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案

时间:2021-11-03 09:29:30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小学数学计算教案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解答。工作范文网和大家分享相关的小学数学计算教案资料,欢迎你的参阅。

  小学数学计算教案

  教学内容:

  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练习三十四第1、3、4题)

  2、折扣、纳税、利息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解答。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有关税款、税后利息等实际应用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10万元的5%是多少?(2)一个数的80%是100,求这个数。

  (3)500减少20%后是多少?(4)1000元增加2%后是多少?

  (5)100比某数多10%,求某数?

  二、知识梳理

  1、某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

  ①谁是单位“1”。

  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③已知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

  ④已知男生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

  2、把③、④两题进行比较,然后小结。

  3、课本104页第3题,105页第1题。

  二、税款的计算方法,利息的计算公式。

  1、复习税款的计算方法。

  2、复习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定期整存整取通常还要叫20%的利息税,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

  3、什么利息不纳税?利息与税后利息有什么不一样?

  三、巩固与深化练习

  1、课本104页的第4题。

  2、课本105页的第6题。

  四、作业

  课本105页练习二十四第2、3、5题

  小学数学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调查、统计活动,了解一些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质量问题,使学生感受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深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及估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中小组同学们的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加深对千克和克的认识。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估计物体的质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张秉贵的照片,提问:你们认识这个人吗?生:不认识。师: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是一名优秀的售货员。他的特点就是顾客要多重的糖,他一把抓起来放到秤上一称,准得连一块糖也不差,所以被人们尊敬的称为“一抓准”。你们知道他为什么抓得那么准吗?就是因为他勤学苦练,练就了能够准确的估算物品质量的绝活。你们想不想向他学习?生:想。

  二、实践活动

  师: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模仿一个购物的场景,评选出咱们班的小“张秉贵”。

  1.活动要求:

  (1)同学在小组活动时要互相帮助。

  (2)当你在准备称物品时遇到人多地情况下要注意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候。

  (3)活动时说话要轻,不要影响到其他组。

  (4)这次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估计物品的质量,先不考虑物品的价钱。

  2.活动过程:

  (1)同学们把要买的物品先在手中掂一掂,再估一估,最后拿到售货员那里称一称,看看你的估算准不准,把估算和实际称的数据请记录员帮你记录下来。

  (2)老师想先做一次售货员,你们做顾客,你们同意吗?(同意)请你拿出带有红色标记的物品,先在手中掂一掂,再估一估,说一说你的估算结果。(指名回答)咱们把物品放到秤上称一称,看谁估算的最准。(500克)请同学们再来轮流掂一掂,这就是重500克的物品。

  3.你还想买别的物品吗?

  (1)角色分配:每组选定一个售货员,一个记录员,一个汇报员,其他同学做顾客。下面咱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自由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活动(略)。

  (3)全班交流。同等质量的物品都有哪些?(小组汇报)

  (4)评选小“张秉贵”。每组评选出一名同学。

  (5)提数学问题。师:请同学们看一看你手中的物品,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6)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课后小结:

  出示生活中的物品:

  1、出示一袋奶,你们估计它有多重?出示一盒奶,估计它有多重?出示一袋包子,估计它有多重?

  2、药品:在药盒上找数学信息。师:克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3、营养配餐:找数学信息。(师指说含量)师:克的知识能让我们的营养均衡。看来克与千克的知识在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呀!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小学数学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

  2.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页的内容,练习十的第1、2题。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游戏卡片。

  教学设计

  准备练习

  1.口算练习。(开火车)

  9-6 2+5 4+6 10-4 9-8

  10-6 10-9 7-7 1+9 5+3

  2.说出下面各数的组成。

  7 9 10 9 8

  3□ 4□ 6□ 3□ □5

  3.猜一猜。

  出示图片:

  苹果树上结了10个苹果,我用纸盖住了一部分,请你们猜一猜,我用纸盖住了几个苹果?(6个)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可能答出:4和6组成10;10可以分成4和6;4加6等于10;10减4等于6;根据苹果树的样子推测大概是6个苹果)

  教师评价:你们都很聪明,能用学过的知识猜对用纸盖住的苹果的个数。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教学过程说明:

  第1题的口算题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第2题数的组成知识,是本节课填未知加数的依据,教师在这里做了重点复习,为下面要进行的新课做好了准备。第3题安排的是猜一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渗透了填未知数的有关知识。

