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

时间:2022-06-09 14:05: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医护质量的综合体现。故多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均贯穿于护理行为的全过程,涉及护理工作的多方面。

关键词:外科;术后;感染

外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领域, 因为外科手术患者经历了麻醉及手术创伤后自身抵抗力较弱, 并有较多的侵袭性诊疗措施, 另外由于术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引起耐药菌株增多、菌群失调, 致使医院感染时有发生, 直接影响了医疗效果, 故研究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对整个医院的院感监测和控制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1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主要是患者由于机体受到创伤,抵抗力及免疫力下降,从而易发生医院感染。也与患者的年龄、病情的急与缓、住院时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1.1患者的病情急缓 一般急诊患者病情急、变化快、不及时手术往往危及患者生命,术前、术中未预防用抗菌药物,术后才用;还有部分患者来院时已经污染,如肠梗阻并发肠破裂、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胃肠穿孔,这些患者术后感染难以避免,对于这类患者术前、术后应该应用足量的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1.2年龄 60岁以上的老龄患者,相当一部分术前有其他系统慢性病,如心脑血管、呼吸、消化、运动系统疾病,术后下床活动晚,胃肠功能恢复慢,进食少,易发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部位的医院感染。

1.3抗菌药物的使用 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以及频繁更换或联合用药等,均可导致菌群失调,使局部抗定植抵抗力下降,造成医院感染。同时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可产生真菌性二重感染,因此,合理有效的使用抗生素是减少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

1.4侵袭性操作因素明显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因侵袭性造作破坏了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为细菌的侵入打开了门户,极易引起相应部位的感染。有报道,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院内感染率明显增高,其次是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再次是泌尿道插管。各种引流管道的留置及泌尿道插管是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1]。

1.5手术因素 手术室环境的洁净度是直接影响患者的创口愈合,且是引起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手术人员的外科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据统计调查显示,由医务人员洗手不彻底而导致细菌传播造成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生率的30%。参加手术人员洗手程序不规范、时间不充足、擦手巾灭菌后管理不妥,可导致2次污染[2]。

1.6住院时间 由于外科手术患者常常行动不便,住院治疗时间较长,导致陪护人员多而杂,人员走动大,严重影响病房的空气质量,从而增加感染机会。长期卧床及活动受限病员较易发生褥疮。

1.7术前天数和手术时间长 术前天数、手术时间是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住院天数越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就越大,这与住院天数是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具有相同的原理。手术时间越长,机体的内脏器官和组织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越长,被外界环境污染的机会就越大。另外,手术时间越长,创伤越大,体液中的抗体及免疫组织丢失越多,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就越大。

1.8侵袭性操作 侵袭性操作是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动静脉置管、留置尿管、置管引流、穿刺等侵袭性操作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未行侵袭性操作者。这些侵袭性监护和治疗均存在一定的机械性损伤,削弱粘膜屏障,为细菌侵入机体及正常菌群的移位提供有利的条件,而且侵袭性操作的时间越长,对机体造成的损害越大,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越大[3]。

2护理措施

2.1加强环境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2.1.1病室要保持空气新鲜,每日适当通风换气,行紫外线照射1次/w。严格限制陪护及探视人员的数量;做好传染病患者的消毒隔离。

2.1.2加强治疗室、换药室的管理 各室严格划分三区。所有灭菌与污染物品严格管理,定位放置。各种无菌包、容器应按要求定时灭菌,及时更换,以确保有效期内达到无菌。定期检查消毒与灭菌效果,改进操作程序,规范操作行为,避免人为的感染发生。实施各项操作前必须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每日操作完毕室内所有物表彻底擦拭,采取湿式清扫,紫外线照射2次/d,确保各室环境清洁有序。

2.1.3医疗用品的管理 对所有非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处理实行消毒-清洗--消毒的制度。所有一次性医疗用具消毒毁形后,装袋送指定地点集中进行焚毁。

2.2加强基础护理,减少院内感染

2.2.1对长期卧床及活动受限患者,护士要对患者讲明勤翻身的好处,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无屑外,还要建立翻身卡,每2~3h协助翻身1次,并严格交班,对于病情限制不能翻身的患者,在骶尾部垫以气圈、棉圈等,同时对骨隆突处用50%的红花酒精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总之在护理工作中做好"无勤"(即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是防止褥疮发生的关键。

2.2.2呼吸道感染时长期卧床患者及胸腹手术和外伤后尤其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院内感染疾病之一。这类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疼痛引起胸部活动受限,咳嗽无力,痰液坠积肺部造成肺部感染,护士应指导患者经行有效咳嗽。病情允许时协助患者坐起,叩拍其背部利于痰液咳出。

2.2.3外科手术病员长期留置导尿管是造成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原因。为了防止感染,导尿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插管时动作轻柔,以防损伤腔道黏膜,增加感染机会;避免留置导尿管扭曲折叠,保持引流通畅。每日用0.1%新洁尔灭棉球消毒尿道口,更换集尿袋1次/w,以防逆行感染。

2.2.4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是手术前的皮肤准备及后的切口换药,做好了这两点,切口感染的机率会明显降低。

2.3护士应掌握外科手术前预防用药的最佳时机并应根据每种药物的半衰期给药,掌握合理用药知识、观察药效,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和换药的依据。加药时选择正确溶媒,减少残余药量,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发现医嘱有误的地方及时反馈给医生,避免药物配伍不当而降低药物疗效。

2.4增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提高整体素质,使其充分认识到湖里工作在预防院内感染工作的重要性,只有提高认识才能加强责任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共同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尤其要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掌握外科手术前预防用药的最佳时机。要尽可能地选择使用合理有效的抗生素,药物剂量应考虑个体差异,疗程要灵活掌握,尤其是老年患者 要随时观察疗效, 必要时作药敏试验。

参考文献:

[1]张月山,张巧荣.患者外科手术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中外医疗, 2008(35).

[2]曾昭如.正确认识和预防手术感染[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1).

[3]孙建,花天放,顾炜.普通外科病房医院感染292例分析[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04).编辑/申磊

推荐访问:术后 外科 护理 患者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