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交媒体的高校德育工作研究

时间:2022-06-06 09:10: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 :Web2.0技术的日臻成熟使得各种类型的社交媒体已然成为大学生群体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其传播主体平等化、传播速度即时化、传播过程交互化和信息服务个性化的特点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既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社交媒体的日益风靡,各大高校必须随势而制、积极作为,以基于社交媒体转变德育理念、拓展德育方法、健全管理制度以及提高师生的媒介素养四个方面为突破口,综合施策、合力并举,促进高校德育工作效果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 社交媒体;高校;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6-0098-07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6.020

当前,随着Web2.0技术的日臻成熟,各种类型的社交媒体已然成为大学生群体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他们依靠各种新闻客户端获取最新资讯、借助知乎平台获取专业知识、通过微信与家人保持联络、利用QQ朋友圈聊天交友、使用微博休闲娱乐,如今的各类社交媒体平台才是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空间中的最为重要的聚集地。习主席在2016年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德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的旨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与行为处事方式并使其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一切活动总和。[2]大学生在哪里,高校德育工作就要向哪里延伸。面对社交媒体的日益风靡,各大高校必须随势而制、积极作为,着力提升基于社交媒体的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社交媒体的传播特点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社交媒体(social meida)是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3]具体来说,所谓的“社交媒体”实际上就是一种网络媒体平台,在这一平台上,用户可以用文本、图像、音乐和视频等多种信息格式自由地进行内容创作,并且不同的用户之间还可以基于一定的人际关系展开针对相关内容的分享、转发、评论等形式的互动。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体平台,其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体和大型综合门户网站这样的传统网络媒体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社交媒体的用户享有更多的信息选择和信息编辑权利,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这些平台上自行集结成某种阅听社群。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人类天生的社交欲望得以进一步地满足和释放,这是大量用户逐渐远离传统大众媒体和传统网络媒体,转而在社交媒体上再聚集的根本动因。与此同时,社交媒体还具备有别于以往任何媒体的四大特点:

(一) 传播主体的平等化

在社交媒体之前的任何媒体,其信息的发布必须经过专业记者、编辑、媒体管理层的层层“把关”,而广大用户实际上都处于信息流的最终端,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很少有机会能够主动发声。因此,整个社会信息流呈现“瀑布式”自上而下的流动形态,信息的传播者与接受者分居瀑布上下游,身份界限非常明显,并且难以逾越。然而,社交媒体的出现则将信息流动形态由“瀑布式”变成了网络化。在网络化的社会信息流中,每个用户都只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可以作为独立的传播主体自由地对信息进行生产、加工和传播,同时,也可以选择接受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屏蔽自己不感兴趣信息。在这张由社交媒体编织的信息网络中,没有绝对的传播中心,原来的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身份界限被打破,人人都有“麦克风”,并且不同传播主体的地位几近完全平等。

(二) 传播速度的即时化

不论是传统大众媒体还是传统网络媒体,其信息传递的速度相较于社交媒体而言都是较为缓慢的。以报纸为例,今天出版的报纸实际上刊发的是昨天的信息。即便是以门户网站为代表传统网络媒体,也大多是传统大众媒体经网络技术简单处理之后形成的网络版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但是囿于科层化的“采编——发布”机制,其信息传播速度仍比较缓慢和滞后。社交媒体的出现,使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大提升,达到了“即时化”的水平。在社交媒体上,社会信息流沿着人们的虚拟社交关系网络流动,借助“一键转发”功能,形成了独特的“病毒式”的裂变传播方式。一条信息一经发布,每经过一个网络节点就会产生一次裂变,因此,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的数量都呈指数级增长,信息传播的范围和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一条热门微博能够在分钟、小时这个时间量级被转发数万次、甚至数十、数百万次,这就是对社交媒体信息传播即时化的鲜明写照。

(三)传播过程的交互化

在社交媒体出现之前,尽管也存在“读者来信”“观众来电”“网友留言”等用户向媒体进行信息反馈的方式,但这些方式大多存在范围狭窄、反应迟滞、操作不便等诸多弊端,换言之,传统大众媒体和传统网络媒体上的信息几乎都是由媒体向用户的单向度传播。然而,在社交媒体上,一切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一切信息的“消费者”同时也是信息的“生产者”。任何社交媒体用户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既可以迅速向信息的传播者发出反馈信息,又可以将接受的信息加以编辑、评论之后向其他用户转发,还可以围绕接受的信息与其他用户展开交流讨论,这三种操作几乎可以同步完成,在短短几秒之内,用户可以实现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与“接受者”身份的随意切换,信息的传播在不同用户之间真正实现了全时空的自由交互。