  专家评析:

  填未知加数是所在章节的难点知识,因此,准备练习的设计从口算到数的组成,再到猜一猜,遵循了从旧知到新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让学生以此为生长点,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

  探究新知

  1.教学铅笔图。

  出示例题插图: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汇报)看着这幅图,你能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汇报:盒子里放了7枝笔;如果把盒子放满,可以放10枝笔;盒子里少放了3枝笔;盒子里原来可能有10枝笔,拿走了3枝,还剩7枝等)

  根据这幅图,谁能编一个故事,提一个问题?(学生汇报:1.盒子里原来有10枝笔,拿走了3枝,还剩几枝?2.盒子里放了7枝笔,再放3枝笔是几枝笔?3.盒子里放了7枝笔,再放3枝笔就是10枝笔吗?)

  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盒子里已经放了7枝笔(板书:7),还要放几枝,题里告诉了吗?(没有)我们把没有告诉的、不知道的数叫“未知数”。“未知数”可以用小括号来表示,谁会写小括号?(学生汇报,全班书空)已经放的7枝笔和还要放的枝数合起来是10枝,谁能列一个加法算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7+( )=10)这个算式怎么读?(学生汇报:7加几等于10)

  7加几等于10?括号里应该填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出示课题)

  学生分组讨论:7加几等于10?括号里应该填几?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7再添上3就是10,所以括号里填3;7和3组成10,所以括号里填3;7加3等于10,所以括号里填3;10减7等于3,所以括号里填3;盒子里空了3个位置,所以我就知道括号里填3等。

  想一想:括号里的3表示什么?

  2.教学小旗图。

  出示小旗图:

  再画几面旗就是8面旗?

  6+( )=8

  再画几面小旗就是8面小旗?

  请同学们先在横线上画一画,再在括号里填数。(小组活动)

  6加几等于8?括号里应该填几呢?(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3.直接填数。

  看着图,同学们很快就能填出括号里的数,如果老师只给同学们算式,你还会填吗?

  出示:3+( )=5 4+( )=7

  2+( )=8 6+( )=10

  [教学过程说明:

  通过直观图和老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得出在“7+()=10”中的括号里该填几;接着再通过问题提示让学生增画小旗,并在“6+()=8”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最后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脱离实物在括号里填数。这样设计,把直观感知同问题启发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主动构建知识,不但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而且又能启发他们的思维。

  专家评析:

  铅笔图的教学,教师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大胆尝试。教学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在讨论中动口、动脑,形成多向信息交换与评价,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想自己说,又通过语言表达,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第一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又安排了画图填数、直接填未知加数等活动,由具体到抽象,体现了教学过程的渐进原则。]

  拍手游戏

  指定一个数,老师先拍,学生接着拍,要求学生拍的次数跟老师拍的次数加起来等于指定数。

  实践运用

  1.谈话: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提早就准备好了蛋糕和水壶。

  7+( )=10 5+( )=9

  7加几等于10?5加几等于9?(汇报)

  2.带上蛋糕和水壶,请同学们按票乘车(出示汽车图)。

  票面上的括号里填几(车票卡片),你就乘坐几号车。(学生活动)

  3.森林公园到了,这里的花儿太漂亮了,可惜的是,每朵花少了一片叶子。请同学们给每朵花再选一片叶子,使两片叶子上的数加起来等于花心上的数。(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说明:

  以“春游活动”为主线设计练习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其中“花朵配叶子”是一道有多余条件的题目,通过这个游戏既要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专家评析:

  练习设计紧紧围绕本课重点,目的明确,层次清楚,开放性强,较好体现了《课程标准》中适当安排有多余条件的题目的精神,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解题能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专家评析:

  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概括、总结,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

  专家评析

  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者始终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将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自己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看、想、说中一步一步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注重算法的多样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想法,注重了算法的多样化。如“猜一猜”和“填7+()=10”时就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

  3.注重习题的开放性。

  数学开放题是有教育价值的题型,它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解题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课中,准备练习、例题以及练习题的解题方法都注重了开放性。尤其是“花朵配叶子”的游戏,不仅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学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较好体现了《标准》中适当安排有多余条件的题目的精神。

 

推荐访问:小学数学 教案 计算