

河南教育报刊社的记者曾在河南教育学院讲过几节有关民间艺术的课。大学生对所讲的内容反响十分强烈,以至于下课了也没有人离开座位,一致要求记者继续讲下去。可见这些可爱的学子不是不爱我们的民间艺术,而是知之甚少!

《教育时报》的《藏着的河南》栏目先后刊发有关民间文化遗产方面的文章数十篇,涉及艺术门类20多种。河南省群众艺术馆的资深民间艺术保护专家倪宝诚在看到这个栏目后说:“这个栏目之所以能吸引我,是因为它是在为民间艺术家们‘树碑立传,歌功颂艺’,深感其情殷殷,其心赤诚!”“《教育时报》从对民间文化的系统调研入手,起点虽低,但意义重大。因为报纸主要直接面对河南地域的广大师生,影响深远。”

与此同时,许许多多的基层学校也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作着不懈努力。信阳市平桥区肖店乡中心校从2008年5月起,先后开设了泥塑、剪纸和曲艺等艺术班,共培训学生400余人。泥塑主要培养学生手工制作一些动物、人物、建筑物、玩偶等;剪纸主要培养学生剪花、鸟、鱼、虫等折剪镂空、不规则镂空等;曲艺主要培训学生学习流行于民间的东北大鼓,该曲艺已有200多年历史,主要在乡村流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流畅优美的唱腔和雅俗共赏的表演形式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素有“书画之村”的美称,是河南省民间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样板,全村从事专业牡丹画创作的人员有110多人,业余爱好者300余人,省、市级美协会员20余人。平乐中心小学近年来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开设校本课程《牡丹画技巧》,聘请村里的著名画家为学校兼职教师,使学生的牡丹画技不断提高,绘画人群不断扩大。全校700多名学生,能熟练画牡丹的学生有300多人,其中高家傲、袁梦楠等十几名同学还获得河南省少儿书画比赛一等奖。同时,在孩子们的带动下,许多学生家长也趁周末到学校学习牡丹画技艺。平乐中心小学的做法,既丰富了校本课程,突出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又让学生在书画学习中提高了素养,传承了传统文化,还为平乐村的牡丹画产业输送了大批人才,可谓是“三赢”之举。

民间文化在课改背景下的回归

由于我国学术界长期以来对“高雅文化”(也叫精英文化)的偏爱,导致民间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地在课程教学中开发和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因喜爱挖掘“经典文本”中“高雅文化”的一面,而常常忽视民间文化,这种不足容易使课程文化受到局限。学生因此看不到文化的渊源,不懂得文化的成因。其实,无论是“经典文化”还是课程内容的设置,民间文化都广泛运用于其中。

在课程教学中,如果能从民间文化视角来解读“高雅文化”,民俗独特的审美意识、审美标准再加与民族文化的天然情缘,认知和情感的相近,更能使学生深刻地品味到原汁原味的“高雅文化”。例如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药》,老舍的《茶馆》,沈从文的《边城》等,作品涉及大量平凡的民俗生活描写,要真正读懂这些作品,只有从地域特点的民俗生活描写中来分析人物艺术形象,揭示人性本质,拓展主题思想,从而领会到中国人民独特的形象性格、风貌气派。

民间文化资源是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己民族文化最好的素材,开掘和运用民间文化资源,才能让教育在多元文化冲击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本土文化,在强势文化入侵背景中永不丧失自己的文化精髓。课程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得语言文字表达技能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传授,既让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同时又让学生受到民间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可见,开发和利用民间文化资源,能更好地充实课程文化,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深切关注和思考,陶冶情操,提高审视历史和现实的睿智及洞见力。

民间文化的传承是关系到民族群体和全社会的公共事业,需要国家及民众的互动协作,更需要一个面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理性与健康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环境。

民间文化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作用。

(作者單位:河南教育报刊社)

编校:董方晓

推荐访问:视角 民间文化 保护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