(四)信息服务的个性化

传统大众媒体和传统网络媒体的点对面的信息传播方式在短时间迅速凝聚社会大众思想、进行特殊时期的社会动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是这种粗放地、盲目地信息传播却无法有效滿足广大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而有针对性地为每位用户提供“私人定制”的信息服务,恰恰是社交媒体的优势所在。一方面,不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设置某些类似于“体育”“军事”“股票”“明星”的主题词的方式,自由地利用社交媒体“订阅”或者“关注”与上述主题词紧密相关的信息资讯;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也会利用大数据、分发算法等技术来搜集和分析每一名用户浏览信息过程中的种种行为,从而掌握该用户浏览信息的偏好和习惯,进而主动地向该用户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信息。并且,随着这个过程的反复进行,社交媒体对每名用户的偏好和习惯的掌握越发精确,提供的信息服务也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

二、 社交媒体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被誉为西方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拉斯韦尔在其《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提出了5W理论,即任何传播过程都由传播主体(Who)、传播内容(Says what)、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el)、传播对象(To Whom)、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这五大要素构成。[5]从这个角度看,高校德育工作实际上就是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处事规范从高校德育工作者向大学生群体进行传播的过程。由于社交媒体较之传统大众媒体和传统网络媒体具备传播主体平等化、传播速度即时化、传播过程交互化和信息服务个性化这四大传播优势,因而也就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德育工作——这一特殊传播行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有利于壮大高校德育工作者队伍

尽管一直强调要尊重和发挥大学生群体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主体性作用,要联合学校、社会机构和学生家庭的力量共同育人,但是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高校教师和辅导员依然是绝对主力,大学生群体、社会机构和学生家庭的实际作用发挥依然不够明显。社交媒体具备获取信息高速便捷、交互沟通自由平等的特点,倘若能实现高校德育工作与社交媒体的有机融合,则既能有效提升教师和辅导员开展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能调动大学生群体主动参与高校德育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还能实现与社会机构和学生家庭的有效联动,充分释放学校、社会机构和学生家庭联合育人的强大功效。从教师和辅导员的角度看,社交媒体高速便捷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其能够掌握海量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他们还能通过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互粉”等渠道及时准确地掌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和心理动态,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从大学生群体自身的角度来看,他们可以凭借虚拟身份在社交媒体上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在与教师、辅导员和其他社交好友之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从而真正体现大学生群体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主体性作用。从社会机构和学生家庭的角度来看,通过社交媒体可以使学生家长和社会机构更为直接地参与到高校德育工作中,一方面能够为高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更多合理化建议,促进德育工作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能够与高校德育工作“无缝对接”,从而避免出现大学生群体在校园内与在家庭和社会机构中所受的思想道德教育相互对立、甚至相互抵消的局面。

(二) 有利于丰富高校德育资源

传统高校德育的教育资源主要还是来源于教材课本,即便在互联网普及之后,许多高校也相继建立了专门的德育网站,但其中的内容大多是从教材课本上的原样复制加上部分图文声像资料的简单补充,不论是信息的绝对数量、表现形式还是用户使用的自由度与愉悦度上都既难以满足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需要,也难以满足大学生群体多元化个性化的使用需求。社交媒体的广泛运用则为高校赋予了更多可供便捷使用的优质德育资源。一是德育资源覆盖面广。社交媒体所承载的德育资源覆盖面极其广泛,既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又有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文章选集,还有涉及我们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各类信息以及与大学生群体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娱乐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资源,能够极大满足德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群体共同的信息需求。二是信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资源能够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呈现出来,同时还可以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将所有相关信息资源联系起来,既符合当前社交媒体用户碎片化阅读的使用习惯,又能够极大满足其视听感受,提升了用户吸收消化信息的效率。[6]三是原创资源来源广泛。社交媒体的“用户原创内容”(UGC)的信息生产方式,使得高校德育资源不再囿于传统的教材课本和专业机构或人士发布的相关信息,而是可以汇集更多来自大学生群体的真实心聲,这些内容尽管不够权威,但更接地气,更能体现大学生群体的现实特点,也更符合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实际,因而也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有利于拓展高校德育方法

