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时间:2021-11-11 19:58:43 振兴乡镇 浏览次数:

2021年以来,镇紧紧围绕区“十四五”规划及2035长远发展目标,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整体推进,狠抓落实,在面对拆迁兑付、耕地保护、企业拆除等多重大考下,多年积攒的家底回到了十年前。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干部职工人民的团结拼搏下,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扛着巨大的财税锐减和负债偿还的压力,咬紧牙关、迎难而上,拼出了一定的成绩。

一、坚持疫情常态防控,不断巩固拓展向好态势

今年上半年以来累计排查国内重点地区入返人员1002人次,完成管控831人,全部完成采样、检测,其中231人已移交其他镇街及县区。共累计完成核酸检测1128次,实现了当日返回,当日上报,当日清零的目标。疫苗接种方面,全镇累计完成疫苗接种第一剂次15300剂次,累计完成第二剂次13916剂次,高质量完成了上级分配的疫苗接种任务,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60-69岁接种任务;
完善全民核酸检测预案,对全民核酸检测系统进行登记,共登记预核酸检测居民27400余人。接收指挥部推送筛查、随访文件120份,对重点地区入返人员、购买退烧药品、次密接触者等人员进行了重点随访,对购买发烧药品的了解身体状况,对有发烧症状的督促到发热门诊就医。确保了我镇疫情防控工作万无一失。

二、扎实推进任务落实,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据统计,1-7月,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收入4700万元,同比增长30.23%;
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1亿元,同比增长102.1%。今年以来,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包靠制度,实施了镜湖社区三期、海风湿地公园、镇区改造提升等30个重点工程项目。目前,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公益性墓地二期、社会化服务中心等项目已高标准完成;
投资5035万元的新义路债券项目已完成项目开标及中标公示,正在编制规划设计方案,同步做好方案审批相关资料准备工作;
正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合繁育场项目超年度任务完成省外进账5.1亿元,东西办公区主体、外墙施工、22栋猪舍土建基础主体基本完成;
投资1.6亿元的宝驰、浙东两个小棚虾养殖项目稳步推进,浙东预计9月份投产使用;
对全镇符合发展新能源产业的11万亩滩涂进行了摸排和分类,对涉及村集体和企业的进行了手续办理等情况的洽谈推进工作,为今后我区做好新能源产业做好根本保障。

三、打造干事创业平台,以“三变”改革助推乡村振兴

作为全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全区“三变”改革试点镇,镇坚持以强村富民为目标,大胆探索,深度发力,在全域开展“三变”改革。截止目前,9个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幅达到20%以上,全镇72%的农民群众实现现金分红。一是强化跨村联建,在抱团融合上深度发力。坚持以“三变”改革为切入点,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动、民生联办等方式,将12个新村、72个自然村分别结成帮带对子,推动农村工作由单兵作战向抱团融合转变,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二是强化项目谋划,在模式创新上深度发力。在跟踪监管好原有6个“三变”项目的基础上,坚持谋划生成项目,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推动改革多点开花。针对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依托镇属国有企业搭建服务平台,统筹各村大型农机等零散资源,为群众提供耕种收等优质低价服务,在减轻农民生产成本的同时,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是强化体制创新,在制度赋能上深度发力。将“三变”改革作为抓实抓牢镇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平台,在原有勤抓严管重奖的基础上,重点探索三项机制:一是清单管理。对今年确定的9个“三变”项目上表上墙,每月一观摩一评比,用项目比出干劲比出成效。二是首创奖励。鼓励各村大胆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三变”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村想变要变能变的积极性。三是会计工厂。整合司法、农经等站所资源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计划每半年对所有村级“三变”项目进行一次系统过筛,既看资金流水,又看项目成效,确保每个“三变”项目都经得起群众监督和时间检验。