当前,较为严肃的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依然是各大高校德育工作最普遍最常用的方法。这种被戏谑为“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以其形式的单一、渠道的单向、内容的枯燥不仅为大学生群体所诟病,就连教师本身的授课热情也日渐丧失。即便是有些教师能够主动借助网络,也仅限于在查找资料、教案编写和课件制作这一较为浅显的层次进行运用。从目前一些高校基于网络平台创新德育工作的成功实践来看,运用社交媒体不断丰富和拓展德育工作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举措。一是重焕课堂教学新活力。思政理论课教师一方面可以以社交媒体平台为依托,经常性地关注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和心理动态,通过与大学生群体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展开自由平等的沟通交流,为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寻找现实素材,帮助引导大学生群体掌握用理论指导和解决自身现实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弹幕”“直播”等社交媒体技术,使身处课堂内和教室外的学生能同步参与到思政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讨论中,既能充分活跃课堂氛围,又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群体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热情与积极性。二是实现网上和线下德育的联动。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大学生群体因其兴趣爱好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社群化聚集的现象,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设置交流话题,引导同一学生群体内部和不同学生群体之间展开互动讨论,并且进一步把线上的交流活动延伸到线下,适时组织大学生群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群体在“知”与“行”的融合过程中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品质、深化思想道德觉悟。

三、社交媒体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环境污染、伦理道德失范、个人隐私泄露等诸多问题。同理,在牢牢把握社交媒体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广阔机遇的同时,亦要高度重视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权威地位开始动摇

在传统高校德育工作中,教师和辅导员往往能够对包括德育工作的目标设置、过程实施、效果调控等重要环节施以决定性的影响力。这一方面是缘于他们在学识、能力、人生阅历等方面足以作为榜样而备受大学生群体的追捧崇拜,更关键的还在于他们相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处于社会信息流的上游,因而在对信息数量和时效性的掌握上具备天然优势。但是,社交媒体的出现则开始逐步动摇教师和辅导员的权威地位。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社会信息流动形态由“瀑布式”变成了扁平化和网络化,没有了绝对的传播中心,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身份界限被彻底打破,加之绝大部分学生掌握和使用社交媒体的熟练程度要远远超过高校教师和辅导员,因此,大学生群体不必再依靠教师和辅导员这一“信息中介”,而是可以借助社交媒体自己搜寻所需要的信息。当教师和辅导员原本拥有的信息不对称优势逐步瓦解的时候,随之而来的便是其权威地位开始动摇。此外,如今的大学生群体能够娴熟地运用社交媒体更多更快地获取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而部分教师和辅导员因为不能熟练掌握社交媒体的使用方法,所以不仅自身的知识更新速度明显落后,还很少主动地在社交媒体上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他们自身原本强大的个人魅力开始衰减,与大学生群体的疏离感也越发深重。

(二)大学生群体易被社交媒体裹挟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缺乏足够的自控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因而极易受到他人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的影响。恰在此时,社交媒体涌入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并且几乎占据了他们一天当中的绝大多数时间,许多大学生在享受社交媒体给他们带来学习与生活的便利和畅快的休闲娱乐体验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深陷其中、难以自拔,逐渐变成了社交媒体“奴役”之下的“低头一族”。大学生群体本就处于具有高度好奇心和追求自由欲望的年龄阶段,再加上他们在进入高校前大多经过了被严格管束的苦读生涯,因此,进入高校后他们既脱离了原来的严格管束,又拥有了一定的可供支付上网费用的金钱,自然难以抵御五彩斑斓的社交媒体世界的诱惑。一是被不良信息诱惑。社交媒体所承载的海量信息良莠不齐,既有充满正能量的优质信息资源,自然也无法避免“灰色”“黄色”“黑色”的内容充斥其间,本就缺乏自控力和判断力的大学生很难准确判别眼前的各色信息,更难抵制不良信息所散发的诱惑力。二是严重依赖和沉迷虚幻世界。社交媒体提供的便捷的信息搜索方式、丰富的娱乐休闲活动、多样的聊天交友工具,使得大学生群体几乎与社交媒体须臾不离,久而久之,他们在学习时就习惯性地依赖手机和电脑来寻找答案而不愿意自己深入思考;他们在生活中不愿走出去参加社会活动而只喜欢蜗居于室内,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自娱自乐;他们可以在网络上与陌生人聊得兴高采烈,但进入现实场景后却又会产生社交恐慌和社交障碍,不知应当如何与他人相处,这些都对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负面舆论环境抵消德育效果

大众传播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形成的舆论环境来达到的[7]。以往,高校可以通过在校内局域网和外界互联网之间设置技术关口,对互联网上的一些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屏蔽,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如今,随着上网费用的越发低廉,上网设备的越发多样,高校再也无力阻挡大学生群体对互联网的簇拥,而社交媒体也正是借着这股“东风”,迅速俘获大学生群体的“芳心”。正因为如此,社交媒体上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德育工作的效果。社交媒体带来的网络话语平权使得人人都可以在网络空间中自由发声,但是,由于当前关于“实名制上网”的政策法规制定和执行还不够严格完善,

因此,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依然存在着大量负面信息。比如,一些“网络大V”利用其所谓的“影响力”,或散布不当言论,妄图挑动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或散布所谓的西方民主、普世价值,妄图颠覆马克思主义的在我国社会中的指导思想地位。再比如,一些媒体机构任由一些低俗、媚俗、恶俗的娱乐信息在其平台上传播,试图通过色情、暴力、游戏等内容来吸引用户,进而实现其商业利益。这些信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经过一系列的裂变传播,往往会“发酵”成种种负面舆论环境,而这种环境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却具有极强的煽动性和诱惑性,处于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尚未定型的大学生群体极易深陷这种负面舆论环境,导致理想信念丧失、道德品质败坏、一心追求娱乐至死、虚荣拜金之风甚嚣尘上。

四、基于社交媒体创新高校德育工作

社交媒体的广泛运用既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习惯、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处事方式,同时也给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各大高校应当顺应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以基于社交媒体转变德育理念、拓展德育方法、健全管理制度以及提高师生的媒介素养四个方面为突破口,综合施策、合力并举,促进高校德育工作效果的有效提升。

(一)转变德育理念

从古今中外大大小小改革的经验中不难发现,硬件的改革推行容易、见效明显,但软件的改革往往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这里的“软件”,主要就是指人的思维理念。当前各大高校几乎都在一些主要社交媒体平台上开通了官方账号,各种班级、学生团体和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机构的社交媒体账号也纷纷登台。尽管一些教师和辅导员也开始借助微信、微博、知乎、豆瓣等社交媒体尝试着通过分享学习资料、组织交流讨论等方式来对大学生群体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但是传统的“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教育理念依然在他们的腦海中根深蒂固。社交媒体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便是传播主体的平等化,也就是说,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每一名用户,其身份地位都是平等的,没有绝对的权威,也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在这种理念的深刻影响下,如今的大学生群体追求平等的意识越发强烈,他们内心深处对“被传播”“被教育”的身份处境非常排斥。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充分了解和掌握社交媒体技术及其蕴藏的设计思想,改变原来对带有明显不平等色彩的德育理念,转而将大学生视为一个需要与之平等对话交流的群体,并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向其传递正确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处事规范。具体来说,一是要在思想上真转变。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在思想上切实摒弃“学生就应当老老实实地接受教育”的传统理念,转而承认且尊重大学生群体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将大学生群体与自己都视为德育工作的主体,双方地位平等,拥有相同的话语权。德育工作者应当借助社交媒体鼓励大学生群体表达内心真实想法和诉求,并在此基础上与之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充分彰显德育工作的人文关怀精神。二是要在行动上真体现。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在把握正确价值观导向的基础上,真正让大学生群体在德育工作中担当大任、走上前台,要鼓励大学生群体在思政课堂上“唱主角”,大力支持学生团体组织开展线上网下的德育活动,真正让大学生群体感受到自己在德育工作中不是机械的“被教育者”,而是肩负重大责任的、能够发挥重大影响的“教育者”本身。

(二)拓展德育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法的传统高校德育工作之所以吸引力不足,根本原因在于其单向度的灌输意味较重而缺乏深层次的互动体验。尽管也有很多高校在德育工作中引入了网络元素,但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原本单向度灌输的种类和趣味性,并未在深层次互动体验这一层面对德育工作的方法有实质性的拓展。社交媒体之所以冠以“社交”二字,说明用户之间得以依托一定的人际关系在网络空间中进行充分的交流互动是社交媒体的本质特征。因此,拓展高校德育工作方法,一定要在如何实现并且深化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体验上“大做文章”。一是让互动体验贯穿思政课堂教学全过程。思政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要借助社交媒体开展思想调查,在经常性地关注学生发布的最新动态和与学生的交流对话过程中寻找他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内心的真实诉求和担忧的现实困惑,并以此课堂教学的设计出发点;在课堂教学的实施阶段,要利用多种社交媒体技术充分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让课堂教学突破时空条件的束缚,使更多身处教室之外的大学生也能够感受甚至实时参与到教学现场的交流讨论当中。在课堂教学的课后反馈阶段,要利用社交媒体倾听学生的真实体验和评价,积极吸取学生提出的意见建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完善。二是让互动体验贯穿到为大学生提供的信息服务中。在日常信息服务上,高校不能仅视其官方社交媒体平台为单纯的信息发布窗口,更要充分重视在这些平台上与大学生开展交流互动,尽可能做到学生有留言、学校有反馈。并且,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上的引导,让大学生在接受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三是要让互动体验贯穿到校园文化活动中。高校应当积极实现社交媒体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依托社交媒体平台组织校园微电影展评、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校园智能APP创意设计等线上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大学生群体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众聚合的现象,组织针对不同大学生群体的线下活动。比如,依靠社交媒体聚合校园音乐发烧友,进而向线下延伸,举办校园音乐会;依靠社交媒体聚合喜爱体育运动的大学生,进而让他们来筹划组织校园运动会等。大学生群体通过参与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不仅锻炼了个人能力素质,更能深化思想道德的修炼与养成。