四、突出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是筑牢堡垒,强化组织阵地“基本点”。镇坚持把村“两委”换届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经过34个日夜,全镇12个行政村、70个党支部全部完成换届任务,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100%“一肩挑”,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二是创新机制,搭好组织引领“连接线”。建立全镇基层党建工作评星定级体系,实施星级党支部、星级党支部书记、星级党员、星级党建指导员4个评星定级管理,打造“星党建”靓丽名片。三是丰富载体,铺开党史学习“覆盖面”。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镇创新工作载体,丰富学习形式,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成立镇级“精品党课宣讲团”,由31名宣讲团成员组成党史理论宣讲组,将党味浓、内容新、形式活的党课送到基层一线。截止目前,全镇开展讲党课活动187场次,参与党员2700余人次;
用活用好“板凳课堂”,将党史学习教育从会议室搬到村中的角角落落,打破宣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用小故事体现大主题,用红色故事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
开展“送戏下乡”活动,镇作为区第一个党支部—郭家局子党支部的诞生地,蕴含着独特的红色基因、红色传承、红色情怀。镇坚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基础,深挖本土红色资源,排练红色曲目,通过寓教寓乐的形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播红色精神。截至目前,已组织下村演出46场。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群众“问题清单”变为“履职清单”,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需求。一是精准掌握群众之所想。通过网格、群众热线征集民需问题,全面排查梳理群众关心的医疗、养老、教育等问题,召开村情发布会,研究遍访情况反馈,确定第一批村级产业项目57个,为民实事项目483项。二是全力保障群众之所需。针对老年人健康意识弱等问题,不断加大医疗投入,投资100万元,成为全区唯一实行全民健康查体的镇街,为辖区群众免费提供11类43项健康服务。针对农村独居空巢老人生活不方便等问题,投资750万元,建设明湖颐养院,配套助老大食堂,实施“一元餐厅”运行新模式,解决鳏寡孤独老人“生活难”等问题。三是严格落实群众之所求。开展网格代办服务,将居民养老参保登记、老年人优待证办理等70项高频办理事项由网格员代办,减少群众跑腿次数;
大力倡议企业募捐,建立“通合奖学金”,学生表彰奖励比例达到了20%,引导形成人人关爱教育的良好氛围;
同时在区委区政府和卫生医疗部门的支持指导下,镇为3000多名慢性病患者实现“报销不出村,办事不跑腿”,为出行不便的患者解决了大问题。

下一步,镇将立足镇情实际和资源禀赋,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断理清完善镇域发展思路,通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和遵循。

一、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滨海湿地小镇建设

镇村庄规模小、布局散、配套难,群众进城上楼的意愿非常强烈。破解的关键在于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人口向镇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集中。一是高标准做好小城镇规划。基于人口、产业分析,计划保留29个自然村,拆迁25个自然村,规划城镇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1.5万人。城镇风格是低密度、大空间,水绿环绕、精致典雅,具有鲁北风貌的特色滨海宜居小镇。城镇布局是以新义路为界,西部布局以商贸为主的产业区,东部布局生活空间,西产东城,产城融合。二是提前谋划项目建设。以“十四五”为基准,围绕路网、商贸市场、市政设施、教育、医疗等领域,超前谋划、编报一批城镇建设项目,为挤入上级盘子和争取债券项目打好谱局。以南部镜湖水库、中部干渠、北部海风湿地为依托,做好“水润”“绿满”文章,赋予城镇灵气。三是稳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第一批用于城镇建设的债券资金1170万元已到位,镇域改造提升已纳入国家债券的争取项目之中,重点做好镜湖三期建设及房屋安置、镜湖一期二期绿化提升、新义路市场街改造提升等工作,坚持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为人民建设美丽宜居小城镇。

二、以创建国家级产业强镇为契机,加快海洋经济强镇建设

是发展以对虾养殖为主导的海水养殖业。在现有养殖规模和技术积累基础上,着力引进和落户一批以对小棚虾养殖为主产的海水养殖企业,扩大养殖规模,在产量上求突破,在品质上求创新,补足镇海产品产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短板。计划2021年新增小棚虾面积3000亩,对虾总产量达3.4万吨。预计2024年,小棚虾面积达到2万亩,对虾总产量达到12万吨。二是发展以链条延伸为带动的海产品加工业。在养殖规模达到一定基础上,结合养殖品种、产量和品质等因素,发展海产品冷冻、保鲜贮存、精深加工、冷链运输等业态,延长海水养殖产业链条,规划建设围绕海产品生产贸易为主的海产品加工物流园。三是发展以碳中和为引领的新能源产业。以打造全国知名“碳中和”小镇为目标,按照全区统筹安排,筹划建立以海洋光伏、渔光互补、近海风力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三、以“三变”改革为动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

是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吸引社会资本。立足镇实际,加快推进百万亩生态渔业示范区、十万亩现代畜牧产业园、万亩优质林果基地三大产业园区建设。力争将十万亩现代畜牧产业园创建为省级农业园区,“十四五”期间实现园区封闭运行。优化园区服务环境,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吸引社会资本和龙头企业入驻,为农业发展提供平台载体。二是全面推行农业社会化服务,转变生产方式。培育多元化托管服务主体,创建一批生产服务型农民合作社,推动开展托管服务,发展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打造现代农业服务骨干力量。大力推广多种托管服务方式,发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统防统治等,在振兴新村探索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托管服务”。加大绿色生产技术集成推广,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带动小农户获得更多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延伸托管服务链条,加强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产业链金融等配套环节,形成规模服务优势。三是以设施农业为带动,推动高效益农产品快速发展。在现有黄河润土西红柿种植等设施农业迅猛发展基础上,采取外引、内培等方式,引进和培育一批公司化运营的果蔬大棚种植,采取水肥一体模式,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采取信息化手段,加强智能化管理水平,建立高投入、高产出,且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蔬菜水果产业。配套建设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引进鲜切水果等先进采后加工模式,提高产品贮存和加工能力。

推荐访问:下一步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上半年 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