(三)健全管理制度

社交媒体的出现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思维理念上的启迪和技术平台上的支持,很多高校已经开始了基于社交媒体开展德育工作的探索,在取得有益经验的同时,也遇到了诸如平台管理滞后、工作机制缺失、责任边界模糊、相关保障缺位等问题。高校开展基于社交媒体的德育工作不能是一种短期跟风和“炒概念”的行为,不能满足于开通了几个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几条信息咨询、开展了几次新闻报道就算完成任务,而是要通过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从体制机制上确保高校德育工作与社交媒体的深度融合,既要把社交媒体纳入高校德育工作的涵盖范围,又要让社交媒体成为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效果的“利器”。 一是要健全组织领导架构。高校应当成立一个由一名校领导任组长,以宣传部门、保卫部门、学校信息中心、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等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高校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开展德育工作的统筹规划、工作指导、技术研究和相关资源的协调保障。二是要健全运行机制。各大高校应当逐步健全完善基于社交媒体的德育工作运行机制,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完整的制度规范,其中必须对如何基于社交媒体进行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调查、如何设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如何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校师生使用社交媒体需要遵守的纪律以及相关的人员、资金和技术保障等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并且清楚划定各部门的责任边界和相关责任人的岗位职责,确保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顺畅、高效。三是要健全评估反馈机制。针对社交媒体的用户数据采集、舆情热度分析、言论倾向评价等技术为解决德育工作效果评估和反馈难以量化考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因此,高校应当借助这些社交媒体技术,建立较为系统的评价指标,让德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群体都能参与到对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的“复盘”和评估过程中,并及时反馈评估结果,为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德育效果提供更为直接且更具说服力的参考依据。

(四)提高媒介素养

所谓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的各种信息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8]提高媒介素养的目的是为了促使用户成为积极善用媒体、制造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信息有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当前,社交媒体已经全面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高校师生恰恰又是社交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体,因此,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理论探索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优势,着力提高师生群体的媒介素养,这也是基于社交媒体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前提。一是要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的高低,将对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各大高校应当增设介绍社交媒体知识的相关课程,还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社团活动、参观研讨等活动向大学生群体普及社交媒体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媒体批判意识以及健康、理性、合法地使用社交媒体的能力。二是要提高教师群体的媒介素养。包括德育工作者在内的整个高校教师群体是否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不仅关系到自身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更将直接影响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如果广大教师群体既不会使用社交媒体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话,更对社交媒体上的舆论热点、时事动态一无所知,势必导致“老师说的学生不爱听、学生说的老师听不懂”,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便会越来越深。因此,高校一方面应当采取理论辅导、操作培训、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和媒体机构进行研讨交流等方式帮助高校教师提升媒介素养;另一方面要把是否熟练掌握社交媒体运用技能纳入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业绩考核和职称评定中,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促使广大教师群体更加自觉地学习社交媒体、使用社交媒体。

如今,当人们享受社交媒体带来的工具便捷性的同时,我们切不可忽视由其造成的媒体环境及这种环境对人们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处事方式的深刻影响。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最有可能成长为社会栋梁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思想品德、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是否端正,不仅决定了一代人的成長轨迹及命运变迁,更会深刻影响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阵地不应当也不可能逆潮流而动,对社交媒体一封了之,而是应该充分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掌握社交媒体技术及其蕴含理念的基础上,为德育工作插上社交媒体技术的“翅膀”,不断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新时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 周源源.网络社区背景下高校德育“生态化”的实践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7(09).

[3] 百度百科.社交媒体[Z].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4%BE%E4%BA%A4%E5%AA%92%E4%BD%93/1085698?fr=aladdin

[4] 董向慧.微博如何改变社会[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15.

[5] 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6] 〔美〕托尼·宾汉姆,玛西娅·康纳.新社会化学习——通过社交媒体促进组织转型[M].陈晶,吴晓蕊,张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16.

[7]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08.

[8] 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蒲应秋)

推荐访问:社交 德育工作 高校 媒体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